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三聚氰胺完全进入了食物链?
(2008-10-29 11:22:11)
标签:
饮食保健三聚氰胺食物链蛋白质 |
近日,香港卫生部门检查出产自内地的两款鸡蛋中含有三聚氰胺。据相关专家说,问题应该出在饲料之中。饲料安全问题更成为不可承受之重,难道三聚氰胺完全进入了食物链?
我不惮以最坏的假设来猜疑,三聚氰胺这个玩意儿,还有其他的无数化学物之类,都是小小老百姓所不知的,而且,专业部门也说他们无法预知还有多少东西可以被非法添加到食品链条之中。那么,十三亿老百姓以及海外的消费者都有了做科学试验的机会。
从牛奶到鸡蛋,并不是奶牛和蛋鸡的错,错的当然是人。没有足够的职业道德良心,没有足够的监督管理,在信息不对称的消费社会里,结果变得一团糟。为什么鸡蛋里也会有三聚氰胺?这个问题,也许不难回答,可能在未来几天就有被公布所有流程。那么我不怀好意的猜测,是不是某天又传出其他食物,比如说肉类、动物内脏等,里面也沉淀了三聚氰胺,或者是什么其他化学物。以下选取一些不同领域的专家发言,通过综合他们的说辞,很明显我们就会明白是如何发生荒诞而真实的含有不应该存在于牛奶和鸡蛋中的非法物质。
医生和营养师这么说:人类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缺乏蛋白会导致人体生长发育迟缓等诸多营养缺乏症状,动物的生长发育亦是如此。所以对于养殖产业来说,要想让养殖动物的茁壮成长,必须保证饲料当中蛋白质的含量达到一定的范围。
农业专家如此说:养殖动物的种类不同,饲料成分也不相同,但共同点之一是,必须含有适量的蛋白质,豆粕、玉米粉、鱼粉等都属于含有蛋白质的原料。饲料出厂时,蛋白质含量是项硬指标。同样,饲料厂购买蛋白类生产原料时,重点检验的也是蛋白质含量。
质检专家那样说:检测蛋白质含量一般采用凯氏氮定法,即测定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只要饲料中氮含量增加,蛋白质数值就会相应提高。
饲料业专家补充说:市面上的饲料,在一定数值范围内,粗蛋白质含量越多,饲料的售价也越高。以豆粕为例,行情高涨时,一吨豆粕的蛋白多一个百分点便能多卖150-180元。即便在饲料业疲软的时候,一个蛋白也值七八十块钱。
所以,非常合乎性价比的结果就是:添加氮含量较高的化工原料,无疑是提高粗蛋白含量的捷径,三聚氰胺因为集诸多“优点”于一身而被选中:白色粉末状,没有味道,容易隐身;氮含量66%,远远高于真蛋白质16%的氮含量。换言之,添加1公斤三聚氰胺相当于多了4公斤的真蛋白质。尽管它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且对动物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的专家总结说:家禽饲料极有可能混入了三聚氰胺,令鸡只以及所生的鸡蛋也带毒性,因此下一步也会加强肉类检验。
……现场无处不在,且看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