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耘农湖北
《李小龙传奇》的长篇电视剧,此间正热播于央视。向来不怎么青睐荧屏的我,出于对武术的崇尚也着实过了一把瘾。有道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看电视想杂谈,我由李小龙的语录联想到新浪杂谈,杂思总在脑海中翻腾,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两者,让我总觉得有某种关联,遂随手记之:
▲李小龙说,一个优秀的武术家,不在于与人过招时的输赢,而在于汲取别家之长处。
我以为,一个优秀的杂谈写手,也莫不如此:应该有发帖时不在于能否置顶,而在于自由的表达,并注意汲取他人之长。
▲为了创立新的武术门派,李小龙常言,只有融汇百家武学之长,才能创新新的武学理论。
在我看来,杂谈写手只有不断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变化表达方式,才能使出手的帖子娱己悦人。同理,杂谈也应如此,不然就会停滞不前。
▲李小龙平生最忌恨别人的羞辱,他说,当受到别人羞辱的时候,我会奋起还击!
我想,如果按中庸之隐忍观点,他似乎颇有些急躁鲁莽。但面对邪恶的挑衅,有伤人格的羞辱,他的奋起,值得叫好。其实,当社会的痛疽,生活的丑恶横陈于我们面前的时候,对负有BBS重任的杂谈而言,就是另一种“羞辱”,难道你绕道走开就是明智选择吗?为何不“愤青”
一把呢?!
▲一直讨厌且憎恨别人说什么“东亚病夫”的李小龙,每遇此时,往往会脱口而出:我要用自己的拳头说话,看你怎样倒在“东亚病夫”面前!
我觉得,这是一种骨气!骨气既是一个人应有的血性品格,也是一个论坛的应有风骨。可在一段时间里,杂谈仿佛染上软骨症,大有草木皆兵,噤若寒蝉之嫌。稍微接触时政的或尖锐一点的东西就如临大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似的要么删除,要么猪嘴插大葱——装象,视而不见,杂谈骨气焉在?!
▲就读于华盛顿州立大学这所名校的哲学系后,著名的凯恩教授要李小龙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里汲取养分,借以丰厚武学理论。向来傲才傲物的他表现了从未没有过的谦虚,凯恩教授便戏谑到:别来“中国式”的“虚伪”吧……
这让我立马想到,杂谈及其混迹于杂谈者,有多少人不是在重复“中国似的虚伪”啊!打情骂俏也也好,明贬实褒也罢;避实就虚、避重求轻也好,闪烁其词、王顾左右而言他也罢,何尝不是中国式虚伪的另类表现呢?何曾见筋骨的坚挺,直率的倾述?!乃至“逼良为娼”,让虚伪的温情泛滥于坛子与帖子的字里行间……
▲让我记忆犹深的是李小龙常挂于嘴边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武术的祖先在中国!
每闻此言,我都会为之振奋!我想,爱国、爱民族的确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只需要质朴无华的情感与行动;爱国情怀的表达贵在能有一颗赤诚的心,它没有刻板的说教,更无须程式化的口号。倘使杂谈能更多的关注国脉民瘼,指点天下江山,只要出发点是善意的,即便言辞过激一点都是一种爱国表现。老在那些鸡毛蒜皮,卿卿我我,你恩我怨里沉湎与陶醉,无疑是一种低俗、堕落情节在作怪。
▲尚武精神的升华,让李小龙目标坚定,志向高远,品格执着。诚如他所言:我就是要让全美、全世界认识中国武术!
联想到杂谈,窃以为,如果眼光过多的盯住为了活跃本版面人气而不惜以杂耍、杂碎开道,让低俗、媚俗充斥,即便再怎以言说,也是一种没有追求、缺少胸怀的表现,至少是目光短浅。事实上,高品质的引领社会与时代的思潮当是杂谈不可或缺的一己重任。

▲结语:……《李小龙传》还在继续,它与杂谈的关联还将延展,那么,我的闲言碎语自然会继续跃然笔端。无论怎样,推动杂谈的进一步繁荣,大凡涉是这块土地者,都得有一种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思想,而绝不仅仅是为了置顶而置顶,为了迎合而迎合。假如不是这样,杂谈的访客量是完全可以超过现在的。我依旧有信心,我依旧一如既往的:爱我杂谈!
酒能生情,三两衡水老白干下肚,我想的不是万年小妖的婀娜纤腰,恋的不是职业八婆的丰乳肥臀,醉的不是醉眼看尔的勾人媚眼,而是思及兴我杂谈的今天与明天。
嘿嘿,惊贱小老弟,墨客老相好,请拿酒来啊?老夫还要喝,喝高了我会在秋夜的寂静里高喊:杂谈壮阳不需要伟哥!仅需要李小龙式的痛快!
推荐阅读:
销魂的办公室性战过后……
红颜,纯系现代男人心灵充饥的画饼
不怕“人肉搜索”就怕老婆搜身
“下半身”走了“口腔”来了
“小三”是奶茶还是苦酒?
揭秘:宋江出书的前前后后
女人越漂亮,性生活越不和谐?
王菲流产关你P事?
邂逅曾经的红歌女
无奇不有:偷来的正处级之荒诞录
一条城市野狗的片断经历
宁做情奴不做干物女
将大学分为研究型与就业型两大类咋样?
那一场研究生时期的情爱烟云
大灰楼里的风花雪月
幸福的厄运:一幕官场恩怨情仇的悲喜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