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 |
分类: 丁然说事 |
作者:丁然
1、应该不是最近,自从去年以来,我就一直有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在重庆作IT,人才非常匮乏,刚开始我还以为这只是重庆现象,没想到去了广州、北京,仍然有这种感受。互联网企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IT人才的培养速度。
2、虽然重庆每年高校毕业那么多程序员,毕业那么多美工,毕业那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重庆的互联网在招人时仍然感觉力不从心。中国威客第一网,重庆“猪八戒”CEO朱明跃就曾托过我好多次帮他挖美工和PHP精通的程序员,重庆最大IDC企业,重庆热点龚兆玮同志也给我讲过好几次,网站业务缺乏优秀的美工,甚至经营多年的“祥瑞网”洁洁妹也跟我诉苦:月薪3000招普通程序员,年薪12万招技术总监,两个月都招不到一个。
3、为什么重庆的这些互联网企业都异口同声的喊缺人,而重庆每年那么多大量的计算机学生却不能满足要求呢?原因就在于目前的教育培训体制和互联网企业的先天竞争环境决定的。
4、互联网企业讲的是速度快,短、平、快的事情越容易能成,所以互联网企业不会给新生多少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而是要求一来就能独挡一面,相比大公司而言,互联网企业,特别是创业型企业出于生存考虑,也不会轻易给新人机会。而新人到熟手,需要几年的培养周期,重庆的网络历史总共才不过10年时间,互联网历史也不过7年,整个中国也不过20年,按照3年培养一个熟手的速度,的确人才的储备还非常的欠缺。
5、但我相信IT人才的匮乏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是件好事,因为只有出现了缺口,大家才会无比积极的重视这件事情,才会在人才待遇上开出更好的条件,才会在磨合中更加重视人才。我听到过多关于类似“作企业技术不重要,关键是营销”的说法,事实上市场与技术缺一不可,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只是大家普遍认为市场才是企业的利润中心,而技术不是,所以往往忽略技术人员内心的感受,促使技术人员常常比市场人员更加没有稳定感。
6、对互联网人才的缺乏,也可以让高校进一步的对“产教结合”有更加现实意义的考虑,高校要让每个学生懂得,铁饭碗的真正意义是走到哪儿都有饭吃,就必须从实实在在的与企业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参与实作的机会。要作到这点不难,难的是坚持与态度。
7、最后还是要为朋友们插播一些招人广告
祥瑞网 招程序员、研发总监
猪八戒 招PHP程序员
爱上网 招2名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