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价圈地房企政府经济发展 |
分类: 产经 |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杭州、南京、温州等十多个城市大幅增加土地供应,有的甚至一次性推地上千亩。与此同时,随着开发商的资金宽裕,其拿地意愿也大幅提升,土地市场出现量升价动的红火局面。其实,一个多月前,地方政府的集中推地大幕就已经拉开。7月中旬,南京市国土局连续预公告了41幅即将推出的地块,总面积达230万平方米,两项数据均创下了南京土地市场新的纪录。8月底,北京推出11宗土地,9宗为住宅用地。8月下旬,温州市多个部门联合召开推介会,推介即将出让的52宗土地,为温州近年来单次最大推地量。
对开发商来说此时拿地似乎正当时。据新华社消息,8月份,万科、龙湖、中海、金地四家大型房企拿地金额合计为120多亿元,环比上涨4.85%。进入9月,各大房企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抢地潮。5日,万科以13.65亿元成功竞得广州开发区开源大道以南某地块;绿地以底价4.39亿元将佛山禅城区出让的一商住地块收入囊中……
各地竞相拍地抢地的情况甚是火热,那些大的房企更是借机狂揽,是他们供开发的土地不够多?还是现在拿地便宜?实际上这些房企手中所拥有的土地至少够开发5年以上,他们认为在房地产低迷的时候,让人看到此时是拿地的好时机,同时也是孕育着楼市新一轮高潮即将来临。那些“严加惩处囤地现象”只是说说,政府财政需要钱,低价拿去也无妨,管他哪年盖。
应该说在中央一再强调楼市调控不放松的时期,这种现象给人以不祥的预兆,由此以经济的稳定特别是楼市的调控能否成功达到目的受到威胁。这里有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想恢复经济的增长而致,也有那些大的房企特别是那些央企“不差钱”的拿地劲头,成了始作俑者,因此还是要说,调控要从政府做起,从地方政府做起,从房企大佬、从央企做表率,中央政府只要抓住政府和房企这两个方面,楼市调控才算抓住了“牛耳”。要避免一次性大规模集中推地给社会传递土地市场升温信号。同时,中央应强化对地方土地市场的督查,严防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合力推高地价、制造“地王”。并提醒开发商,在楼市调控的关键期,房企拿地要慎之又慎,高地价将很可能引发更大力度的调控措施出台,否则会走向泡沫的破裂和市场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