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激 情 武 汉

(2008-08-26 14:09:58)
标签:

火炉

酷暑

京汉铁路大罢工

龟山电视塔

让泉

分类: 随笔散文

 文/耘农湖北

 

     城市,之于所有远离它的人而言,它是梦系魂萦的向往与渴盼,而对于所有迁徙而来或谋生或工作或求学者来说,它又是心的归宿与生命的驿站。然而无论你是城市的匆匆过客,还是久居城市的子民,你只有热爱、钟情于它的时候,才可能领略到它那无言的韵致,才可能触摸到它独有的风骨。我在抚摩激情武汉那沧桑年轮之时,真切感受了它曾经被人疏离而今重新名声鹊起的内涵。

 激 <wbr>情 <wbr>武 <wbr>汉

     大凡提及武汉人们立马会想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伟人诗句,想到辛亥革命首义的历史遗迹,想到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悲壮往事……你可真切聆听与感受那泛黄的历史与斑斓的现实,正演绎着激情武汉卓尔不群的故事。然而,更能体现它鲜明个性的当数它举世皆知的独特气候,于是,它以其难捺的酷热,成为中国“三大火炉”之一而久负盛名。我定居于这座与水而居的特大城市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一个七月流火的溽暑。它的炎夏之威让我得以初识其“庐山真面目”。寒暑数易,春秋几度,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不仅已将情感融入它的血脉,而且近距离的得以窥见其独特风姿与神韵。

     在中国所有省会城市抑或说特大城市里,还没有哪座城市能能拥有“九省通衢”的美称,还没有哪座城市像武汉这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两江(长江、汉水)交汇,“三足”(汉口、武昌、汉阳)鼎立,更显其阔大坦荡;它拥山傍水,兼容南北,凸现着别样的秀美。倘使于春和景明的晴日登临巍峨耸立的龟山电视塔或是蛇山上的黄鹤楼,俯瞰江城,但见湖光山色,水天紧连,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放眼四望,那一座座飞跨江面的大桥,有如长虹卧波,煞为壮观。尤其浩浩东去的长江与一碧万顷的东湖,更令人心旷神怡。斯时,假若再想想白云黄鹤的千古传说、晴川芳草的动人佳境以及琴台知音的悠远美谈,又让人倍觉心驰神往,怎不发思古之幽情啊!驻足留连之际,你根本无法想象如此秀美而多情的城市,怎么会与酷热难捺的“火炉”联系在一起。

    谁都无法否认也无法改变一座城市的衍生、存在与发展的原由,包括它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气候。然而当你选择它作为自己生活的立足之地的时候,不能不对它报以认同,不能不以平常之心去亲近它。有人说,武汉人的脾气暴、说话冲,我初来乍到时也如此认为。常常琢磨着武汉人的性格是否与火炉般的气候有关?尤其夏天看到男人们出入都是赤膊短裤,巷里居家喜欢露天纳凉这江城一景时,让我多少有些牵强附会的默认。或许,正是炎夏酷暑的赋予,才使得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拥有了难得的激情,拥有了外人褒贬不一的率直的脾性。就像这里的气候一样,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来去匆匆,酣畅淋漓;热起来热得难受,冷起来冷得要命,反差显著,四季分明。其实,这独特的气候不正彰显了武汉人粗犷火热、快人快语的外表之下,那颗不知疲倦、不惧邪恶、打抱不平、极富同情的赤炽之心和坦荡之情么?!

 

    在武汉居住时间长了,我竟然滋生起浓浓的恋情。同其南来北往甚或一些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一样,我也曾诅咒过它的酷暑,抱怨过它的严寒,但诅咒归诅咒、抱怨归抱怨,终究绝少有人弃它而去,尽管许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曾有过多种选择。如今,我业已听惯了汉腔俚语以及市井街骂,我也适应了这里酷暑的炎热和寒冬的清冷。可以说我真正爱的就是它的火热:火一样的日子,火一样的激情,火一样的心肠。更何况,爱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作为一介文人,我对激情武汉永远心存感激。正是因了它赐予我的火热的胸怀,馈赠我的不倦的激情,我才虔诚的和着它生机勃然的律动,醉心享受灵感的驱使,让泉涌的文思化作笔底波澜。是的,激情武汉,曾挽留住了我辗转迁徙的双足,使一颗漂泊之心有了宿营的处所、锚泊的港湾,使人生之旅有了一个心安理得的栖息的平台。纵然曾有风雨来袭,曾有烦恼来扰,我却依旧对它一往情深。当新世纪的曙光生动的涂抹上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大都会的额际之时,我又有了新的视角、新的感悟。于是,我又写作并发表了以《武汉情怀》为题的两首诗,袒露出我对武汉的无限依恋......

激 <wbr>情 <wbr>武 <wbr>汉

 

   是哦,当一个人不再以世俗和功利的心态对待所生存的环境的时候,就会顿生一种无可撼动的亲和感,这亲和感又会衍生出无言之爱。我承认,虽然我只是偌大武汉屋檐下的普通一卒,但我爱它至深至真,并不亚于那些久居而不知其美的“老武汉”。有句歌词说,长大后我便成了你。如今我只能说,激情武汉,我老了以后便成了你。像你那样激情似江水永远澎湃激荡,奔腾无止息。我想,我会的。 

 

 

 

【特附上老朋友小楼珊珊发表在2010.2.27日的博文——】

 

永远的《激情武汉》,永远的这一天

        去年的今天,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的标题名为《激情武汉》,作者署名耘农湖北。由于“武汉”“湖北”这四个字的驱使,我点开了这篇文章,让我不曾想到的是,这不经意的点击,从此却点开了我的另一个精神家园。

    “北老师,”今天在这里请允许我这样的称呼您。若是那个二月天,我没有遇见您,在新浪这个空间里可能永远没有小楼的这一梦,是您的文字留下了那个叫小楼珊珊的女孩。从那天起,您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没有错过,您的字里行间永远有一种向上的感召力,细细读过总会让我无比的感动。 在您的博里,有很多如同我一样忠于您的龙须,他们和我一样用最大的热情关注着您。

     现实中的您,有自己的事业,您的工作一直都十分繁忙。但是我知道,写作对于您来说已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是再累,再忙,您依旧会与您的喜欢的写作亲密的接触,如同与自己的心在对话。于是,这个新浪博客就成了您的“文字仓库”,我们也有了您这位孜孜不倦的学者与老师。

     多少个夜晚,您伏在案几上,抛开一天的喧嚣,抛开一天的事俗,抛开一天的烦恼,静静的与您钟爱的文字对话。她如同您心灵城堡的钥匙,在您的摩挲下熠熠生辉,您倾注给她的是您全部的热情,她亦回报给您的是心的宁静,当笔在纸上游走的时候,犹如一泓清泉在您的心头流淌。有时候我真的很难确定,是您给了她无限的生命,还是她赋予了您纯净的灵魂。

     本来您完全可以选择如同我们一样,随心所欲,兴笔而挥,可当新浪博论坛将VIP的徽标挂在您的胸前以后,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您更是不知疲倦的写作。您如陀螺一般不停的旋转,为了专栏,您义务写稿,一天一篇,甚至是一天数篇,就连周末也能看见您的更新。对于我们来说,自然是件开心的事情,可是对于您来说,却牺牲了无数您本该休息的时间。

     您曾告诉过我,您就是一只“不死鸟”!这是当地媒体在介绍您的时候给您冠上的三个字,可是在我听来心真的很疼!我知道您是绝地的苍狼,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真的希望您能认真的保重自己的身体,为了您爱的人和爱您的人。若可以,我宁愿选择少看一些那让人爱不释手的文章,换您一个健康。

    “09年”对于您来说,苦痛大于欢喜,无奈多于顺畅,让您历经了最寒冷的冬天。而我却帮不了您,这也成为我这一年最遗憾的事情。是您的坚强让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了无畏的面对,您把所有的痛苦都藏在心里,您的文字在我看来永远是激情飞扬,永远是乐观向上,永远是满怀爱心,永远是循循善诱。

     您心中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那就是“信念”!有了这盏灯,您越过了一个又一个在我看来几乎无法越过的沟壑;有了这盏灯,您淌过了很多人没有淌过的河;有了这盏灯,你塑造了一个几近于神话的人生。“战地记者”的那段常人少有的经历磨出您刚强坚韧的意志,曾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您,曾面对过生死一瞬间的您,我真的不知道,如今还有什么事情可以使您畏惧!

     先生,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称呼您为“北老师”么?记得我和您说过,真想做一回您的学生呀!若有可能,我一定要做您最得意的门生。我永远记得您写的那篇《麦子老师的“最后一节课”》,除了感动还是感动,看到麦子老师的真挚情怀,看到学生们对您的无限热爱,我不禁泪满衣衫,精神领袖的形象将永驻于心!

     今天,是认识您一周年的日子,也将是我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年,是您一直对小楼的不弃,陪伴着小楼走过博中的第一个春夏秋冬,是您让小楼拾起心灵之笔任意挥舞,从此有了精神的家园。从小楼的第一篇博文开始到现在都留下了您关爱的足迹,让小楼一辈子都不可以忘记,好希望您能永远陪伴小楼走下去。

     今天,我很用心很用心的写下每个字,饱含对您的尊敬,对您的感激,对您的热爱,还有那深深的歉意。您在博中一直称呼我为“老朋友”,可是我却不敢亦不愿以朋友自居,更愿意称呼您为“先生”“老师”。您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那盏灯,您的关怀是我支撑的力量,因为遇见您,我懂得了什么是幸运!

     今天,我要把所有的祝福都送给您,希望您永远开怀!此时此刻,最想对您说的是:“先生,认识您,真好!”

         

        2009年2月27日,我要永远记住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