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央视大火再说保温板应慎用

(2010-09-08 06:30:58)
标签:

建筑规划

外墙保温

绿色环保

杂谈

分类: 产经

    最近看到,央视新址大火中被烧的北配楼开始准备拆卸修复施工了。因为外墙保温板的不合格使得此楼燃烧损失惨重,并将有第二批5个案件被提起公诉。此次检方主要是围绕起火大楼使用不合格保温板的事实,起诉8名被告和3家供货商及施工单位。应该说用这种材料做外墙保温施工的事情是近些年来极为普遍的现象,只不过央视新楼出现了严重后果,把问题暴露了出来。那么,那些没有暴露出来的用此类材料做外墙保温的建筑是否应当有一个警示作用和整改措施呢?还有全国各地有此工序、需要用此类材料做外墙保温、隔热的工程是否都应该以此为诫?我在此呼吁建筑工程特别是高层建筑外墙保温坚决不能用此材料!

    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凡是涉及有外墙保温工程的项目,应该说几乎大都是用此做保温材料,即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就是业内人士所说的“挤塑板”或“苯板”。国家有关部门也有规范表明可以使用此能达阻燃的保温材料,可是实际上要达到能够阻燃等级的却很少。大家都知道,其实这就是一种发泡塑料,在一定的温度下,如用烟头即使不起火也会烤焦熔化,何况还有难以永久粘贴、不抗挤、不抗碰撞的问题,不知有关方面在制定此规范时有无考虑此情况。有人也曾说,“象央视新大楼起火的机率在我们这儿几乎是零,特别是抹灰后很难起火,火。”这种墙体保温材料的普遍使用也是近十年才有的,由于时间不是太长,许多问题并没有普遍暴露出来,但就已经暴露出的问题看就很难说这是理想的保温材料。四五年前我就曾提出这种材料是不可取的,可惜这只不过是无力而为之,因为在建筑产品特别是在住宅建筑上墙体的不保温,造成冬天的透寒和夏天不隔热一晒就透等已让百姓吃尽苦头。

    说起来,挤塑板这种材料主要有这样几大问题:一是粘贴性并非厂家所说那么理想,如果现场施工从工艺到具体实施都较严谨还好,而稍有疏忽粘贴就难达到要求,如墙体不符合要求,墙面的平整、饱和度达不到要求,湿度和透气性不好等,特别是在遇季节性的夏天热涨、冬天冷缩就容易鼓包、开裂,以致渗入雨水,如果外墙再镶贴墙砖那就危害更大了,墙砖、外墙皮脱落致人致车伤害的事都没少发生,这不同于直接挤塑在保温管道用相对密封的空间里,直接挤塑粘连性没什么可说的,而用挤塑板往外墙面上粘贴虽然有铆钉但现在的填充墙大都是不吃钉的,且吸水、收缩性强,很难保证质量,这是一个最关键的、也是一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二是可燃可熔性极强,央视新址大火就是例子,这里就不必再多说;三是怕碰撞也是其弱点,特别是有些开发、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选用的苯板“克数”不够,其应有的保温作用就难以体现,麻烦则会不断出现。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挤塑板本身不起承重作用,连承载过厚的外墙皮都不能,如果外墙抹灰太厚或再镶贴墙面砖,那后患更是无穷,时间一长开裂、脱落就难免,这样的例子都不鲜见。这方面的危害性要比起火更大。

    提出此问题是想让有关方面引起重视,先从建筑规范中给予取消或慎用此材料。在一些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住宅的外墙一般都没有公建那种较高档次的外墙材料,因此就很难保证应有的质量效果。有人还曾反问:不用这种材料能用什么材料呢?我没法回答,因为这里涉及到成本加大的问题。在发达国家里,解决这种墙体保温、隔热问题所投入的成本与我们相比决不是小数,是苯板的数倍甚至上十倍。低层建筑如别墅等内外墙大都是用以碎木屑等做主料经特殊处理加工的能防水、阻燃、有韧性还粘贴力好的复合材料板,有的墙中间还夹有防火、隔热、隔音的保温棉,而高层建筑大都内墙镶贴这种“木质”材料,在外墙都用保温砼或保温砂浆抹灰,或弹涂等工艺做保温隔热处理,节能降耗、墙体缩小实用面积还有所增加。我曾在加拿大就此专门做过考察和调研,在寒冷的多伦多、温尼湃克等地方市内的几个高层公寓楼里,我感觉和看到,窗外是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天气,可室内则温暖如春。看了其剪力墙结构为主的外墙总厚度也不过200MM,可是在我国的北方这种建筑外墙厚度至少有370MMM,以墙的厚度来达到保温要求,做保温处理的墙厚也在300MM左右,这就是建筑材料的差异。

    如今,我们的墙体保温、隔热比以前是有所进步,但也只能说是“初级阶段”。除了一些已经开始重视建筑材料的升级换代、肯投入的高档建筑外,就我们的普通住宅产品而言,应该说在外墙保温隔热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就现阶段来说,我们也已经有可以替代的材料,成本也不算太高,因此呼吁有关方面尽快制定出新的规范要求,不能再把苯板这类材料轻易地“粘贴”在外墙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