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来,气温的回暖让人感觉到春天的来临。也是在这些日子,网上和媒体都纷纷报道楼市的销售量在增加,似乎房地产市场的春天也将来到。“寒冬过去是春天”人们都有着美好的愿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事实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春天并没有来到,“寒冬”仍将持续。
这如同经济发展规律,经历了一个高潮必将迎来一个低落回合一样,中国的房地产业正是走过了这样一个历程。从15年前国家宏观调控,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抽紧银根,使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大工地上的房地产开发有了一定的切实有效控制,人们的头脑也开始冷静下来,市场的整顿也有了显著效果。可是又经过了十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房地产业又如一匹无敌骏马驰逞于祖国的大地上。大批过量开发和市场秩序的不规则,又使得房地产业面临着新一轮挑战。中央于去年初开始的大幅度下调银行准备金率实则也是有所指控的。就是说即使不是又遇世界经济危机,我们也会要有这样一个“入冬”的结果,只不过现在是雪上加霜。因此就必须对房地产业的进一步调控和整治,才能有效、快速度过难关。
如果是业内人士,可能都应该知道,房地产市场也是有着它固有的发展规律。而人们买房置业也有其相对的规律性,那就是春天的到来是万物复苏的开始。买房也是这样,建筑业也有“猫冬”现象,冬天过去了就得迎接春天,而买房、装修之类也基本上是在春天开始。因此,房屋的销售当然要比冬季有起色,特别是在这个“冬季”,有点起色就会令人鼓舞。媒体等方面报道销售了多少多少套房屋,比上月多了多少等等,却没有和前一两年前的同期比较看看,因此也就有人说楼市开始回暖了。这不过是相对而言,可是我们有关方面却给予了误导,让开发商又鼓起精神,有的竟又要提出涨价的信号,使老百姓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
我说房地产业的真正回暖起码至少还得一年后,这也是很明显的道理。当然有些地方也是因地而宜,发展进程不同而已。就是对这些发展较快的地区而言,大批过量的开发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据有关方面统计,截止去年底全国空置商品房有1.3亿多平方米,到今年眼下又有所增长,已接近2亿平方米,这都需要时间来消化。城市人口有限,购买力也有限,要想消耗掉这些房屋必须要有一个过程,这都不是短期内所能解决的。而另一方面高房价和高成本带来的压力也需要有一个过程来消化。股市、基市还没有转暖,百姓手中的收入也不能有较快、明显增加,也需要有一个增加的过程。政府和有关方面还将给予一定的政策和釆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化解目前房地产市场上出现的低迷现象,不然很难说能尽快解决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