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0岁,务农,建筑工人,他说胃不舒服,我问他多久了,他说好几年了。胃口心窝处隐隐作痛。人比较瘦。说话的时候明显有一股臭气,就是口臭。胃口不好,吃饭消化也不好。一医认为他内有伏寒,用过附子干姜类,反而吃饭更觉饱闷,他说他寒气重。
我说你没有寒气。不是内有伏寒,是内有伏热。我给他分析,
第一,脉跳强劲有力,伏寒脉岂会如此?
第二,舌胎黄色的,厚腻,假如内有伏寒,舌苔会是白色。现在舌苔黄色,深入一些就是焦黄,再来就是焦黑色出现裂纹舌。
第三,有寒证,会出现手脚冰冷,口鼻气冷。如今没有口鼻气冷,是口鼻气热,爱饮冰冻水,饮冷而安。更没有手脚冰冷的寒冷症状。
第四,口臭,早起口苦如黄连,明显的胃有实火,肝胆热,胆液上逆。
我告诉他,以前的干姜附子要停止了,在吃恐怕要出事啦。
我疏一方,石膏100克,甘草10克,半夏5克,竹叶20克。此君吓一跳,石膏那么重,你不心狠手辣吗,不把我的胃凉死了?我说:“别人或许会凉死,你却不会,你快要热死啦。”
一个星期后来到我住处,顺便来还我借给他的两百元。告知情况,他说胃口大开,,口苦消失,口臭消失,又伸出舌头看下,果然舌苔黄厚已然不见。
唐容川在《血证论》表示: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予亲见脾不思食者。用温药而反减。用凉药而反快。。。。。虽知母石膏。反能开胃。
以上案例不可死套乱搬,要是回家见到自己也消化不好,石膏一百克,完蛋了,中医要辩证后用药,果然有实热,就大胆用,没有经过辩证分析病症就死套药方的不但无效,还会对身体有所损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