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看到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各界,甚至于街头巷尾,人们对房价的议论甚至于争论实在是太多,就连中国社会科学院这样的权威机构也分出了两派。有的为此争论不休,更有甚者互相的抵毁甚至于谩骂,让人真是难解难分,搞不清谁说的对谁说的不对,都是“权威”都似乎有道理,可是也确确实实让老百姓,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甚至是晕头转向。应该说真是没有必要再为房价这般争吵了!
现在静下来细看一下,都是什么人在吵,是什么人在为房价争论不休?大部分的是那些纸上谈兵的所谓的“经济学家们”,再就是那些个开发商们即“业内人士”,他们吵嚷的目的是什么?不外乎两点:那就是唱空要大跌,甚至有说是一两年内跌到现有房价一半以上;再是唱涨要大涨,让人们感到房子要大涨了,不准备买房的也急着想买房了。细想一下人们也不难看出一些道理来。有些“经济学家”们反反复复地在出“惊世骇俗”的“观点”,甚至于好多都是在自相矛盾地大放厥词,不惜“玩命”拚上个你死我活的有之,洞穿前世的大仙般的人物有之,设局设赌的赌徒也有之。有的大赌特赌,绝话不断,大话空话连篇还说别人如何如何错误。实在是悲哀。如果看了这些专家们的言论,人们不妨品一品或看一看是不是这么回事。有的是在造势在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身价,这样可以有诸多单位和社团来高价请自己,上台给大伙洗脑,讲楼市讲经济,更关键的一点是,提升走场的价码,我就听过一个专家的报告会,据说其讲这一场的代价是5万元。有的不比明星演员出场费低,当然这里确有一些知名的学者专家很有见地,但也确有不少的滥竽充数者,这部分还占有相当大一面,影响着社会和误导消费者。本来是正常的有升有降,却也弄得满城风雨,使房价从市场变为人为,以至于大涨或大跌造成市场的不稳定,或有价无市,房价仍在涨却无相对应的销售量。这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发展。
对于房价升与降到底应当怎么看?我觉得现阶段首先看政府,其次看市场。客观上要看土地放量等情况,和其招、拍、挂等的最终价格。可以折射出当前的市场状况。如前不久在北京拍出的广渠门外大街附近二环与三环之间,土地面积达4.25公顷的10号地,在5月21日拍卖过程中经89次举牌,富力地产以10.22亿元拍得,为挂牌起始价的3.42倍。据测算,扣除开发商代建的5000平方米廉租房,该块地的楼面价每平方米达到15140元还多,算上建安成本,总成本可达2万元/平方米。由此你就可知此地角将来的商品房价格大致是多少了吧,起码他决不会每平方米卖2万元以下,如果加上不可预见和各项管理及税费等费用,恐怕卖2.5万元/平方米都很难说能赚到钱。
对于房价是大涨还是大跌,这决不是哪个人说说就能决定了的。我认为还是要以市场定论,但必须要有政府正确、正规机制做保障。针对楼市这种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的方面,以及涉及到百姓住房等切身利益上,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噪音”干扰,各级政府都应该定期公布楼市动态,包括从土地出让到成交过程中的一些准确数据,让老百姓自己也对楼市的前景和价格走势有一个正确认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