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之泉》是部着重于心理探寻的短篇小说,它讲述了四个步入暮年的老人,在得到一位医生所给的神奇泉水后,重获青春,但是他们并未吸取人生的教训,年轻时曾犯过的错误又一次让他们无法自拔。他们并未重获幸福,反而再次受到以前的痛苦的折磨。
小说中四个老人的不堪与颓废,恢复青春后的兴奋与争斗,生动地表现了他们虚掷时光后的懊恼与痛苦。四个老人在青春重来时兴奋异常,但随后又重现往昔的愚妄。青春重现本该让他们觉悟,而对于青春的迷误居然让四个人决心去寻找青春之泉。或许,今天他们仍巡游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呢。
如果青春仅仅像海德格医生的四个实验品那么愚妄,那么青春该是多么荒谬!然而人性能克服这些不可靠的因素吗?
法国画家安东尼·龙佐尼一变以往可爱、明亮的风格,而用严谨的构图、色调来呈现画面及主题,诠释一个独特的霍桑。19世纪的人物衣着与屋内的器物,贴近霍桑作品常用的象征暗示手法,绘者绝妙的艺术表现力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当海德格医生的四个实验品青春重回时,一面镜子象征了一切都是镜花水月、虚幻不实。消残的烛火暗示了人类的躯壳终会幻灭消殒的命运,时隐时现的那个骷髅,也有力地暗示了人类肉身的存在与消亡。安东尼·龙佐尼有意让那具骷髅在全书的画面中忽隐忽现,以不同的姿态出现,让死人嘲笑活人的愚昧,同时也揭示了这种执著的可笑与荒唐。画家细腻地刻画了海德格医生的表情——或冷眼旁观,或独自思索,仿佛看透了人性中的黑暗面。这些都形成了贯穿整个故事的画面轴线,使全书前呼后应。
▲ 作家简介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美国第一位伟大的短篇小说家。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一生除了偶尔担任公职,大部分时间在故乡度过。
除短篇小说外,还有四部长篇小说:《红字》(1850)、《七个尖角阁的房子》(1851)、《福谷传奇》(1852)、《玉石雕像》(1860)。作品既有超验主义的影响,更洋溢着浓厚的清教和神秘主义色彩。1850年,他的《红字》取得始料未及的巨大成功。作品对宗教的褊狭、虚伪进行了暴露,抨击了社会不公,也表现出作者对人性中的坚毅和善良的希望。霍桑的作品多运用象征和比喻手法,并营造出许多矛盾的情境,让读者也深陷两难的苦境。他善于营造阴森的鬼魅气氛,一些情境的设造让读者有种窒息感。霍桑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鼻祖。
▲ 绘者简介
安东尼·龙佐尼(Antoine Ronzon,1974~
),法国著名画家。二十二岁时,作品便入选了“波伦亚国际儿童书插画展”。他的画作中洋溢着阳光般明亮可爱的风格。而《青春之泉》这样的作品对他来说倒显得像个挑战。然而,他喜欢尝试多种技巧与画风,因而更能胜任多种题材的创作。
▲ 译者简介
张玲玲(1954-
),台湾东吴大学日文系毕业。曾于日本筑波大学专攻民间故事。曾任汉声出版公司编辑、远流儿童书部门主编,现任格林文化副总编辑。作品包括绘本台湾民间故事《老鼠娶新娘》、《女人岛》、《卖香屁》等;译作有《失去的背景》、《竹林》、《绿野仙踪》等。(江湖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