成龙为何总说错
(2012-12-15 17:59:49)
标签:
娱乐 |
因为《十二生肖》上映,成龙大哥又开始了各地宣传,宣传就要说话,说话就要出错。
成龙佩服李小龙,不是因为拳脚功夫,而是因为李小龙念过书,张嘴以说就是哲理,比如“朋友,要像水那样”什么什么的,成龙就说不出,可是,他心里关心的偏偏还都是国家、民族、世界和平之类的大问题,所以,偶尔发自肺腑地谈一点“政见”,就被批评,搞不好还会遭抗议。
大家还记得上一次,他在博鳌,说“中国人都是需要管的”,结果,引起轩然大波,还被香港报纸放头版大骂。
这一次,成龙大哥又有了引起争议的高论,他不知为何,主动说起了中国的腐败问题,义愤填膺地指出,美国就没有腐败吗,世界上最大的腐败就在美国……于是,网络上下,对成龙又是一轮痛骂。
我一向支持争论、反对谩骂,可有些人很奇怪,不管反对成龙什么观点,说不上两句就转移到“好色”这个方向上来,逻辑上混乱得需要随身携带个指北针。
如果能够保持心平气和、就事论事,成龙大哥作为一种“现象”,倒是很值得谈一谈,其实他的想法很有典型性,向往一个纯粹的美好世界,方式是“以暴制暴”、“乱世重典”,因为这样最有效、最直接。
他曾讲过自己曾经如何解决“违章停车”问题,有辆车总是停在拐角处,挡住别人的去路,一而再、再而三,最后,成龙从酒店借了把长刀,叫上“成家班”望风,把那辆车的四个轮胎扎了,一劳永逸。
成龙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经验,他的片场是最整洁的,每个人的水瓶上都贴着名字,避免浪费,在他的公司,员工如厕都有规矩,而且分成男版女版,不过,这一切又和现代管理规则有着明显区别,其核心是家长制,是成龙的全面掌控。比如,“成家班”像个家庭,每个人都要拼命,初入好莱坞,成龙修改老外的拍摄方式,撤掉地上的垫子,让手下完成空翻摔地板,脸正面拍在地上,手下多处出血、一次完成,外方人员惊叹欢呼,可一旁的成龙说,不行,再拍一条,连拍三次才满意,从此老外再不敢小看“成家班”。
成龙和“成家班”就是这么过来的,当年同“洪家班”竞争,亡命拼难度,“成家班”最终胜出一筹,一大原因就是“残废的兄弟更多”。
早年学艺的经历让成龙形成了人生基调,他身上具有浓重的传统观念,尊师重道与民族情结交融,严苛的管教又让他有些崇尚“简单粗暴”,同时,殖民文化对成龙的影响同样深重,从小见到外国人要让路,这些让他对“国家”有份憧憬和依赖,他不但时时将“国家强大”放在嘴边,连儿子也改入中国籍。
他随身总带着上万现金,因为穷怕了,他吃饭从不浪费,喜欢随时打扫卫生,有次他给别人推荐甜品,对方吃了一点说肠胃不好不能多吃,然后,他把人家剩下的拿过来吃了。早年的时候,他还喜欢整齐划一的“气场”,给“成家班”做统一制服,还逼着手下买一样的车。
各种复杂的因素造成了成龙的“特殊”,让人感觉他很有些“不合潮流”,但那也许是他的真实想法,不过,他的那些经验和想法,放在“成家班”尚可,但在他所不熟悉的政治层面,却是很可怕的,处处带有威权的崇拜,忽视了对权力的约束和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是危险而过时的观念。
成龙说,自己没念过书,所以总提醒年轻人要读书、读书。这倒是对的,读书真的很重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