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诱导未成年人游戏的违规企业倾家荡产:非如此不能遏制牟取暴利者

(2021-03-11 08:57:13)
标签:

时评

青锋

杂谈

分类: 青锋时评
让诱导未成年人游戏的违规企业倾家荡产:非如此不能遏制牟取暴利者

青锋

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方面统一的国家标准,并由国家推动强制执行,对那些违规企业,予以严厉处罚,“要让他倾家荡产”。看到这样的提议,青锋表示十分赞同。非如此不能杀一儆百,就不能让那些应该依法而为,但明知故犯,置法律法规于不顾的相关企业悬崖勒马,幡然醒悟。

对于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引起全社会重视可谓由来已久。自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措施,比如2019年出台《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直到社会各个组织,乃至孩子家长亲属,都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措施予以防范,但这个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对此,青锋在很早以前就提出,这个问题产生的根在游戏生产企业和游戏经营企业。再说的直白一些,根源就在于游戏企业把眼光盯在了钱上,没有把该有的社会责任扛在自己肩上。

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国家法律法规明确,香烟经销者不得出售香烟给未成年人。一些经营者也按照相关规定把禁止出售香烟给未成年人的牌子或者提示挂在人人都可以看到的地方。但事实上呢,不少经营者在未成年人购买香烟时,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照样销售不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钱字。一些人为赚钱,按老百姓常说的,连良心都不要了。

有关报道表明,2019年未成年游戏用户规模已达到1.07亿人。按照这一数字,可以说未成年游戏用户就占比我国总人口数量的十四分之一。应该算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假若算上调查机构还不能涉及到的一些隐秘的未成年游戏用户,比如用父母或其他成年人注册的未成年人游戏玩家,未成年游戏用户的数量,估计还要大得多。因此,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防护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实属必然。

尽管国家出台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加强对未成年游戏用户加以保护,但现实中,仍然有一些不负责任的企业钻政策的空子,比如“故意用各种各样的诱饵和软件,把孩子们诱导过来,同时帮助孩子们去躲避各种各样的限制”。

对此,有消息称,有专家提议,在要求”网络游戏类别、认证、时长、充值方面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游戏企业必须执行外,还要“建立网络游戏分级监管与评价机制,对违规企业依法加大处罚”“建立国家标准,从前置防护、事中保护和事后服务三个方面,分别对家长层面的网络素养、标准统一的自动管控系统,以及公开投诉、举报渠道和统一清晰的退费标准”等。同时对违规企业要“予以严厉处罚”“要让他倾家荡产,要让他永远不得再从事这个行业”。

青锋认为,加大对违规企业依法处罚的力度,让违规者倾家荡产这个提议很好,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响应。因为,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