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论-谈】| 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标签:
身体叙事歆论坛讲稿歆舞界 |
分类: 歆舞界-文章研究库 |
你将身体拿去,我让灵魂平静!
You take the body away, I let the soul calm down!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wQxhSLO0ZdxbH75V0icJ4E0DDGicoo8N7LlLCNUEU13wcQ5dQY3o9ZIOITzTJuPUYICWlQIY363YS9dw489CIKg/0?wx_fmt=jpeg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
动作解析-史晶歆&歆舞界【身体叙事研究】《HI---朱丽小姐》
第九期 【歆-论-谈】
特邀演讲嘉宾:周夏奏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研究所讲师,文学博士
主题:《东张西望史晶歆》
时间:2016年11月25日19:30
地点:天津大剧院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wQxhSLO0Ze4skoDKDPN8uxuN4Zem75fiak1b8CyVZezibZT6G3HzwES1FKYA1khmcOxCRyS34z6c4Mtx0r8I47w/0?wx_fmt=jpeg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东张西望史晶歆》
大家晚上好!我是周夏奏,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研究所,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非常感谢史晶歆导演邀请,让我能来天津大剧院作一个简短的发言。来这里看戏已经很多次,但站在这里说话,还是第一次,所以,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然后,非常抱歉,因为我没有当众演讲的能力,所以我带了讲稿,以备不时之需。
https://mmbiz.qlogo.cn/mmbiz/ianq03UUWGmK4x8wVTdM27HAUGhBg5y42uC4diafFxJ2oeg8gsqbRRfjOMibqibaUEg2AicYRX1YpE1ne58SMR2XGkQ/0?wx_fmt=gif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wQxhSLO0Ze4skoDKDPN8uxuN4Zem75fE2KLlqctTW60BEmUaiaza7mXzQEgADHojhhwuGpdw9b1Z4Aj2FtmFxw/0?wx_fmt=jpeg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我想从一个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的表述开始,这个表述是,“好喜欢”。不知道开始于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港台普通话的影响,现在很多人都很喜欢说“好喜欢”,尤其是女孩子,看到某个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就老是“好喜欢好喜欢”的。好喜欢?我就在想,“好喜欢”是什么意思呢?我算是中文系出身,对文字,会比较敏感一点;然后又是巨蟹座,大家知道,巨蟹座内心戏比较丰富,想得比较多。这种后天的教育和宇宙的影响,就让我对“好喜欢”这个组合方式产生了一些想法。“好”和“喜欢”本来是两个词,虽然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毕竟是两家人。“好”经常指向价值判断,这样做好不好,这个人好不好,都是在价值上进行判断;“喜欢”呢,则经常指向情感判断,你喜欢她这样做吗,你喜欢她这个人吗,都是在情感上进行判断。现在,把“好”和“喜欢”放在一起,“好”就变成了程度副词,修饰“喜欢”,意思就变成了“很”、“非常”、“十分”或者“极度”等等。至于这个“好”到底到什么程度,端赖你说“好喜欢”时,是什么声调,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以及重复多少次,等等。
当“好”和“喜欢”变成一个组合之后,我发现,我可以用它来谈论一些问题。我举两个例子,以便说明我所谓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喜欢”到“好”,没有过渡。说“喜欢”,意思就是说“好”。有些观众可能知道,2014年,北京举办了“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共演了几十部戏,国内国外都有,我看了其中二十几部。这个戏剧节,名字虽然是“奥林匹克”,但毕竟不是奥运会那样的体育比赛,有数字可以精确判断,几米就是几米,几秒就是几秒,很客观,很科学。戏剧是艺术,艺术评判,有时候比较主观,甚至于,比较随意。有些戏,我可能觉得不好,但另一些人可能觉得很好。本来呢,“此之琼浆,彼之毒药”也是常有之事,但是,当评判结果太过悬殊时,难免就让人好奇,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于是,我就去请教他们说好的原因。结果,答案出乎意料地一致:他们之所以觉得不坏,乃至于“好”,是因为,比如说,某个戏让他们想到了初恋,或者想到了某个亲朋好友,或者某一段经历……反正总是想到一些自己的事情;然后,因为这些想到,所以就感动;因为感动,所以“喜欢”;因为“喜欢”,所以“好”。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wQxhSLO0Ze4skoDKDPN8uxuN4Zem75fa5ZRst83ZicxQHAPFkFCqvrtNgM69MokSNq8tj2m8AkCiatKnFQMpTag/0?wx_fmt=jpeg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第二个问题,是从“好”到“喜欢”,同样没有过渡。逻辑是,或者说,没有逻辑的逻辑是,既然“好”,那就“喜欢”。比如说,现在我们看一些戏,导演可能非常有名,或者作品非常先锋,总之,都是所谓“好戏”,但是,恕我直言,其实很多戏,我们很多人是看不懂的——当然,我们可以说我们有所收获——但是,我们也得承认,有些戏,我们根本没有看懂,或者说,没有我们所以为的那么懂。但是,出于各种不同的理由,比如媚雅,比如自我安慰,我们在看完一个我们看不懂的戏后,还要跟别人或者在网上说:啊,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多么好的戏呀!——当然,应该没有人会那么说话,但意思是这个意思。
我感觉,这两种倾向,可能都不是十分恰当。第一种,从“喜欢”到“好”没有过渡,也就是说,看一个戏,完全是在看自己。第二种,从“好”到“喜欢”没有过渡,也就是说,看一个戏,完全是在听别人。一个是没有别人,一个是没有自己。我觉得,都不完整。我认为比较好的方式是,一方面,是我们在看别人,有自己,有别人,比较完整;另一方面,是我们应该区分“好”与“喜欢”,我想,我们完全可以喜欢一个东西,但认为这个东西不好,也完全可以认为某个东西好,但就是不喜欢。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wQxhSLO0Ze4skoDKDPN8uxuN4Zem75fn2aL4UDbEyk6mlv480GC2pa6PRHhViafyBnkLPwxfIL4mABvFA1lmQw/0?wx_fmt=jpeg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当然,喜欢或不喜欢,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这里没什么好说的,所以我想说说,怎样恰当地去评价一个作品好不好。也就是说,我不会谈艺术评判标准,而是想谈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评判,或者说,考虑到哪些方面,某个评判才可能是比较恰当的。
第一点,我想,肯定是要仔细看作品。毕竟,山高水长,我老觉得跑到剧院看戏,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所以,没必要老是想起自己的初恋,倒不如先看看别人是怎么谈恋爱的。当然,看戏是看别人演戏,这个我们都知道,但是,看戏到底是看什么呢?在我刚才提到的第一个例子中,人们是毫无过渡地从“喜欢”到“好”,而在很多人那里,确保这种过渡成功的方式是,人们只是在谈论故事,然后加入一些个人经历与体验,然后做出评判。据我所知,这是现在大量剧评所采取的方式。但是我认为,这似乎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我们听一个人给我们讲述剧情,如果这个人不说,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根本没办法听出来,这个人说的到底是小说还是戏剧,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看戏,除了重视别人说了什么之外,似乎也应该,或者说更应该,看看别人的表情、动作,听听别人的声音,看看灯光,听听音乐,等等。也就是说,不光光是关注剧情,更应该关注表演。当然,这个表演不仅是指人的表演,还包括物的表演。因为毕竟,文本是可以在家读的,而我们现在是在剧场里。尤其是,当我们在看一个舞蹈作品时,就更不应该停留在剧情上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wQxhSLO0Ze4skoDKDPN8uxuN4Zem75fQlKn6uE112HTRulfFk1kQNAxm5eicfzsib5Jd1228dI91ujA6eF4208A/0?wx_fmt=jpeg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例如,今晚的作品《朱莉小姐》。史晶歆当然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但我觉得,观看的关键,是看她如何呈现这个故事,或者说,那个呈现本身,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故事”。也就是说,相较于情节,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符号,去观看符号。我们说看戏,很多时候是听戏,甚至在看话剧时,很多观众也是在听戏,也就是说,听对话,关注剧情。如果看舞蹈剧场,依然主要是在讨论故事,那就完全把一个应该好好看的东西,拿来听了。我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看戏的方式。我感觉,在剧场中的观看,应该是一种东张西望式的观看——不仅在感官层面上东张西望,也在思想层面上东张西望。比如,看看身体与身体之间的关系,身体与布景、灯光的关系,这个人和那个人的关系。有人可能会说,那这样的话,是不是会遗漏掉很多东西?我觉得,遗漏恰恰是对的。我们在观看眼前的东西时,总是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此时观看这个,彼时观看那个,都是我们眼睛的一种选择,而这种选择,恰恰就构成了我们整体的观看,也构成我们对这个作品的理解。而史晶歆自己在这个作品中,恰恰也是在东张西望的。当然,这个东张西望,是在隐喻意义上说的。简单地说,就是,史晶歆是以一位东方女性编舞家的身份,去改编一位西方男性作家的话剧作品,而在具体呈现时,又使用舞蹈剧场这种西方艺术形式,然后又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比如一桌二椅,比如,红色。所以我想,在观看这个作品时,我们的观看应该是丰富的,也是很有意思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wQxhSLO0Ze4skoDKDPN8uxuN4Zem75fT1w7osNgj9RaibXK5ULM45HXx5MUrZtJBn1iaB5ufaibWHJDqEG9HN1FA/0?wx_fmt=jpeg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但是,我们仔细地看了这个作品之后,就可以很好地来评价这个作品吗?似乎还不够。从我刚才那么简单的描述中,大家就可以看出,其实有很多东西,是溢出这个作品的。例如,史晶歆使用舞蹈剧场的形式去改编《朱莉小姐》,是想探索身体叙事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势必就需要思考,身体在叙事上具有多大的可能性,或者,更有针对性地说,身体在叙事上与文字有哪些不同,又具有哪些优势。而要进行这种思考,就要求我们不仅看史晶歆的《朱莉小姐》,还要阅读斯特林堡的《朱莉小姐》。
而这种作品与作品的比较,可能会提醒我们注意到艺术的历史性问题。在《歌德谈话录》中,艾克曼曾记述过这样一件事:艾克曼跟歌德说,有家英国媒体,希望他每月给他们写一篇文章,谈谈德国文学的新近发展。他自己很想去做这件事,但还是希望听听歌德的意见。歌德的答复是,那还是不要了吧。因为歌德的想法是,如果你想谈论或评价德国的某部新作品,就需要了解德国文学史,要不然,你很难对那部作品做出中肯的评价。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wQxhSLO0Ze4skoDKDPN8uxuN4Zem75fbAWw8b2jCyQkajJAf9BFIKO0Utc3sRebibYzSSA5D829aXXicP0qIJOQ/0?wx_fmt=jpeg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按照歌德的建议,要较好地评价《朱莉小姐》,我们可能就还得关注历史,也就是,史晶歆个人的艺术史,以及戏剧史。比如,了解她从舞蹈剧场,到环境舞蹈,到身体建筑师,到身体叙事的历程,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她的诉求在哪里。比如,了解皮娜·鲍什,了解理查德·谢克纳,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她的艺术贡献在哪里。而这样的了解,可能就直接触及到了戏剧和艺术的理论问题。
此外,既然我们讲到了史晶歆个人的艺术史,那么,我们是否还应该了解一点史晶歆?比如,我看的第一个史晶歆的作品,是《活着就好》。这个戏讲了一个女孩和她的奶奶的故事,了解史晶歆的人可能就会觉得,哦,这个戏好像有些自传性。那如果我比较了解史晶歆过去的人生经历,是否也有助于我理解这个作品呢?有可能。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rPT4pjkmnicMCUB1OiaibCXV7QPC13GTM8mA5MtDMgzBgAxKvn5egIVIicvuSEcG89VciboDicZaexUiaSS930Aua3tng/640?wx_fmt=jpeg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可以提及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是我想,简单提及上面的这些,可能也就够了,因为我们已经谈到了作品、历史、理论以及艺术家个人这四个方面。一个恰当的评判,不一定需要提到所有这些方面,但似乎应考虑所有这些方面。
以上,就是我的简单的想法。作为总结,我想说,让我们暂时忘掉自己,好好沉浸在史晶歆为我们营造的艺术世界中。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wQxhSLO0Ze4skoDKDPN8uxuN4Zem75fCPH3YrmhemfPFtEXDGBMmv0ibky2DpKA3llg39pN4wRwkGNf3kQxMibw/0?wx_fmt=jpeg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编导当晚感言——献给所有陪伴歆舞界成长的朋友们
随着【身体叙事&女性叙事三部曲】的展演,歆舞界生命体2016年末的献舞之旅正式开启,我们想要留存的身体记忆也开始记录……
表演时收获新的体验,身体建筑师微身体的25个动点在精微控制的瞬间纷纷变为末梢的终端与宇宙间的星星产生莫名的联系,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的发生与转换,推助着身体建筑空间在有限的剧场空间里获得自由,勾起对宇宙广漠空间的身体想象,万分美妙,感恩成为舞者的幸运可以拥有高等智能的身体基因。
看台上舞者表演,收获作为创作者的踏实,身体力量的集中释放,动作细节的有效控制,彼此之间的相互支持,在成为一名真正的身体建筑师时,使身体叙事的实现与深化向前迈进了一步,感恩舞者的懂我与全力以赴。
演后谈时收获对未来更坚定的信念,大部分观众因为5月份在天津大剧院看了《献舞》的展演再次选择回到剧场,可以开启更多人第一次观看当代舞的体验,并用舞蹈与更多人联结,这份美妙是最佳动力,感恩每一位观众的到来支持,帮助我们实现使命。
我和我爱的人们将继续,愿每一个作品都可以成为“礼物”,将瞬息涌动的灵感与收获的讯息传达!12月~《WAIT……女仆》+《GO……三姐妹》~期待相遇重逢分享……
关于【歆-论-谈】
“歆舞界”在七年的创作历程中,结识了许多从事当代艺术创作与研究的朋友们,他们的专业领域各有不同,但却都对歆舞界,对当代艺术怀抱着热忱与理想,每每给予我们创作的灵感。在【歆.论.谈】这样一个新的交流平台中,我们邀请这些对当代艺术有着独特见解的朋友们来分享他们对当代艺术、对歆舞界作品的观点,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观众通过歆舞界的作品领略当代艺术的魅力。
▼
歆舞界【身体叙事系列】女性三部曲
主创团队
主创团队:
编舞-视觉总监:史晶歆
主要演员:赵子璇 Gudenko Maria Gudenko Nadezhda 史晶歆
化妆设计:林颖
服装设计:宋橇
灯光设计:刘翔
道具设计:度态建筑
空间设计:史晶歆
平面设计:王子豹
工作团队:
演出统筹:靳伟强
视频统筹:陈家坪
技术统筹:余联城
舞台监督:张开
灯光编程:狄硕 张令兴
视频拍摄:潘俊阳
宣传:艾盼盼
媒体制作:张卉
学术团队:
演后谈主持人:李钰
作品观察员:张卉
文字整理:李钰、蔡佳依
摄影师:靳伟强
编辑制作:张卉
深入了解
https://mmbiz.qlogo.cn/mmbiz_gif/IwQxhSLO0ZdqUL6I52MAibNe3aK6uqYHJsoUIDEv90WkoompX5cKpnuw2DK9OsxGJWYx33qRFQdIWwtksmgNZ0Q/0?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歆舞界-艺术实验室 XIN-ART-LAB
微信公众平台:XIN-ART-LAB
优酷视频:歆舞界艺术实验室
腾讯视频:歆舞界艺术实验室
官方微博:@歆舞界
官方网站:www.xinartlab.com
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nceshijingxin
联系我们:xinartlab@126.com
https://mmbiz.qlogo.cn/mmbiz_gif/IwQxhSLO0ZdqUL6I52MAibNe3aK6uqYHJsoUIDEv90WkoompX5cKpnuw2DK9OsxGJWYx33qRFQdIWwtksmgNZ0Q/0?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https://mmbiz.qlogo.cn/mmbiz/IwQxhSLO0Zc4F52hszNkhMsrJLibZRTyluiceukkic7zwJnsiaYnL31KIhfsA1VaAp8wjRw1RsRfOibmfBXzcLI3P8g/640?wx_fmt=jpeg讲稿推荐:《东张西望史晶歆》演讲嘉宾:周夏奏" TITLE="【歆-论-谈】|
更多好奇:
舞蹈评论|
作品介绍|
嘉宾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