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保险 |
2007年3月1日,万众瞩目的中国平安登陆A股市场。按前复权计算,开盘当日收盘价42.92元。七年零七个月又4天后的今天,中国平安收盘价42.54元。也就是说抗战都要胜利了,可是中国平安还在苦苦挣扎。
这些年,中国平安经历了风风雨雨,股东变换了一轮又一轮,唯一不变的是它依然优秀(当然,你知道我不是说股价)。它的净资产从每股9.88元涨到了27.62元,几乎是原来的3倍,市盈率从发行时的76.18倍降低到了8倍,几乎收缩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其它关于内含价值的增长等相对专业的数据我就不举了。
我也持有中国平安三年多了,而且多数时候是满仓单一持有,期间身边的朋友好几个赚得盆满钵满,我靠着偶尔做个短线以及最近两年推出的融资业务才保持了业绩相对不那么太难看。如果真的满仓单一持有到今天,那我的业绩应该是我朋友中最差的,没有之一。
很多人把中国平安和伯克希尔哈撒韦来比,这是不科学的。巴菲特是投资家,马明哲是创业家,这两种基因就决定了两个企业的不同,我们看巴菲特明显是带着投资的眼光做事情的,他没有创新的想法只有找低估的标的,而马明哲却是地地道道的创业者,中国平安就是马明哲一手创立的,陆金所、平安好车、平安好房等都是自己创业的,甚至还有专门的平安金科负责高科技创业,从这个角度来看,平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创业型公司。而投资反而是它的副业,我们看到的是投资富通的失败,投资上海家化后的是是非非。越到后来,平安的投资也就越保守了,现在除了大部分债券,就是投一些高股息的大银行。这样也好,省得我们小股东揪心,你就折腾你的创业梦去吧。
我自己的投资全部押在中国平安上面了,幸运的是比最大的股东谢国民的投资成本还要低(大股东的成本是47元多),其实我们A股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成本都低于最大的股东,想到这里,我又阿Q了。我最近又用平安作为抵押物,融资买入了浦发银行,成本是9.48元,还算不错。我想在未来的日子里,靠浦发银行改善我的生活,而要致富,大概只能指望中国平安了。
现在平安又要启动“千人持股计划”了,我愿继续持有中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