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莫扎特的家乡朝拜

(2006-03-05 13:57:48)
分类: 东游西逛
在莫扎特的家乡朝拜

莫扎特故居

今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年,这个时候来到萨尔茨堡格外有意义。萨尔茨堡在德奥边境,距离慕尼黑2个多小时车程。这个人口仅有几十万的小山城是奥地利第四大城市,但从旅游来说,仅次于维也纳。

抛去莫扎特的原因,这也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萨尔察赫河在城中心蜿蜒流过,两岸是数百年的古老建筑,在这些紧密相连的楼房顶层,标注着建成和最后维修的年代,经常能看到700年前的楼房。河边的山上耸立着一座巍峨的白色古堡,这就是城市制高点--霍亨萨尔茨堡,19世纪拿破仑攻破这里之前,萨尔茨堡一直是个宗教国,由大主教管辖,他就住在这座城堡中。上山的方法是乘坐角度将近有60度的缆车,类似于香港太平山的那种,缆车也将近有百年历史了。城堡的城墙高大厚实,易守难攻,多次农民起义和战争都没有人能打破城墙,直到拿破仑的军队长驱直入,最后的主教沿密道逃跑。站在城墙边饱览城市的风光,明显的建筑除几座修道院之外,音乐之声里上校的家历历在望--这里是萨尔茨堡除莫扎特之外第二个旅游热点主题,远方则是阿尔卑斯山,希特勒因为喜欢此地风景,曾经在这里的贝特斯加登建有度假别墅--鹰巢。
在莫扎特的家乡朝拜

霍亨萨尔茨堡巍然耸立在山顶


冬天的萨尔茨堡,显得还有些冷清,目前不是音乐会集中的时期,否则会挤满游人。莫扎特当然是城市的主角,就像我国的曲阜、韶山,一切景致似乎都和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名人有关,莫扎特电影院、莫扎特书店、莫扎特饭馆,当然还有几乎卖遍全球的莫扎特巧克力。瞻仰完主教宫殿广场旁的莫扎特铜像,我们就前往他的出生地--谷物街9号,也有人翻译为粮食胡同--我觉得这个名字更让人发思古之幽情。这里的居民楼一栋一栋相连,莫扎特这一栋6层楼的外墙是黄色,上面挂着奥地利国旗,写着“莫扎特故居”的金字,如果你了解莫扎特音乐的伟大之处,站在楼门口仰望,定会像我一样满怀景仰之心。沿着简陋逼仄的楼梯往上走,由于国内的名人故居都是平房,很难想象250年前的伟大艺术家就住在这样如同国内筒子楼一样的建筑里。莫扎特的出生之地在三楼,房间的内部装饰已经基本不是原样,而是经过了艺术家的改造,内部禁止拍照,进门房间的正中放置着一张小床,上面躺着一个婴儿大小的娃娃,戴着假发穿着全套礼服,看年纪是6、7岁莫扎特少年成名的年纪,身量却小了些,另一间摆放了莫扎特曾经用过的古钢琴。里面几间没有窗户的房子的墙壁用乐谱装饰,灯光昏暗,低声播放着音乐,墙壁的橱窗摆放着莫扎特的遗物,比较珍贵的是他幼年用过的小提琴,以及莫扎特的姐夫约瑟夫-朗格为他画的一幅的肖像,这油画并未完成,只有头部,据说是最相似一幅。还有传说中莫扎特的一缕头发,但已经被证明并非真品。站在这昏暗的房间中回想莫扎特的经典旋律,想到这些乐曲当年曾在这里诞生,心中便产生无限神圣的感觉,如同在高大深邃的教堂中听到庄严的管风琴声响起。楼下莫扎特邻居们的其他房间也已开辟为展室,陈列着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物品以及莫扎特家族的手稿。
在莫扎特的家乡朝拜

莫扎特铜像

在莫扎特的家乡朝拜

熙熙攘攘的粮食胡同

重返喧嚣的小巷,难免要买些纪念品,胡同两旁商店林立,不过价格也令人咂舌,从质量上看,并不比国内景点小摊前销售的东西高明多少,但价格却在10倍以上。

其实莫扎特虽然出生在萨尔茨堡,但这里并不是他喜欢的城市,特别是他与大主教关系紧张直至决裂,从此前往维也纳直到去世再也没有回到家乡。所以说到萨尔茨堡就一定要提到另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赫伯特-冯-卡拉扬,他出生在这里,别墅和墓园也在郊外的山下。他未必是最好的指挥家,但他对音乐的理解、对古典音乐的推广以及他的偶像气质影响了不少乐迷,至少是他的音乐启蒙了我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在他的时代,萨尔茨堡音乐节走向辉煌。在歌剧院门前的大街口,我一下就认了出来,这就是卡拉扬纪录片里经常出现的地方,无数的艺术家在此经过,这条马路是不逊于莫扎特故居的音乐圣地。

可惜只有不到一天的行程,走马观花不能完全感受这座伟大城市的真谛,萨尔茨堡的核心在于音乐,今年7、8月间,萨尔茨堡音乐节将再次上演,届时将演出莫扎特的全部歌剧,12月4、5日,《安魂曲》的演出标志着全年莫扎特纪念活动的结束。那时如能到现场感受,将是何等圣洁的体验。
在莫扎特的家乡朝拜

从山上俯视《音乐之声》上校的家

在莫扎特的家乡朝拜

萨尔茨堡主教的标志是个大萝卜,在城堡中随处可见

在莫扎特的家乡朝拜

一只猫在城堡的窗台向外看

在莫扎特的家乡朝拜

从城堡俯瞰萨尔茨堡市容

在莫扎特的家乡朝拜

萨尔茨堡主教使用的厕所,在当时属于新鲜事物

在莫扎特的家乡朝拜

城堡里展出的迫害妇女的贞操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