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魂即理性

(2008-10-16 18:30:48)
标签:

宗教

灵魂

银带

八十年代琐忆

徐小斌

分类: 原创

                               灵魂即理性

                                           

探讨灵魂问题,不仅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有时还会让人犯糊涂。
    以柏拉图为例,他提出了一种二元对立的人性观。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部分:肉欲的和理性的,他认为肉欲部分的灵魂是低贱卑下的,真正高尚的则是理性部分。
    ——瞧瞧,灵魂竟然还分成两部分!
    再看伏尔泰的观点。“……但是,使我吃惊的,是在印度的那种古老的灵魂转世的信念随着时间流转竟一直传到了中国和欧洲。”
    ——看看,灵魂转世的信念竟是泊来品。那么,我们这个民族是不相信灵魂(或灵魂转世)呢,还是压根就没有灵魂呢?
    柏拉图、伏尔泰皆西人。让我们来看一个名叫徐小斌的中国作家关于灵魂的认知。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两部分,徐小斌则把世上的人分为两种:有灵魂的和没有灵魂的。
    “有灵魂的人就有痛苦,而没有灵魂的人既无前生又无来世,是一群注定在今生一次性消费的人,这样的人群其实十分可怕。他们混迹于茫茫人海之中,无信仰,无道德底线,更无自省精神,他们有的只是永不满足的欲望,和能够达到这些欲望的手段,他们混淆了视听,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极端蔑视任意践踏,对于世间的物质巧取毫夺贪婪索取……”(徐小斌《八十年代琐忆》,载《收获》2008年第五期)
    不难看出,徐小斌的有灵魂的人,其实就是柏拉图的所谓的理性的灵魂。而徐小斌的没有灵魂的人,自然也就是柏拉图的所谓的肉欲的灵魂。
    有人说,史铁生是中国文坛为数不多的坚持灵魂写作的作家。但我相信,徐小斌,这个与史铁生应该属于同时代的作家,她的对于灵魂的探问与思考,应该说也是很有深度和意义的。
    在《八十年代琐忆》这篇文章里,徐小斌还有一段关于灵魂的话令我记忆深刻,她写道“……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灵魂被称为‘银带’,当人们入睡的时候,‘银带’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它的遭际便形成了梦。所以,梦和现实隔得并不远,也许只隔着一扇窗,可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扇窗是一辈子也打不开的,而且他还要诬蔑那些可以看见窗外风景的人是在说谎。”
    “银带”!多有意思的一个称谓啊!

无论他们对于灵魂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认知,在我看来,关于灵魂,关于灵魂的有无以及究竟何为灵魂,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成为人类乐此不疲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实际上,无论生命与灵魂,还是宗教与信仰,都值得我们人类深长思之。怀特海晚年沉潜于生命与智慧之学,关于宗教与信仰,他指出,那是独处人的事情。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和老子,他们都有独处的经验。怀特海相信,智慧的个体生命与天道交流所感生的经验,是一切重要宗教的核心内容。神选择了少数人。既然如此,被选定的人注定是孤独的。

如果可以,我们不妨成为那“少数人”中的一个。而孤独就不仅不会成为我们的苦痛,反而会让我们从中获取生命中少有的快感。

尽管我对于灵魂的探究与思考谈不上沉潜,也没有因自己不断的追问而使得灵魂现身,从而终于发现或索性进入了灵魂的居所,但我也愈来愈清晰地感知到,人的确是有灵魂的,灵魂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理性”的东西。而有灵魂的人就是有理性的人。

这样的结论,显然地,未必就是灵魂的根本或者就是灵魂的本真面目。因为,就连那些大师们也未必弄得清楚的事情,我怎么会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完整的界定和答案呢?

我做不到,我想,很多人也做不到。我们的前贤们做不到,后人们也未必做得到。正是因为如此,我还会探究,还会追问,还会思考,也还会时不时地记一点自己的想法,且不管这想法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即便很荒谬,也不要紧。
    思考是自由的,也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关于灵魂的思考。但我们也知道,对于那些没有灵魂也不相信灵魂的人来讲,我们的思考在他们的眼里,要么是神经质,要么就是疯子、病人!
    肉欲部分的灵魂是低贱卑下的,没有灵魂的人是可怕的。想想看,我们成日面对的不正是这样的人群吗?我们之所以不感到可怕,是因为我们没像徐小斌想的那么深,看得那么透。本质上,我们都是善良的人,也把他人看作像自己一样的善良。哪里知道,实际的情形远非如此呢!外面的世界让徐小斌害怕,害怕到“闭门不出”。
    可对于我们这些升斗小民而言,为生活计,“闭门不出”肯定做不到,但时刻小心处处谨慎,当是能够做到的,尽管做得不是很好。否则,小命弄丢了,还不知是怎么丢的呢?未免太悲哀!
    从灵魂处扯到这些,远了,赶紧打住。


                                                                     二OO八年十月十四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