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神游欧洲(5)--令人激动的德国古典音乐气氛


标签:
娱乐 |
分类: 爱乐笔记 |
DUSSMANN唱片店内部,太让我眼馋了
DUSSMANN唱片店外观,就在菩提树下大街和弗里德里希大街交界
德国我去过几次了,比起荷兰和比利时,感觉建筑比较死板,没什么太大意思,现在真正吸引我,并令我对德国百去不厌的,还是古典音乐的气氛。
德国和奥地利是当之无愧的音乐故乡,就德国来说,看过柏林森林音乐会系列DVD的人,恐怕无不为德国人对音乐的热爱叹服不已。刘雪枫先生的《德国音乐地图》一书,我翻阅了好多遍,对某些音乐会的场面艳羡万分,比如拜罗伊特,这个目标我暂时实现不了。但是相比其他人,我曾经在巴伐利亚歌剧院看过歌剧,在慕尼黑的大唱片店LUDWIG BECK买唱片,已经很知足了,这次来柏林,也有类似目的,完全怀着朝圣的心态。
先说买CD,看了刘先生的文章,得知柏林有家唱片店,叫做DUSSMANN,规模比LUDWIG BECK还要大,所以我踏进菩提树下大街,就迫不及待的寻找,就在菩提树下大街和另一条商业街--弗里德里希大街交叉口北边路西,很容易的找到了这家店,地下一层卖古典,地上卖爵士和流行,果然是大的令人发指,很希望能在这儿逛一天,不过这样得花多少钱!确实也要顾及老婆的感受,看了一小时,一个一个柜台看下去,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按单提货了。
列一下我都买了什么CD:
1、最近我收集奇怪版本的哥德堡变奏曲成为爱好,钢琴和羽管键琴的版本主要靠下载,6月在维也纳买了管风琴版和弦乐四重奏版,8月在慕尼黑买了萨克斯重奏版和手风琴版,这次则买到了双钢琴版和弦乐四重奏+羽管键琴+萨克斯+单簧管等乐器改编版(这个版本比较有意思,是用羽管键琴演奏了主题,然后不同乐器组合演奏了部分变奏并稍有改编,取名哥德堡的鬼魂),因为演奏者和唱片公司都不知名,就略过不提了。
2、另一个收藏项目是《悲惨世界》的版本,这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剧,在国内买的是最著名的十周年演唱会版,去年在纽约买了乐队演奏版(highlights)和英文首次录音版,今年8月在慕尼黑买了德文版(这是最难听的),这次终于买到了寻觅已久的法文概念版(在正式推出英文版之前的最初版本是用法语演唱的,和后来的正式版区别比较大)。
3、去年北京音乐节时,听了贝拉洛维克指挥BBC乐团的音乐会,演奏了逍遥音乐会的必演曲目《大海之歌幻想曲》,这里面包括了美丽的家、Rule Britania,很优美也很热闹,一直想买到CD,也是终于在这里找到,不过不是逍遥音乐会现场,有点遗憾。
4、Uri Caine,是爵士音乐家,但是也经常改编古典乐曲,以前听过一张,在威尼斯的一家小酒馆里演奏了几首瓦格纳的序曲,想不到几件乐器居然能爆发出如此气势,因此想多买几张,这次在柏林买到了一张莫扎特改编曲,在慕尼黑的LUDWIG BECK买了巴赫、马勒改编曲,和一张精选集,不过我觉得确实都没有那张瓦格纳的好听。
5、著名指挥的巴赫改编曲合集,由斯拉特金指挥BBC交响乐团,包括斯托科夫斯基、奥曼迪、亨利-伍德、萨金特、巴比罗利、克伦贝勒等人的改编曲。
6、亨德尔《弥赛亚》的莫扎特改编版,由马克拉斯指挥皇家爱乐乐团,乐队编制比亨德尔时期要大一些。
7、德文音乐剧《莫扎特》,书上推荐了,可确实不好听。
菩提树下大街的德国国家歌剧院
剧院内部是老式风格,但是远没有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豪华
出来之前,就想在德国看一场音乐会或者歌剧,最好当然是伟大的柏林爱乐大厅了,不过查了一下网站,时间不是很合适。后来看到我们到柏林的第二天,菩提树下大街的德国国家歌剧院演出罗西尼的《赛维利亚的理发师》,这出剧目轻松活泼,很适合观看,但是我没有当地信用卡,无法订票,到了柏林,路过剧院时进去买当天的票,居然还有,而且不贵,39欧元一张,就在二楼前排非常好的位置,这在国内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国内听音乐会确实是太奢靡了。
德国国家歌剧院就在菩提树下大街,离洪堡大学、柏林大教堂都不太远,这里原来属于东德,建筑比较老派。这家歌剧院现任的艺术总监是巴伦博伊姆,但我看的这场,指挥和主要演员都不是大明星,不过水准绝对属于在国内难得一见,就是布景简单了一些,铁丝穿起一些布帘子就解决问题,可能也因此票价才便宜。与此同时,德意志歌剧院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出了玫瑰骑士、唐豪瑟等作品,我没能去看,能在德国看到正宗歌剧,也是很欣慰了。虽然是普通的演出场次,观众照旧衣冠楚楚,正襟危坐。歌剧一开始,蹦出个小黑人,居然是他来演风流的阿尔玛维瓦公爵,我还有点不适应,但是这不妨碍人家唱得好,我想中国人在欧美主流歌剧院演出,大概给人也是这个感觉吧。更好的是演费加罗的演员,唱那段咏叹调中期充沛,好听的不得了!惭愧的是,初到德国,倒不过来时差,到了后半段还是睡着了一会儿。
这就是与卡拉扬、阿巴多、拉特尔等伟大人物密不可分的音乐圣地--爱乐大厅
我只知道柏林爱乐大厅在波茨坦广场附近,头一天坐200路公共汽车的时候,听见报站的说“费拉莫逆”,我估摸着就是了,果然如此,后来我又冒着大雨专程来此朝圣,拿了一本厚厚的08/09音乐季节目单。柏林这个地方,音乐会真是俯拾皆是,想看个热闹,就像北京的梨园剧场一样,夏洛腾堡宫天天有古装音乐会;想听歌剧,大歌剧院就有国家歌剧院、德意志歌剧院、喜歌剧院三家大的;交响乐更不必说了。就拿最近这几天来说,我特意查了几本节目单:
德国国家歌剧院:20日 威尔第的《茶花女》
21日柴可夫斯基《奥涅金》
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06年我在这儿看过一场《漂泊的荷兰人》,留下永生难忘的印象,请看《巴伐利亚歌剧院的震撼》
还有此行经过的其他城市,在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当天演出威尔第的《马克白》;到了荷兰,想去著名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因为雨大没去成,当天李云迪在那里开独奏音乐会;最后在布达佩斯转机,也看到当地的歌剧院贴演莫扎特的《后宫诱逃》。这就是欧洲的魅力所在!
最后,放一段视频作为本文结尾,这是我在慕尼黑的市中心拍的,天已经黑了,圣母教堂附近的商店前,街头音乐家冒雨演奏帕赫贝尔的卡农,天气很冷,五个人非常投入,将闹市当成了音乐殿堂,我站在那里听了很久,感觉身体完全融入音乐中,周围的喧闹早已视而不见,浑身的疲劳全消,可惜这个视频无法完全表现音乐带来的温暖。
下次开始介绍柏林的旅游线路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