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初会”后,我开始重点筹集资金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我找了老板让其准备资金,可他却干脆的说“没有钱”不是说怎么想办法而是扔出如此一句话让我实在是泄气,可我依然如故还非要干不可。另一方面,我又在自己想办法筹措资金,广为展开提前促销活动。工程还没有展开,我却照着图纸已经售出两套房,都是朋友的关系,收了人家共一百多万元预订款,也解决了我一些燃眉之急。
这期间,大连市政府面向海内外首次发布旧区改造招投标公告,其中有一块最大的棚厦低洼地改造项目——华乐街南部旧区改造项目我很是咸兴趣。这是因为一是做房地产开发干政府的“民心工程”项目,应该说是在房地产低迷时期的开发企业的最好出路,既可缓解没有前期大资金困扰的烦恼,又可获得开发商的良好口碑以利于今后的发展;二是我最为关键的是我当初就是要继续改造寺儿沟、改造大染厂的愿望可以逐步得以实现。我这也并不是想表现自己如何高尚,而是确确实实是想从这一突破口干一番自己的事业,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我也是在第一时间去了市房地产领导小组办公室买了标书,回来后反复研究、测算过,认为有政府的这么多优惠政策对于我们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值得一干,只是标底算算即使没有人抬标这土地费就得要4000多万元有点压的慌,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也确实不能干。我和老板一提,他却并不感兴趣,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资金情况。我知道他的实力和筹资能力也还是有可能办到的。我和他郑重其事地说,我们手中有了这几个项目可以既能互相补充,又能获取更大的利润,确实很值得一干。我给他举例子说,比如建两栋楼的合理度就比只建一栋有许多的好处,虽然好象投资高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比较经济的,一台塔吊作业可以同时提供两到三栋楼的施工效能,这与一栋楼的效率能一样吗?一台吊伺服两栋楼不仅可穿插作业提高效能,还可减少浪费,提高效益。同时我还强调说,这是一个政府低洼地改造项目,比企业搬迁改造有更多的优惠政策,而更重要的是没有那么多的繁琐手续,只是政府要求在汛期之前就要拆迁那些低洼棚厦房屋时间紧点。可是,我们在手的项目办理需要多长时间?而这个项目如果中标签下合同就能干,同时政府各方面还会一路绿灯都为你开道,实在是好处甚多。可是没用,给他说这些如同白说,我最终还是没有说服他。
我很无奈,一方面开始筹备佳地大厦开工前的准备事宜,另一方面便开始想办法自己寻找提前销售的渠道,以筹集资金。我带上三名员工,包括还有一名司机,开车直奔北京方向,去参加北京的第四届国际博览会中国房地产展。我们提前三天出发,先是到了天津,去找我们员工刘人铭家的一个亲戚,因是他家的这个亲戚所在单位给提前安排好,彩色印刷宣传品的事。主要是因图便宜加之时间紧,质量不是太理想。到达后的第二天,我们上午看到小样,我不是太满意,但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提高,下午6点开始印刷、切裁好后装上车,然后我们又抓紧时间往北京赶路。4月4日北京的国际博览会开展,我们也不可能花钱租设展位,只有在门口散发现折叠还没有干透的彩色宣传品。我们有两个人在车上折叠着宣传品,另两个人就拿着折叠好的宣传品在展览馆门前向进出的人流分发。不知底细的人们看到我们的宣传品后,觉得我们还挺有实力的,因为上面即有威海的别墅,又有大连的30多层的大厦,以及后来取名为“春和花园”的整体效果图等。有不少感兴趣的人们驻足寻问的,忙的我们真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的。其实,我们当时的感受是自己比“皮包公司”强点有限。可是在那个年代也不算太寒酸。直到下午3点多钟没有多少人了,才返回我们居住的当地民航的一家招待所,接着又忙着折叠宣传品.....。
第二天,又分发了一天的材料。晚上5点半多,老板让我公司在大连的员工打电话找到我,说大连这边找我找“翻天”了,特别是市开发办的领导到处找我,后来就是老板找我,我给老板去了电话。因为我刚有“大哥大”不到半年,那时候不舍得用,特别是在外地漫游还不是总开着,好在腰间还有BB机。我又打电话与老板联系上,他也刚到北京在办他的事。他电话中与我说,让我与市开发办联系。原来开发办的郑主任想找我,他知道我已买了标书却没投,又没人投标等于他的工作没人捧场,同时他也知道我在1987年就代表政府参加了寺儿沟地区的改造建设,也算是寺儿沟建设的“专家”了,所以改造寺儿沟地区的华乐街南段,他们认为我也是最好的人选。他让开发办工程处的韩处长找我没有找到,他就通过别人直接找到了我的老板,说明了参加改造低洼地的重要性和诸多好处,也就是这样才促成了老板决定要参加寺儿沟华乐街南段改造工程的投标。这倒意外地成全了我的意愿。可是又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因为明天就是投标最后截日期。我与市开发办领导通完电话后又与老板联系上,倒反问了老板:这项目可不小,仅地价就最低要4000多万元呵,投资也很大能干吗?这回却是他积极地让我去争取夺标了。我心里窃喜。随后,我又急忙措词,往大连公司员工杨玉珍的家里去电话,一字一句的安排着,以最低价格让其写入标书,因为我知道,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十几家买了标书,可几乎没有一家参加这个项目的投标。所以命其在第二天把我先前买的标书填写好后,盖好公章直接报送到市房地产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截标日当天,就是4月6日一早6点多钟,我又往市开发办工程处韩处长家去了电话,又核实了一些情况后又给公司员工杨玉珍家去电话,让其8点20前将标书务必送到开发办。随后又与老板进行了汇报,我再次谈到资金情况,说佳地大厦也将开工,寺儿沟华乐低洼地改造启动资金也很大,能行吗?可他这回坚决地说“没问题。”我心里就有了底了。到了下午,我得到消息:大连市首次面向海内外的旧区改造工程项目投标全部结束,我们算投上标了。7日,我们匆匆离开北京开始返回大连。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