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寻幽(57):东便门角楼的悠闲时光
标签:
东便门北京城墙东便门角楼北京站 |
分类: 东游西逛 |
中国几乎99%的火车站都是通过式站台,也就是说,火车可以穿行而过,只有一座火车站是尽头式站台,列车进站之后,机车直接顶到头,需要在车尾部挂机车拉走。这就是北京火车站,这种设置代表了北京是祖国的心脏。北京站钟楼准时奏响东方红,也有着政治含义。七、八十年代出趟差很难得,还得有介绍信,火车票也不好买,估计来到北京的人,甭管是出差还是回家,心情都会比较激动。即将进站前,列车的速度很低,如果坐在车厢右侧,乘客们会看到列车缓缓经过二环路的铁路桥,然后一座古老的城楼出现在眼前。我小时第一次坐火车是去石家庄,心情特别激动,把沿途25个火车站全背下来,对火车刚出站时的这个景致也印象颇深。如今这个地方整修一新,是遛弯的好去处,这就是东便门角楼。
北京的火车站和老城墙关联紧密,前一篇介绍前门铁道博物馆的时候,曾经说那个地方曾经是正阳门东火车站,是北京环城铁路的起点。解放后,那个站废弃了,十周年大庆的时候在内城东南角附近修了新的北京站,在1996年北京西站建成之前,这里一直是全国规模最大、客流量最大的火车站,如今虽然依旧繁忙,却已经显得有些老气。这座车站依然离城墙很近,而且在建站的过程中,还拆了一部分城墙。再后来为了修地铁,把老城墙几乎拆毁殆尽,还好,这座角楼被保留了下来。
请注意,东便门角楼就是一座“角楼”,并不是东便门。当时北京内城四周都有角楼,如今只留下这一座。这座角楼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元年,4年完工。角楼位于内城城墙东南角的转弯处,而“东便门”是在后来修筑的外城,包括城门、箭楼、瓮城等一组建筑,其中,瓮城和箭楼因为年久失修,于1930年拆除,修北京站的时候,又拆了城门。所谓“便门”,一说是指“偏门”,相对位置比较偏;一说是方便的便,,便于进出,西边相对应的位置还有西便门,如今保存着城楼。和“东便门”城楼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相比,角楼算是很宏伟了。这座建筑高17米(平台之上),呈L形,双层歇山顶,共有144个箭窗。
当年北京修环城铁路的时候,为了便于火车通过,在城墙上挖了个巨大的券洞,如今这个洞就是进入城楼参观的入口。拾级而上,城墙顶端的平台上还是比较宽阔,保留这着一尊明代的大炮,城楼内有展览,但是城楼本身还是在远一点的位置看更漂亮些。城墙后身就是铁路,从这里可以看出列车从北京站缓缓驶入驶出,对铁路爱好者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附近的视野不错,可以看到从通惠河北路到国贸的一系列高楼大厦。其实来这里,也不一定非得爬城墙,城墙下绿草如茵,还种有不少古树,周边不少居民来此乘凉休憩。角楼在整修的很漂亮的同时,也保留了一段斑驳的旧城墙,颇显古风。角楼下面,就是热闹的东便门立交桥、二环路,不过在这里,却显得非常宁静,傍晚的阳光照过来,是最美的时光。
东便门角楼倒未必值得特意跑来一次,但如果途经此地,不妨停下车,登城观景,休息一下,一定有舒畅的感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