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蒙古(14) 哈拉和林.鄂尔浑河畔
标签:
蒙古哈拉和林鄂尔浑河蒙古包度假村旅游 |
分类: 行走东亚 |
在蒙古包里安顿下行李,儿子兴奋地在蒙古包前前后后转。
随后我们越过度假村的围栏,向远处开阔的草地走去。儿子远远地跑在前面。

忽然之间,儿子在远方草地上消失了。他妈妈吓了一跳,喊了起来,才见儿子又露出头来。原来这是一条河岸,草地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斜坡。
这条静静流淌的河就是鄂尔浑河。这条河整体都在蒙古境内,注入蒙俄边境的色愣格河,最终流入贝加尔湖。鄂尔浑河是条大河,但是这一段却是上游起源不久的地方,所以看上去是条小河。这条河流算是有名,因为蒙古境内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用的名字就是“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这一地区聚集着当年蒙古帝国辉煌时期留下的遗址,哈拉和林就是其中之一。只是游牧民族留下的东西并不长久,可看的东西不多;另外这一区域可看的东西就是明代以后本地区的宗教建筑,我们明天要去参观的额尔德尼召位列其首。
几只鹰在天空翱翔。在蒙古待久了,就知道草原上的雄鹰是极其常见的,天上同时十几只在飞都是常事,经常能听到鹰的啸声。看见草原上的鹰,总是很容易想起《射雕英雄传》的故事。
在河中间小岛上吃草的一群马集体过河,到河岸这边来接着觅食。这些马都是散养的,见不到主人。个个膘肥体壮,身形健美。



在河对岸,有蒙古人家开着越野车来野营,支起了户外帐篷,架起了餐桌在户外野餐。和我以前知道的蒙古人习惯一样,喜欢把音响声音调的很大放音乐。看日子过得相当惬意。不过看人家开的车,支起的帐篷,觉得这也是蒙古人中难得的富贵之家。

在草丛中蹦跳的蚂蚱。
河面上水生植物开起的小花。
草地上的小花。

在岸边回望我们的度假村。
远处岸边的马群。

河岸边,另外一些开着好车来休闲度假的蒙古人家。这是蒙古草原上的黄金季节。

天色渐暗,弯弯的月牙出现在山顶上。
度假村除了我们住的蒙古包之外,还有两座永久建筑。一座是餐厅,一座是卫生间和浴室。晚餐在餐厅进行。

这一大桶是马奶酒。谁想喝就自己来盛。据说蒙古马奶酒劲道甚大,很容易把人撂倒。随着发酵时间越长,度数越大。我们这一桶还算是新鲜的,所以感觉度数没那么大,接近于葡萄酒的酒精度。奶香浓郁,带着酸味,有些像酸奶掺杂酒精,很好喝,我喝了两大杯。因为有些酸,加一点桌上的白糖,味道更好。
今天的主菜,是蒙古特色的石头烤羊肉。据说是把烧得通红的鹅卵石倒到羊肉桶里一起烧烤做出来的。可惜羊肉直接上桌,没有见到制作过程。看这一盘子分量相当大,不过去掉骨头和一些咬不烂的部分,我们一家竟然也把这一大盘肉消灭得差不多。
吃得差不多,蒙古族能歌善舞的本性发挥出来。团里的人起哄,每家都出个节目唱首歌。幸好我儿子学过京剧,可以替我们抵挡一阵。通辽那一家里,刚刚考上艺术学院的小两口表演水平够高,一个呼麦,一个长调,都是准专业水准。
这是我们的导游娜仁在唱歌。
今天一路在大巴上,司机用车上的DVD偶尔放一些蒙古搞笑节目,多数时候在放蒙古歌曲的MTV。老实说,我觉得蒙古的这些歌几乎每一首都非常好听。带有民族风格的音乐,还有蒙语的发音方式,都很让我喜欢。
吃过饭,去公用卫生间洗漱。这种场所,让我想起当年在澳洲内陆露营,也是这样的。浴室有电热水器,看上去还算干净。不过晚上有些凉,谁也不想洗澡。卫生间都是坐便,看起来也还过得去。

晚上在蒙古包里闲着没事,儿子和他妈妈抱着iPad看视频。天黑下来后想出去看星星,结果发现半边天空有星光,半边天空全被云遮住了,有些失望。
在蒙古包里拍了几张手里的图格里克钞票。
20多年前见到的蒙图正面,都是苏赫巴托的肖像,现在已经全换成成吉思汗了。
这是成吉思汗的牛车上的移动大帐。和在呼和浩特博物馆里见到的展品有些差距。
这一张背面的图案有些说道。按照法国传教士鲁不鲁乞(也作卢布鲁克)《东游记》记载,蒙哥汗时期,巴黎工匠威廉师父在哈拉和林的宫殿里“制造了一颗大银树,在它根部有四只银狮子,每一只狮子嘴里有一根管子,喷出白色的马奶。在树干里面,有四根管子通到树顶上,管子的末端向下弯曲。在每一根管子上面,有一条镀金的蛇,蛇的尾巴盘绕在树干上。这四根管子中,一根管子流出葡萄酒,另一根管子流出哈剌忽米思,即澄清了的马奶,另一根管子流出蜂蜜酒,另一根管子流出米酒。在每一管子下面,即在树的根部,在四只狮子中间,有四个盆,准备各自承接一种饮料。在树顶上,他制造了一个手执喇叭的天使。”
这段描述,给后人很大想象,使这件银树成为蒙古帝国辉煌时期的象征。后来在很多地方我都见到了这银树的形象,包括在这张5000图格里克钞票上。在博物馆附近的路上,我还见到一家貌似旅馆的院子有一个仿制的银树,不过做工粗糙,不值一提。
晚上在蒙古包的床上,我用iPad把在家里没看完的半部《白日焰火》看完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