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土世界游记(3) 04.14 基督城

(2010-05-17 16:43:09)
标签:

基督城

旅游

新西兰

杂谈

文化

分类: 行走大洋洲

今天一上午是在基督城会议中心的Main Tent会议活动。

按照惯例,除了老板讲话祝贺及鼓励外,有特邀嘉宾发表演讲,内容可能与工作完全无关。今年邀请的演讲嘉宾一位是Billy Graham,前拳击手,现在是激励专家,可能在国外比较有名,但是在中国人中知名度不高。讲得很热闹,但英语口音较重,听得糊里糊涂。另一位演讲嘉宾是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做了“我的音乐人生”专题演讲。

 

演讲中间穿插了毛利风格的音乐和舞蹈,包括了毛利人的出征仪式。新西兰的欧洲后裔和毛利人的关系很奇特。欧洲人移民侵占了毛利人的家园,1840年英国皇室和毛利酋长们签订了怀唐伊条约,成为新西兰的立国文件,直到现在仍被尊重。但是该条约的英语文本和毛利语文本的翻译理解有很大偏差,毛利人一直认为自己被骗了,毛利人的利益在历史上也不断受损。虽然历史上发生过战争,毛利人曾遭到屠杀,但发展到现在,新西兰人甚至非常为毛利文化而骄傲。新西兰的橄榄球队比赛前,以及军队出征前都会举行毛利族的出征仪式,老实说这个仪式威风十足,确实好看。上世纪八十年代新西兰甚至产生过一位毛利裔的总督。新西兰特产的鸟叫Kiwi,新西兰人称呼自己也为Kiwi,就像澳大利亚人称呼自己Aussi,美国人称呼自己Yankee一样。

中土世界游记(3) <wbr>04.14 <wbr>基督城

中土世界游记(3) <wbr>04.14 <wbr>基督城

 

下午自由活动。按照我事先的计划,开始游览基督城。

库克船长像是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都经常见到的。维多利亚女王像在我们这一路新西兰到澳洲到香港都见惯了。

中土世界游记(3) <wbr>04.14 <wbr>基督城

 

大教堂的钟楼是一定要爬的。爬过134级台阶到尖顶后,可以俯瞰基督城和教堂广场。IBM的办公楼就在旁边。

中土世界游记(3) <wbr>04.14 <wbr>基督城

 

从教堂出来,正赶上著名的“巫师”在演讲。此人70年代从澳洲移民过来,每天下午准时作巫师打扮,在广场上作各种题目的演讲,不管有没有听众。以至于他从此成为基督城的一景,收入官方的旅游指南中。也许是澳洲和新西兰的英语口音都很重,我很难听懂他到底在讲些什么。

中土世界游记(3) <wbr>04.14 <wbr>基督城

 

沿着教堂前的路散步过去,不远就是基督城的Arts Center。这是一处典型英国风格的建筑。据说最早到此的英国移民,相当一部分是牛津大学Christchurch学院的毕业生,所以城市即以此命名,可以想象从城市建立之初,这里的人文文化风格就很浓郁。而Arts Center就是新西兰著名的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的原址。新西兰历史不久,人口不多,却产生了好几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一点让中国人有点惭愧。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Rutherford 1871-1937)就是坎特伯雷大学的学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分裂了原子的人,并因此获得1908年的诺贝尔奖,头像也印在了100元新西兰钞票上。在Arts Center就保留了他当年学习和生活的地方。现在的Arts Center古色古香,原来的教学楼多用来做艺术品展示。据说周末和节日这里像个集市,有手工表演和各地美食。

中土世界游记(3) <wbr>04.14 <wbr>基督城

中土世界游记(3) <wbr>04.14 <wbr>基督城

 

离开Arts Center,我们去做Punting on Avon。听名字就是一件英国味十足的活动。因为英语中“Punt”是一种平底木船,Punting则是撑船在水上漂行,专门用来指在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之间乘船往返的一种活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写: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一定是只有在这种木船上才写得出的。如今Punting被搬到新西兰,是一定要体验的。


我们的船夫是一名年轻的日本人,七年前他在东京遇上了一位新西兰女孩,于是跟她一起回到这里。他说很快就要结婚了。他的未婚妻也曾在北京的语言文化大学读书。(顺便提一下,基督城也是路易。艾黎的故乡)

我们乘船沿Avon河在植物园中穿行,野鸭在水面觅食,鱼在水中游,岸边是各色植物,绿的,黄的,红的在明媚的秋日下闪光。可惜媳妇不在身边,不然真是浪漫的可以,确有徐志摩的意境。

中土世界游记(3) <wbr>04.14 <wbr>基督城

中土世界游记(3) <wbr>04.14 <wbr>基督城

中土世界游记(3) <wbr>04.14 <wbr>基督城


 

离开Avon河,看看天色还早,打了一辆印度人开的出租去市郊坐Gondola-新西兰英语中的高山缆车。路上惨遭连环追尾,好在我们是三辆车中最前面一辆,基本没什么大的损失,人也没有受伤。

基督城郊的高山缆车一直升到一座荒山的顶上,可以眺望到Banks半岛,Lyttleton港口,以及整个基督城,还可以望到太平洋。据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望到南阿尔卑斯山脉的雪山,可惜我们没有看到。

中土世界游记(3) <wbr>04.14 <wbr>基督城

 

晚上在广场周围的免税店逛商店。看来公司办的会对这个人口不多的城市也是一件不小的事,以至于这些商店分别推出针对公司人的促销活动。只要你说是公司的,就会有专门的折扣。不少商店的店员都是中国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