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新闻得知,央行从10月20日起将上调存贷款利率,而一周前央行刚上调银行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刚刚过去的“金九”让人感到楼市好象有回暖的迹象,进入“银十”是否也是如此?可是国庆节前中央有关部委下发了重申楼市调控的五个方面措施,如今国庆假日已过,“银十”也早已过半,楼市却提前进入了寒冬,调控前景让人们感到中央对调控楼市的决心。
从全国来看,特别是一些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看,楼市的“寒冬”确确实实已经提前来到,楼市的量跌价不跌又再现。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10月1日—6日,北京市新建商品房网签总量为782套,日均仅为130套。较国庆节前6天(9月25日—30日)的3939套,跌幅超过80%,与9月同期相比也有近51%的跌幅。与此同时,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138套,环比国庆节前6天的5351套,跌幅达97%,与9月同期相比跌幅也有94%。,“十一”期间,万科北京旗下半岛家园项目成交均价为15163元/平方米,比其第一期的13677元/平方米,上涨11%;而之前一直以17000元每平方米左右排号的远洋新悦项目,“十一”期间价格为每平方米20000元。
大家都知道,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家有关部委9月底又有“五项措施”出台,恰恰赶在了“十一”长假前夕,这显然针对的是8、9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量价齐升”的快速回暖势头,从市场实际反映来看,也许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楼市调整仅仅表现在“量跌”,房价并没有实质性下调。“十一”期间,北京楼市部分项目逆势涨价,依然热销。还有些其他城市也是如此,楼市只是又陷入量跌价不跌的状况。
当然也不都是这样,广州楼市在新政压力下似乎并没有明显受到影响,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阳光家缘网站的网签数据显示,国庆假期的10月1-6日广州全市网签1749套,是去年黄金周6天704套总成交量的近2.5倍,成交面积为18.8971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12199元/平方米。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楼市的销售表现也直线回暖。9月份,广州十区两市一手住宅成交面积达到惊人的120万平方米,甚至超过低迷月份两个月的成交总量。其实大家都知道的是,亚运城等新开楼盘的集中销售,以及部分购房家庭希望赶上政策“末班车”的心态导致今年黄金周的楼市行情激升。还有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楼市调控也没有针对他们,他们原本就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所以房价不是下降而是还在上升的势头。
现在又出现的量跌价不跌的原因也很简单,国庆节前中央有关部委下发的“五条”不过是再次强调而已,没有真正的动真格的措施出台,只不过是告诫将要出台如房产税、政府问责制等的措施,并没有具体出台或具体细则,人们还是在看、在观望、在等待。
央行不久前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和要在本月20日上调的存贷款利率,这是在银根上又给房地产开发紧缩了一下,本来资金已吃紧的开发商资金则更紧了。从媒体和网上看到的一些统计数据显示,已公布中期业绩的112家A股上市房地产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为-783.6亿元,较一季度末的-405.6亿元增加了378亿元,较2009年同期的349.6亿元增加了1133.2亿元。共有77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比2009年末的35家增加了一倍多。多位分析师表示,约七成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负,说明整个行业资金吃紧。所以开发商也在看,今后的政策走向如何。一些房企开始加速多元化融资。据从网上看到的资料介绍,在资金压力下,一些房企已开始加速多元化融资途径,其中,发行海外债券、票据及信托、基金等融资方式被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房企海外融资超过900亿港元,远超过去3年的平均水平。但房企海外融资代价也十分高昂。从发债的利率看,今年房企发债利率区间已从8%~9%上升至13%~14%。高房价硬撑有“不差钱”因素,但恐怕以后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楼市错综复杂的状况也由此可见一斑。冬季将要来临了,楼市的冷却提早随之而来,观望的结果最终还是要看政府在今后的如何连续持久的动作,但必竟冬天还是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