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车轮滚滚 |
丰田普锐斯
优点:
·造型时尚
·城市路况油耗平均4.5-5L,节能环保
·行驶安静
·前排空间宽敞
·储物空间丰富,杯架5个,大小储物盒5个
缺点:
·售价过高
·配置比较低,没有天窗、倒车雷达、电动座椅
·后排空间高度不够
普锐斯侧后
丰田普锐斯上市已经半年多,现在驾驶这款车在街上仍然拥有极高的回头率,一方面是因为这款车造型前卫,另一方面目前他确实是一款小众的车型。在笔者试驾的几天内,不少人前来询问,第一句话一般是:“这就是那款混合动力车?”,第二句则问“多少钱”,当我回答“30万”时,大家都会轻轻摇头。普锐斯在全球销量已经突破50万辆,但在中国,限于各种原因境况不佳,丰田敢于在中国投放这款车,恐怕也不是为了短期经济上的收益,更多的还是为将来抢占市场的考虑。不论如何,为了节能、环保的理念,这种尝试还是值得尊敬的。
普锐斯尾部中文产地标识
普锐斯前格栅
笔者试驾的普锐斯,车尾部标有“一汽丰田长春”的中文字样,说明这是一汽丰越公司生产的CKD车型。与刚上市时的纯进口车型相比,大致看,方向盘和显示屏的按钮略有区别。一眼看去,普锐斯与同级别的丰田轿车差异明显,就像MPV,只不过是普锐斯瘦长型的,车体较长,而宽度高度不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从侧面看,A柱呈45度角倾斜,与发动机舱盖侧面几乎连成直线,车顶弧线明显,后部同样是反方向的45度角斜向下方,到尾部简洁收束。从前方看,像澳大利亚飞去来器一样的散热格栅犹如胖胖的脸庞咧嘴露出微笑,表情幽默。尾部是掀背式的后门,后车窗面积比较大,分为两个部分,中间被扰流板隔开,这样可以让更多的阳光从车后照进车内,弥补了没有天窗的缺憾,倒车的时候也能看到车后更多的面积。从后车窗能够直接看到后备箱内部,但是可以抽出滚动帘将其遮挡。后备箱向内空间较深,但比较浅,因为下面就是这辆车的宝贝--镍氢电池,可不能追尾,否则损失惨重。
后备箱
普锐斯内饰
当然,更前卫的地方还要坐在车内去体验,开这个车确实要好好适应一番。电子钥匙并不算稀奇,只要兜里揣着钥匙,直接按动点火按钮,就可以启动,但不同的是,你只看到按钮上的小灯变亮,却听不到发动机启动的声音,这就是电动机的作用,留到后面一起介绍。排挡杆的造型也很奇特,位置在方向盘的右侧,小小的挡杆可以拨往4个位置,分别是R、N、D、B,但从默认的B位置拨到D,马上自动回位,原来挡位的变化显示在前方的液晶屏上。还有P档呢,怎么换?仔细找来,原来在换档杆的上方,还有一个长方形的P挡按钮,至于B档,是用于下坡时控制速度和停在上坡时防止溜车用的。早在5年前,夏利2000在国内率先把里程表和转速表换成了液晶数字投影式的显示屏,很是惊艳了一把,普锐斯仍然延续了丰田这一风格,但已经变得狭长,使车内更具前卫气息,对驾驶者视野影响也小。显示屏只显示速度而没有转速和水温,其他还包括挡位、汽油和相关警示信息。方向盘有些偏小,略呈椭圆型,简直像赛车游戏的方向盘,但集成的功能不少,除了常规的音量和选台之外,还包括了空调的开关以及温度调节、前后窗电加热、内外循环转换,这样就为中控台按钮摆放留出了空间。中控台除了最上方的多功能液晶显示屏之外,只有音响,音响按钮的布局并不精致,居然还有卡座。下面又留出了一个储物盒。7英寸多功能液晶显示屏的两侧各有两个按钮,分别用于控制行车状态、音响和空调。电子钟在显示屏下方,略显简陋。前排座椅中间,由于没有手刹(手刹是脚踩的形式)和排挡杆,空间也格外宽敞,扶手箱延伸很长,有三个储物空间,前方两个小空间分别可以放票证和杯子,后一个储物箱体积比较大。扶手箱的后部又能打开两个杯架,可见储物空间相当丰富。
普锐斯的储物箱
JBL音响效果不错
换档杆
车内的整体风格为黑色,内饰件没有采用与该车价位相符的桃木等饰件,大多采用塑料,有磨砂的质感,显得有些粗糙。座椅的包容性也不够好,驾驶时大腿悬空的空间比较多。座椅调节不是电动,只能手动前后调节,可能也是为了与整体环保的风格相适应。前排的空间非常宽敞,由于车体瘦长,A柱到C柱呈下降角度,所以后排的前后空间虽然足够,但高度一般,高个子乘客会顶到车顶。因为A柱的角度比较小,驾驶员看不到车头,只能凭感觉判断,类似于驾驶毕加索一类MPV的感觉。
普锐斯后排空间
7英寸液晶显示屏
点火按钮
前面都是铺垫,试驾普锐斯的核心还是点火之后的感觉。一按“POWER”按钮,各种显示灯亮起,怎么没有发动机的声音?原来普锐斯的妙处就在于THSII(TOYOTA Hybrid SystemII)系统,发动机旁边那个银色的盒子--电动机是核心,这时只由车尾部的镍氢电池供电,左脚踩一下“手刹”,用两个手指把排档杆轻轻拨到“D”,轻踩油门,普锐斯就缓缓向前滑出,在地库中,只发出轻微的咝咝声,不知丰田是否喜欢这个比喻--就像一条蛇在潜行,前面的人根本没有感觉到身后一辆车驶来,以至于不知避让,直到出地库上坡,汽油发动机才开始工作,这才是习惯的声音。普锐斯之所以称之为“混合动力车”,就是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在交替工作,而这种交替是“无缝”的。当汽车起步或者行驶缓慢时,就是电池为电动机供应动力,屏幕上的油耗显示0.0L/100Km,正常速度行驶时,电动机和汽油发动机共同工作,当急加速的时候,汽油发动机在工作,但同时又为电池充电。当踩刹车的时候,能听到轻微的“嗞嗞”声,这是将刹车的能量转化到电池之中,保证了能源的充分利用。当普锐斯停下时,发动机会自动熄火,从而避免了因为怠速造成的油耗和污染物排放。这种方式非常适合拥堵的城市。汽油和电动引擎的交换工作取决于车速和驾驶者踩油门踏板的力度,完全是自动,不用驾驶者操心,驾驶时看到液晶屏上清楚的演示发动机和电池的工作过程,何时充电、何时供电,交替变化十分有趣,这个液晶屏对于驾驶者来说,可看不可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设计者对于新技术的崇拜和自豪。轻触液晶屏左下角的“Consumption”按钮,可以显示一段时间来的油耗情况,以及平均油耗,在笔者驾驶过程中,城市路况(包括堵车)的油耗基本在4.5-5L之间。方向盘的左侧有个“Ev”按钮,按下这个按钮,汽车就转换到电动机工作,最高时速60公里,能够持续行驶3公里左右。看来,这一功能用于深夜在居民小区行车更为方便。
Ev开关
速度显示屏
普锐斯还配有定速巡航功能,拨杆就在方向盘右下方,这种定速巡航不像其他车型“5公里进制”,而是任何速度下都可以设定。普锐斯采用VVT-i汽油发动机,排量1.5L,排放达到欧IV标准,动力可以满足一般行驶的基本要求,整体感觉与1.8排量的车类似。低速行驶加速可以用“不温不火”来形容,80公里以上的提速性能稍强。方向盘很轻,倒车揉库一只手可以轻松解决,但拐弯的指向性略逊;换档没有明显的顿挫感,油门也很轻便,反应迅速,但难免有些“忽悠”的感觉。行驶过程中,即使是汽油发动机工作,噪音也很小,胎噪反而最明显。在安全方面,普锐斯配置齐全,既包括ABS、EBD、EPS、S-VSC等系统的综合作用,也按照了前排双气囊和侧气帘,同时,车身虽轻,但发动机盖、护板、前保险杠,翼子板等都采用了冲撞吸能式结构。
前排空间
混合动力车的标志
如今,油价的上涨已经成为令购车者恐惧的话题,而且从长远来看,只涨不落已成定局,所以,各厂商都在节省能源的新道路上进行着探索,这探索的前提是符合中国的国情,一汽大众推出的奥迪和捷达柴油轿车,受政策的限制,在北京居然连“名份”都没有;而普锐斯呢,至少在这方面不存在问题,但实际的用车成本并没有降低。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这款车的发动机排量为1.5L,我们取普锐斯城市路况平均油耗4.5L,30万元的车型,一般油耗大致在12L左右,这样每百公里省7.5L油,按每月行驶1500公里计算,每月省油112.5L,一年省油1350L,8年省油10800L,按现行油价,总共5万5千元左右,可以算作节约6万元,但2.5L排量的丰田锐志还比普锐斯便宜10万,配置上也更好,所以仔细算来,省下的油钱换成了前卫理念,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概念还是超前了些。看来,厂商的探索固然值得尊敬,用户吃螃蟹的勇气更值得赞赏了。
电动引擎
后窗
方向盘
前一篇:一路试用“e路航”
后一篇:我对这一丑陋行为表示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