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耘农湖北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千百年来,人们大多只是从单向思维上去考量其普遍之意。如果从哲学的层面讲,我以为,至少这句话还有另外的启迪,那就是:为了某种奋斗
目标,不惜十年磨剑,实现之日不在早晚。
从这个视野出发,就不仅仅是囿于一般形而上的所谓复仇,也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之举。既然是君子,必能在奇耻大辱、国恨家仇面前做一时的隐忍。这样,君子之心,无疑阔达宏远。当工作、事业、生活惨败于“滑铁卢”之时,同样会做到忍一时之艰,行不遗余力之为,此乃坚韧不拔的意志体现。这既是君子品格,也是真汉子的秉性。因为他们明白,在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时,不妨退后一步,从长计议。绝不鲁莽行事,以逞一时情绪之快。
在弱肉强食的人世间丛林法则愈演愈烈的当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失为一种生存策略。而这种策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它既与直接了当的那种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报仇雪恨之举不可同日而语,更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身处低谷、败走麦城,乃濒临绝境的个人或团队保存实力,伺机绝地反击的最明智选择。可以说,处变不惊是一种境界,审时度势更是难得的素养。在人生的博弈中,最难能可贵的精神就是不计得失,不计后果的死拼硬打。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因而在恶劣情况下,不妨采取忍耐、再忍耐、坚持继续忍耐的态度,并在忍耐中寻找东山再起的时机。
再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另一个积极因素在于它的激励作用。大凡抱持这种心态者,无论遭遇多么的不堪回首,但是做梦都不会放弃雪耻的目标!正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吧。这其中一方面包含有中国传统文化“贵和尚中”的精神内核,即在处于下风时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甚至忍让求和;另一方面也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的精神动力。因为要雪耻,要复仇,一时的退让是为了有朝一日梦想成真。正是这样的淡定心态才使得忍者终昌。假如不是这样的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即便你再有能耐,却因你心无目标而忘记乃至背叛了自己的过去。客观的讲,人一旦受难受辱并非坏事,相反还是一种激励人发愤图强的动力!
所以,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遭遇心狠手辣的对待,蒙受奇耻大辱的打击,你应该更明白,去用你的心智,你的隐忍,你的淡定,避其锋芒,然后是树立起努力强大自我,以图“报仇雪恨”的观念,哪怕隐忍十年,准备十年也能咽下那一口恶气,一旦时机成熟,再来仗剑雪恨,那真是笑到了最后!至少可以如是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已具备哲学的普遍意义,这个“仇”不一定全是仇人,很可能就是一种方向一种目标,或是一种理想一个梦......
【耘农湖北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8c0210102e6ln.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