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耘农书简】担大义,你以啥血荐轩辕?

(2011-10-09 16:29:47)
标签:

血荐轩辕

时评

大义

老三件

杂谈

分类: 杂谈时评

 

【耘农书简】担大义,你以啥血荐轩辕?

 

文/耘农湖北

 

 

谷雨网友:你好!

 

你国庆节前夕在发来的邮件中所议之题,迟复为歉。平心而论,我一直对时评作者抱以十二万分的敬意。尽管不少网络时评有扎堆、浅陋、枯燥、浮泛以及程式化的毛病,但我仍然是心存感激的,假如没有时评作者和时评,很难想象这网络世界里将是怎样的暗淡无光!因为他们毕竟是以关注现实,针砭时弊为己任且快速反应着。

 

事实上,一个能担大义的时评人,首先理当瞄准现实的痈疽,从而一针见血的给予酣畅淋漓的鞭挞,达到激浊扬清,明辨是非之目的。它不一定非得是什么显微镜、手术刀。只要是啄木鸟就行。你就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位有正义感,也有独立思考的时评作者。这里,我当然期待你有更多更好的时评发出来。

 

 

由此升发开去,我想说的是关于网络传播与BBS的功能、作用以及它们这样关注现实生活的话题。不可否认,在网络传播日甚一日的语境之下,BBS的媒介作用以极大地彰显。它所充当的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角色无疑格外重要。BBS以其快捷性、广泛性、匿名性的传播特色,迅速成为人们指点江山的话语平台,成为网友们自由言说的主流渠道。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是,当受众者与传播着合而为一且几乎人人都可以表达意见的情况下,更多商业化的因素与小资情调掺杂其间,使得BBS在许多时候的导向主体失之明晰与偏颇。

 

 

尤其一些网站为了活跃人气,以求高点击率的回报,不惜过重的偏倚于刺激眼球的“老三件”:亚色情(经过包装后的变相情色文字)、灰情感(以无厘头面目出现的颓废情调的宣泄)、伪历史(肢解、割裂、拼凑乃至编造的关于伟人、名人、重大历史事件等的误导戏说)。本博经过这些年的网络跟踪观察,真的佩服一些专事从几类帖子的ID!反正可以随心所欲的胡编乱造,可以为所欲为的胡说八道,而且又正中商业网站之下怀,所以,一些人乐此不疲的闭门造车,挖空心思的胡言乱语,而鲜有担当大义、廓清是非、鞭辟入里的味道。

 

 

有些人从不关注现实,极少剖析现状,倒是对纠缠历史特别上瘾;有些人在胡编乱造情感故事如乱伦、畸恋、性倒错等等方面,真的是绞尽脑汁;有些人以其梦呓般的叙述,来晦涩、曲隐的表达一种是是而非、模棱两可以及消极灰暗的心理情绪。这些人其实相当没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无血无肉。恰恰如此无关现实痛痒的垃圾文字,却一直充斥着BBS。居然一些人为此而津津乐道,还为之而喝彩:“很油菜!”

 

 

纵然开放的网络需要百花齐放,但作为担负主流声音的有责任感的BBS,还是应当以关照现实、关注焦点、关心国事为追求,在满足受众的消遣兴趣的同时,来一点直面现状的针砭时弊的东西。适当的花边新闻与旁门左道可以作为陪衬,过多的喧宾夺主的网络声音,会损伤BBS的公信力、个性化以及角色内涵。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即便网络的栏目、频道、版块设置与分工责任比较比较明确、操作比较具体,然而内容始终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什么样的版块都几乎少不了如前所说的“老三件”。

 

 

回头再说到本帖主题,似乎可以这样界定:一个好的真正有影响的BBS,在当下中国的网络传播流变里,应该而且必须有一大批能担大义、辨是非、识优劣的专业化版主;一个优秀的网络写手,无论你是谈情感、说时尚、侃娱乐,还是讲生活、道是非、论家国,都应该而且必须具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情怀。当然,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只有两种情况:除了论坛本身的所谓内质帖外,就是一边倒的所谓应景之作。再没有什么“中间文字”可言了。

 

 

近年来,本博仅就网络BBS上“纯评论”这个话题,发过一些议论,有些已经引入了我的关于网络评论学的教学课程中。如你有需求且有兴趣,不妨找到一阅,仅供参考罢了。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与你聊到这里,不一定合你口味。最后,我问你其实也是在问我问他人:担大义,你以啥血荐轩辕?以此共勉吧!

 

 

 

握手!

 

 

 

 

                                                            北老师

                                                                 2011.10.9于水果湖

 

 

耘农湖北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8c0210102dt6c.html

                                    (下篇预告:信仰而外,咱们为何普缺方向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