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英雄(13)
(2008-09-06 21:02:13)
标签:
复课复读高中大学高考教育小说校园原创文化复课英雄 |
分类: 大言小说 |
其实本来我想狠狠地嘲笑一下那个理科生幼稚的语言水平的,话到自己嘴边又缩了回去,背后嘲笑别人其实损失更大的是自己的形象,再说术业有专攻,我也没什么可得意的,要是说个什么自然科学的话题我也会犯傻的,人家也挺实在的,都想到找工作了,恩,以后学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呢?尤其是文科生,挺让人挠头的。
人一旦总是在想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有种特殊的敏感,我的危机感的升华是在我们的地理老师无意中说出自己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后——我们复课班老师中唯一的一个五十岁以下的老师就是这位教地理的徐老师,确切地说她还不到三十岁,更确切地说还不是“半老”的年龄,所以风韵还是多多的,曹习之所以能喜欢上地理这门与历史关联性很弱的科目基本就是因为这位老师的个人魅力,其实我们都觉得这老师很不错的,但是她的学历还是狠狠地打击了我们——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只能来教我们这种连姥姥和舅舅都没有的人?那我们这些基本考不上北京师范的人以后能去干什么?
曹习说他打算学经济或者管理,这类学科是少有的文理兼招的专业,虽然自己很喜欢历史但是他从来都没想过去大学接受系统的历史教育:“我一个哥告诉过我,高考报志愿选专业的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千万别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四年的大学学习会把你的兴趣一点点磨光的,当然名牌大学例外,我肯定考不上名牌大学,所以我还是实际点吧。”
沈岚说她还是学外语吧,女生找工作太困难,外语类的相对好些,不过英语就算了,满天下的人都学英语,未来靠英语吃饭越来越难的,只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对哪门外语还能有点天赋——“看运气啦,万一我的分数不够高,给我调剂到一个什么阿拉伯语专业或者肯尼亚语专业就坏啦!”曹习说阿拉伯语专业不收女生的,除非他们想培养的是主持人。
最不在乎的是施俊,“我是非南开不去的,随便哪个专业都行,毕业了随便找个不累的工作就行,要是找不着就考研,还是找不到就考博,实在没办法了就让我爸我妈找人给我安排个差点的大学当老师,大学老师日子很好混的。”说完就跑出去打球了,羡慕得我们口水直流,这种人就是让人没办法。
难得穆楠也凑到了我们这桌人旁边,本来我们不是很熟的,她说她是想去学新闻专业的,她特别想当一名记者,“去做狗仔啊班长?”曹习还是喜欢和美女开开玩笑的。“去去去,谁说做娱乐记者了?我觉得记者是个挺神圣的职业,可惜好大学的新闻专业太难考了,你是怎么想的啊薛翩?”穆楠忽然侧过头问我。
“我想作律师,我还想做个自由撰稿人,可是目前的国情做律师出头太难——”没等我把话说完,穆楠就接过来:“挺好的,你文笔挺好的,我看好你哦。”说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就假装谦虚了下:“我的水平我知道,用笔吃饭想不饿死都难,呵呵······”我打了个哈哈,掩饰了过去,其实我最想做的就是个高中老师的,我喜欢这种感觉,不过当时怕别别人笑话就没说出来,不管心里怎么想,至少嘴上大家都是很不把老师当回事儿的——此“老师”指的是职业。
“那现在呢?你还想当高中老师么?”我半开玩笑地问薛翩,我知道答案肯定是否的,当时他的心理要么就是想做个好老师帮助他的学生少受罪业,要么就是想做个狠老师非常严厉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来“消解”自己备受摧残的时光——现在他的想法看起来肯定要成熟的多,这不难判断,从他对过去事情的叙述方式上就能感觉到其实他对他们这些人在复课那年的那些事上有自己新的反思。
“现在啊,呵呵,现在想做个大学老师。”薛翩半开玩笑地说,我一时也琢磨不出他的真实想法。
“你们那会儿就考虑到就业问题了啊,呵呵,不错,有的人大学毕业了都没想过自己到底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呢。”我说道。
“是啊,其实有很多人劝过我们不去复课,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就业形势,去复课一年就意味着晚上一年大学、晚参加一年工作,现在找工作的难度是一年比一年大了,我们清楚。”薛翩无奈地说。
我喝了口水,缓缓说:“也没关系,事在人为,毕竟每年还是有很多岗位的,恩,对了,怎么刚才没听你说潘喜?”
薛翩的精神马上一振:“潘喜啊,潘喜的想法最有意思,我就是想最后说的。”
潘喜的志向一直在从政上,这种愿望不是一般的强烈,我没具体就这个事情问过他,但是我能感觉到可能是他们家里遇到过什么事情,可能是一直被什么人压着吧,所以他对权力的那种渴望远远大过别人的,他对自己未来的一切设计都是围绕着怎么做大官,然后“衣锦还乡”的。
其实早在刚开学的时候潘喜就和我们说过他想考南京大学的“援藏生”——录取分数可以比南大低六十分但是原则上必须到西藏工作至少十七年——我们强烈鄙视他的意淫行为,南京大学也是你去得的?潘喜说降低六十分投档的话难度那就小多了,不过去西藏工作十七年?曹习深切表示了对潘喜未必能活着下青藏高原的担忧,“我命大,我专门看过那种相面的书,你们看我的耳朵——我不是短命的相。”潘喜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解释。
“我命大,你们看我耳朵这么大,我不会短命的。”潘喜的理由没变但是想法变了,我们一群人都在笑骂他的幼稚想法——他想做缉毒警察。
“你可得了吧,你就是做普通的刑警遇上个不大温柔的犯罪分子估计都得牺牲,还去做缉毒警?你是真疯了还是在这装疯呢?”曹习刚才已经数落了潘喜半天了,现在还是不住嘴。
“我已经想好了,我要考中国刑警,就是沈阳那个。”潘喜想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我想问问你就你这身体素质、就你这腰,体检你怎么过?考警校都要体检的啊!”我确实是觉得潘喜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通过体检,缉毒警都是他这个素质的话“金三角”都能种到“长三角”去。
“找人呗,花点钱,其实也能通过的。”潘喜很认真地说,我们觉得他恐怕是动真心了。
“问题是人家都是分数过一批线了,体检也差不多,就是没把握才找人,你这样的差得太多了,就算你分够体检的时候好像每个环节你都得想办法,你得花多少钱啊?”我苦口婆心地开导。
“我妈去打听清楚了,我有个大伯的同学能找人办这个事,说我只要能上一本线,花十五万就能去中国刑警——其实我想去中国公安的,但是太贵了。”潘喜皱着眉说,其实我们从他的消费水平能判断出来就是十五万对他们家来说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然后你想怎么样?毕业后你也就是个警察啊,你想当官的话也还是困难啊,你想有任务的时候你肯定拖队伍的后腿,你不可能升职啊!”曹习有的时候说法确实有力度。
“所以我想去做缉毒警啊!”潘喜笑呵呵地说。
“那为什么啊?”一直以为施俊在全神贯注地打游戏,没想到他还能一心二用。
“就是,缉毒警肯定死得快,你要是刚参加工作就死了你们家那十五万就白花了。”曹习揶揄道。
“就是因为死得快我才去的,我还就要去云南,那里的毒贩子最厉害,那种地方肯定领导死得快,周围的同事越能干的死得越早,到时候别人死得死,调走的调走,肯定是提我了——到一定级别了我再申请调回来。”潘喜接着又解释了下:“我命大,我专门看过那种相面的书,你们看我的耳朵——我不是短命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