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与鸡生(外一篇)

(2014-05-07 16:19:05)
标签:

情感

人生与鸡生(外一篇)

依我的理解,人生,就是人这一生,或者,人的生活。照此说法,所谓鸡生,便是鸡这一生,或者,鸡的生活。

鸡生,是我的创造。在此之前,好像没见过谁这么说过,或者,这样称呼过。

鸡生同人生不可比,没有可比性,这当是我们人类的想法。也就是说,在人类眼里,鸡只是人类饲养的供人类或打鸣,或食其蛋、食其肉的一种家禽,如此而已。

不错,鸡确实具有这样两种功能:打鸣和生蛋。

而人则不然。人能说话,人有感情,人有思想,人可以工作,人可以创造。总之,人是伟大的,了不起的。而鸡呢,则是不能言之,没有思想,不能工作,更不能创造。但感情还是有的。母鸡孵小鸡时,最能体现出感情成分。

我不否认人的种种伟大,可也不妨让我们来看看人类种种伟大的另一面。看看这一面,你会认为,人有时候可能还不如一只鸡。

人能言之。即人有一张嘴,一张除了吃饭,还可以讲话的嘴。这张嘴,既能说出人世间最为曼妙的语言、词汇,亦能恶语相向,造谣中伤。而鸡只用它吃食,从来不做这种恶事。公鸡打鸣,给人类提供时辰,母鸡生完蛋后,会“咯达咯达”叫上几声,告之主人:我生蛋了,快来取吧。

人有思想。世间有两种人的思想:一种好思想,一种坏思想。好思想一如《圣经》、《佛经》,未必为全人类所接受;倒是坏思想,犹如妖冶的狐狸精,人见人爱。鸡既没有好思想,亦没有坏思想。鸡从不干坏事,而人则干坏事,而且多于干好事。所以,人有思想,未必值得炫耀。鸡无思想,亦不必为此悲哀。人类更不必嘲笑鸡没有思想。

人能创造。创造性,的确是人的本领。但人类的所有发明与创造,都是自身的需要,亦即是为了自身生存得更好。这种发明与创造的目的性也没有错。可我想提醒诸位的是,人类有了这些发明与创造,人类还是人类。鸡没有发明与创造,鸡还是鸡。有人说,社会进步了,人类在高科技时代享受到了前人无法想象的生活。这话也不错。古人肯定没有用过洗衣机。可没用过洗衣机的古人,照样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事实上,科技从来就是一把双刃的剑。古代没有汽车,也就没有车祸;古代没有飞机,也就没有空难;古代没有化肥、农药,也就没有今天各种稀奇古怪的病症。

鸡没有发明与创造,这是它们不及人类的地方。可正是这不及,你看它们的生活何其安逸、悠哉。

说到工作,那是人类糊口之需要。所谓糊口,就是吃饭。这也是人类活下去的唯一法宝。而鸡生来就是“吃一爪刨一爪”,它们从来不担心明天吃什么。这一点,同中国的农民颇为相似。既然人类的工作,是为了吃饭,那就没必要炫耀自己这份能力了。鸡去寻找食物,也是工作啊!鸡怎么就不炫耀呢?

鸡这一生,就是吃食、生蛋、拉屎、睡觉。

人这一生,就是吃饭、工作、拉屎、睡觉。

鸡吃食是为了活着,也是为了生蛋。生蛋是为了繁衍下一代,可惜,人类却把它们的孩子,统统吃掉了。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也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又是为了吃饭。

如此一来,你们看,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比鸡高贵于何处?

 

鸡吃饱了之后,会蹲在树荫下悠然地凉快着;人吃饱了之后,会饱暖思淫欲。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人之感情了。这也是人自以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人需要感情,但我更倾向于认为,人最需要的,还是爱情。只是这爱情,不光是男女之间的那个爱情,而是指人类对待同类,对待社会,对待大自然的一种情感。男女之间的那个爱情,给人类带来的幸福,大抵也是有的吧?不过,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它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万千的伤痛与悲苦。因为爱情而发生的悲剧,每日都在上演着。所以,我对人类自诩的有情论,不以为然。这方面,我们人类实在应该向鸡学习。

当然,人类吃饱了之后,除了饱暖思淫欲,还会思考重大问题。什么样的重大问题呢?比如,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所有人都在思考,所有人都在问,可所有人都没有回答得令人信服。有个作家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但她又说,你要给他意义。她这话的意思,我们都懂,即要想让人生变得有意义,你得自个儿赋予他意义。比如,你得确定个人生目标、理想什么的。在确定了人生目标、理想之后,人生看上去就有了意义。可如果目标是买得起房子,理想是娶个漂亮媳妇(或者,嫁个帅而有钱的),固然这也是人生的意义,可这样的意义谁个没有呢?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吗?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吗?如果是,那这样的人生意义未免太普通了,甚至于低俗了。可除了这样的意义,还能有什么别它的意义呢?

鸡是没有这样的思考的。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人创造财富比鸡多,但人所创造的财富却是为了自己。但鸡不是。鸡生了蛋,是为了繁衍更多的鸡。更多的鸡,生更多的蛋,满足人类的口福。而且常常是,一只鸡不能生蛋了,人类便会宰了它,美美地饱餐一顿。

人类创造财富,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这算不上美德,也谈不上人生的意义。反观鸡,它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却是有意义的,也许称价值更妥。它的意义、它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生蛋。重要的是,它生蛋,并非为自我,而是为别它的物种——人类。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的意义、价值,实在不及这一只鸡。

 

                                 萨摩耶犬的酬金

 

今年3月,哪一日记不确凿了,傍晚时分,我去楼下公园散步。

出小区大门,忽见两拨人分别围在大门两侧,引颈张看着什么。内中一人在机关工作,与我相熟。他一身运动衣,脚蹬一双运动鞋,年虽50,可这身装束却让他年轻至少5岁。见我走过来,他咧着一张大嘴巴,说,又有文章可写了!快来瞧瞧吧。

这样的热闹,我素来是不屑的。但不便驳他面子,于是,伸过头想看一眼便走。可这一眼却把我吸引住了。这是一则寻人启事。启事上的那个走失的老人,我认识,常常看见他在小区里走来走去,锻炼身体。启事写道:

男,73岁,20143月×日下午3时许,在本小区走失。上身穿一件白衬衫,外套一件夹克衫,下身穿一条黑色休闲裤,脚穿一双黑布鞋。戴眼镜。身高17左右,右脚微跛。精神偶有不正常状况,不严重。知情者,或发现其人者,请与我们联系,手机1385138××××。重金酬谢!(伍佰元整!)

另一则,是寻物启事。

启事写道:

本人饲养的一条萨摩耶犬,纯白色,于今晨九点左右,不慎走失。望知情者,或发现此犬者,速与本人联系,手机1305210××××。

萨摩耶犬,是本人挚爱的爱犬,视同己命。如有发现,即付酬金5000元。本人说到做到,绝不食言,愿负法律责任。

启事是印刷体,看来是要广而告之了。启事上印有一条狗的全身照,估计就是这条萨摩耶犬了。从照片上看,那条犬还真是漂亮、可爱。

我不养犬,所以,关于犬类知识,少得可怜。

查百度,方知萨摩耶犬有下列特点,或曰长处:美丽、机警、强壮、灵活、高贵,有着非常引人注目的外表,体格强健,不惹麻烦。

萨摩耶犬,“以西伯利亚游牧民族和摩人而命名,一向是被用来拉雪橇和看守驯鹿。”

百度的文字还这样称赞此犬——

雪白的皮毛,微笑的脸和黑色而聪明的眼睛,有“微笑天使”之称,是非常漂亮而且很卖萌的一种犬类。

查看百度,方理解主人为何如此挚爱此犬了,亦更能理解为何会出那么高的酬金了。

但关于老人,关于这个走失了的老人,我对他的了解,就实在有限了。启事中说他“精神偶有不正常状况”,倒很让我惊诧。因为,我平素里见到他时,丝毫不曾发现他的精神有什么异常。相反,我倒觉得这是个很和蔼的老者。见到孩子,他会逗逗孩子;见到比他年轻的,他会微微地一笑,说:“上班了?”我几次在路上与他搭话,他最爱问我的一句话是:“中央反腐的决心很大,能持续吗?”又说:“我最担心一阵风似地反腐。”过了几天,他还记着上天的话题,说:“中国的腐败,是制度性腐败。”这话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他散步时,手里总是拿着个收音机,收听新闻或天气预报。有天早上,我急急地去上班,有人突然在我身后叫了我一声。我回头一看是他,便笑着说:“老先生好!”他回说:“好好好!就是天气不好!”我抬头看看天,很好啊!他皱着脸说:“空气中有很严重的污染,你的肉眼看不清。”

这样的一个老人,精神怎么会不正常呢?我怀疑启事中的这句话。当然,我也只能怀疑,毕竟我无权找他的儿孙理论去。

后来,终于得知,老人离家出走之心,乃早已有之,且告知了他的儿女,但没有引起儿女们的注意。为何不注意呢?因为他们都很忙,根本抽不出时间看望他们的老父亲。

约略七八天光景,小区里吹起了唢呐,一问方知,那个走失的老人被找到了,他跳进了城外的一条小河里,淹死了。我唏嘘、难过了一阵子,就上班去了。

下晚班时,像碰着鬼似地,竟碰到了一个熟人——他竟然是那个老人的儿子。他在医疗机构工作,在本地很有些名气,他老婆则在机关上班,还做着个“长”呢。

看见我,他也吃惊不小。他说:“你住这?”我说是。既然相识,就只好去他家——准确地讲,是老人的家,给老人磕个头,算是哀悼之意吧。他的媳妇见了我,也是一个大大的惊愕。刚刚还咧着嘴与人说笑,见着我,立时咧开大嘴嚎哭起来——“我的亲爸爸啊!你死得好伤心啊!”我挺佩服她这演技。不过,她的演技固然不错,但她这演技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我。我说,老人死得真是伤心啊!你看,你连一滴泪都没流下来。她的脸刷地一下红了。我知道,从此,她会恨我恨得咬牙切齿。

人老了,应了世间的那句老话:“人老了不值钱!”老人的价值不过500块钱,是那条名叫萨摩耶犬酬金的10分之一。

我不能说,人老了不如一条狗。可在现实中,狗的价值一直比一个人的生命还要高贵。人们对狗的挚爱,胜过对一条人命的挚爱。

说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就在我转身离开那个带“长”的妇人时,一条纯白色的萨摩耶犬扑向那妇人。妇人张大嘴巴,热泪涌流,心疼地抱起,对着犬的嘴巴,深深地亲吻了一口,又亲了一口,“乖儿子!你死哪去了?”

 

                   二〇一四年五月六日,雨谷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