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银隆近来为何负面不断?董明珠一语道破“天机”

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 |
分类: 青锋时评 |
青锋
春节前夕,珠海银隆被曝供应商拉横幅催款,加上原董事长卸任,对于关心董明珠的人来说,不能不为董明珠捏上一把汗,担心其注资30亿的银隆会成为董小姐的“滑铁卢”。现在有消息证实,类似的担心似乎多余,参加全国人代会的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一语道破了银隆近来负面不断的“天机”。
根据之前报道,2016年12月,董明珠在谋划格力注资银隆没有得到广泛支持后,动员多位商界巨子共同对银隆投资30亿元,其中董明珠以个人投资10亿元进入其中,别人称几乎押上了自己全部的身家。但是,一年后的春节前夕,有媒体曝出,银隆因为欠供应商款项被供应商催债,甚至出现了拉条幅这样的情形。对此,董明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予以了证实,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银隆出这样的负面太正常了。董明珠认为,以前供应商与企业内部勾结太多,交易太多,企业在产品采购方面,也没有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因而,现在银隆的团队,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拒之门外,于是就出现了新的问题。这点似乎和董明珠刚接手管理格力时有点相象。当时的格力,正是在董明珠铁腕治理质量问题以及其他关系网问题后,有了质的飞跃。由此而看,所谓的供应商催债,董明珠完全有能力应付得了。
至于在董明珠看来,银隆出现负面很正常,董明珠也给了精确的判断。董明珠认为,银隆的问题和整个行业的浮躁分不开。这是由于国家的补贴政策,让很多急功近利的人,觉得捞钱的机会来了,于是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而在董明珠看来,建业初期就有投机心理的企业,根基没打好,问题就会暴露的越来越多。这是从大的方面而论。具体到银隆的问题,董明珠称,在于银隆过去天天靠银行融资来生存。她认为,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它应该靠市场来解决问题。
尽管银隆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董明珠还是看好这个企业或者这个行业的前途。她认为,“银隆的技术是很好的,它的电池非常适用于大型公交车,使用寿命长,充电速度快”,而且,北京公交车的使用证明,“现在这个团队,现在产品的质量,比以前好,不是好了多少,是好了多少倍”。
尽管外界对董明珠投资银隆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其中也不乏等着看笑话的人。但接受采访的董明珠却表现出信心满满。这不是她对银隆出现的负面不在意,而是她认为,“技术不是问题,市场不是问题,企业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文化和心态的建设”。而“所谓文化建设,就是要打造诚信文化、工匠精神文化和追求完美品质的文化,心态就一条——真诚面对市场”。
对于这么有主见的企业家,青锋给不出更加独到的评论。只能通过梳理,借用董明珠自己的话说,“无论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你推动一项新的变革,一定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会遇到阻力,但不能因此放弃了更多人的利益”。作为企业家,不能有什么担心,只需“一路拼杀”!当下的中国,不正需要这样“一路拼杀”的企业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