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道网络无秩序,荆州警方用行动证明打谣工作“永远在路上”

(2018-01-26 23:18:26)
标签:

时评

青锋

杂谈

分类: 青锋时评

http://opf9zycia.bkt.clouddn.com/75625244a05c4e33b2033d5cc7d54845.png?imageMogr2/quality/70/format/png


莫道网络无秩序,荆州警方用行动证明打谣工作“永远在路上”


青锋


几天前,在一些微信群、朋友圈中热传一条“湖北荆州松滋市刘家场四中因校园暴力致一学生坠楼身亡”的帖文,正当网民纷纷表示诧异和愤慨之时,荆州市公安局网警巡查执法账号于1月24日下午,以官方微博方式发表了《辟谣声明》,澄清这是一起网络谣言。但不少网民仍意犹未尽,质疑警方仅仅公开辟谣了事,不去追查谣言源头和打击造谣者。青锋也有同样困惑,因此于昨日撰写了《镇长儿子校内打死人两千万私了,警方不应光忙着辟谣》的评论文章在相关平台上发表。


当天下午,就有微信网友申请添加我为好友,因为青锋正外出在高速公路上驾车,没有及时看到,待晚上看到并加为好友后,对方向我表明身份他是荆州网警,青锋正在犯嘀咕:难不成荆州的警察要找我“喝茶”吗?这位网友却非常客气的对我关注此事表示感谢和理解,并告知了荆州警方的后续工作情况。原来,荆州警方在公开辟谣的同时,也同步开展了追查谣言源头的工作,根据他们提供的讯息,炮制这起网络谣言的始作俑者(一名松滋籍网民)已经被警方锁定,因造谣者在外地打工,荆州警方已通过电话联系方式,成功劝服他主动投案自首,目前正在从外地返回荆州的途中。


在随后的微信交流中,青锋又了解到,荆州警方为了追查谣言的源头,已连续工作了两天时间,先后调查走访了30多位网民,通过不断的排查和信息溯源,才最终锁定这名身在外地打工的松滋籍网民就是谣言的始作俑者。为了最大限度节省警力和办案时间,荆州警方果断采取电话联系方式,通过电话向当事人反复宣讲法律政策,晓之以利害,最终达到了让造谣者自行返荆投案自首,争取从轻处理的最佳效果。


http://opf9zycia.bkt.clouddn.com/80bf2c858b31489e94953d4705c47628.png?imageMogr2/quality/70/format/png


对此,青锋要对荆州警方道声谢,正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我们的网络才有了相对清朗的空间;正因为有他们的坚持,才使得造谣者无所遁形,逃不脱法律的追究。作为独立时评人,青锋由衷地要对他们这种及时辟谣,并在辟谣的同时追查谣言源头,并最终劝返造谣者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的执着精神,点一个赞!


之所以要对荆州警方点赞,还在于他们既非常重视舆情,又善于应对舆情,当青锋在因不了解内情发出质疑之声时,他们主动沟通,及时说明情况,以坦诚的态度,让质疑者对警方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这尤其难能可贵。作为多年从事媒体工作的青锋,在过去的经历中,遭遇过不少单位或者部门在听到对他们不利、向他们质疑的声音或者舆情后,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回避、漠视,当回避和漠视化解不了舆情时,又会采取压制、对立的态度来对待不同声音的发出者。而荆州警方不是这样,他们第一时间内同作者沟通,对作者对此事的关注和质疑表示理解,并及时通报案件调查的最新进展情况,还主动邀请作者“继续关注此事,共同维护网络秩序”。看到“荆州网警”发过来的消息,青锋对荆州警方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时也对自己一直存有的网络谣言泛滥,有可能成为社会动乱隐患的担心大大减少。相信全国有很多像荆州警方这样的公安机关,正以自己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以对网络谣言“零容忍”的态度和主动作为,在为广大网民努力营造一个晴朗、健康、和谐、有序的网络空间。


正当青锋在今天凌晨撰写这篇评论时,“荆州网警”又转来了造谣者发给当地警方的“致歉短信”,在这封致歉短信中,当事人承认了造谣的事实并详细交代了谣言炮制过程。原来当事人是在其它微信群中看到一条关于“四川省太伏镇太伏中学学生坠楼身亡”的信息(事后证实这条消息也完全是故意捏造的谣言),出于好玩和恶搞,就把原信息中的地名改成了“诡水镇”和“刘家场四中”自己家乡的地名,为了进一步吸引眼球,又将原谣言中的“一家出二十万”、“不要那100万”等说法翻了一百倍,变成了“一家出两千万”、“不要那一个亿”等更加劲爆的数据,然后将修改后的帖文在微信群中发布。当事人在谈及自己的最初动机时称:“我的本意是想告诉微信群里的人,这种以讹传讹的信息想怎么编就可以怎么编,不足为信。结果没想到被其他人误会,信以为真,转发扩散出去,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http://opf9zycia.bkt.clouddn.com/27cfa2f15c784f54abf47ca625ebd884.jpg?imageMogr2/quality/70/format/jpg


从当事人发给警方的“致歉短信”来看,造谣者的动机并不是作者最初所担忧的仇官仇富,故意编造谣言来制造社会动乱和不满,只是出于好玩和恶搞,这也让作者有所宽慰。相信网络上不少造谣者和传谣者,也并非都出于某种险恶的用心,也许多数都和这名松滋籍网民一样,只是出于显摆或恶搞的心理,或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殊不知,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成为了谣言传播的“帮凶”,由此带来的后果不是他们当初所能够预估和想象的,甚至会触犯法律的“红线”。因此,青锋撰写此文,就是在为荆州警方点赞的同时,也提请广大网友注意:网络非法外之地,网络秩序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对网络上那些来源不明的“三无”消息,要提高理性思维和甄别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特别是针对那些可能会引起公众恐慌、或影响社会秩序的警情、险情、疫情类“网络传言”,更要谨慎对待、小心求证,千万不要为了图一时之快,随意编造或传播这类不实信息。否则,不仅事与愿违,而且还可能因为触犯法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待到那时,则后悔晚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