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DE汇聚|【身体叙事】专业深化课程第一期@北京分享


标签:
专业深化身体叙事 |
分类: 歆舞界-公共艺术教育项目 |
视觉片-歆舞界【身体叙事】女性三部曲
1
歆声——导师感言
关于开设【身体叙事】专业深化课程的想法,其实,酝酿了很久,在经历了14年的研究与3年创作的准备下,于2017年正式开启教学的分享之旅,一个充满意义的开始,万分感恩曾经给我传授编舞知识的老师前辈们,这一刻可以踏实告诉自己:你做好了准备!
每个人的身体运行系统都不同,在歆舞界的身体世界里,我们正在创建一个认知系统,引导你认识、整理和创造自己的身体,这便是【身体叙事】创建的初衷与方向。2003年当我还是学生时便开始了对【身体叙事】创作课题的研究,并于2014年开始带领歆舞界团队展开代表剧目的创作与巡演,以【女性三部曲】开启探索之旅:2014年《HI---朱丽小姐》、2015年《WAIT---女仆》、2016年《GO---三姐妹》。整个系列的创作基于在【身体建筑师】训练后的身体的基础上,即掌握身体运动各元素的、基本达到“精准控制力”的身体运用的基础上,进行对动作语言的编排、结构与表演。此方法的定位不仅直指创作,也同样包涵着对表演层面的深度挖掘与训练引导,旨在打破表演艺术的清晰边界,将身体运用的方式拓展到更多领域的多元呈现;同时将演员的概念更广义的延展到舞者、歌者、乐器演奏者等更多不确定的模糊可能。这是一门专业深化类型的课程方法,希望在未来可以帮助更多演员创造并精准控制自己的身体。
在此感谢第一期学员与我一同开启【身体叙事】创作术&表演法的课程建构之旅,你们给予的信任将是一份礼物伴随我更勇敢的去面对未知与注定;而2017年1月24、25、26日~除夕前夜,这独特的三天也将被永久珍藏在我与歆舞界生命体正在建构的【歆记忆庙宇】中,感恩相遇新的生命,分享新的认知,体味新的感觉。
——史晶歆 2017年2月11日12:28:28上海故乡
暖
2
观察员导语
襁褓中的孩子总会长大。“身体叙事”是史晶歆老师从舞蹈编创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套舞蹈编创方法。本次工作坊是这套编舞法首次应用在专业表演者的训练之中。一切新鲜的事物总要有属于它的那个开始。2017年1月份的北京,三位身体质感截然不同的学员来到了身体叙事专业工作坊。舞蹈专业硕士,舞蹈大一新生,古筝老师,舞蹈艺术的魅力将他们召唤而来,与史晶歆老师一起打开身体叙事工作坊的大门。点-线-面,这条主线由简入繁从肢体动作的运用,情感表达,意境的传达,最终到达情节的准确呈现这个最终目标。从学员的反馈与史晶歆老师的课下感言可以看出这套舞蹈编创方法已经成功出世。它就像新生儿,吸取养分,不断成长。希望这套方法可以帮助更多的舞者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让广大观众喜爱和感动的作品。
3
学员分享
第一部分:对各自专业发展的最大突破与推进
因为我是一名乐器演员,其实在表演上的经验和积累是不同的。乐器演员的专业肢体训练或许是空白的,但是将来是会有更多的乐器演员需要这样的训练。于是我基于我是乐器演员去说。
在过去乐曲演奏的过程中,当特别专注表现作品时,我会向内走,向内心去体会和消化感情、感受。也许手上练得特别熟了就自然在音乐中有所展现,也加上一些音乐处理,这是靠前期的头脑设计的。而舞蹈或者肢体演员,需要完全外化它们到身体上,并且做到极致。需要用身体去传达给观众。工具不是乐器而就是自己的身体。我真正感受到,在这个场里,你的唯一的伙伴不是乐器而是你的身体,学过乐器的人都知道舞台上只有演奏时和乐器的关联,一切都在乐器上发生。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身体上发生的,当这种信任的感觉转移到身体上,是很神圣的,好像形式感什么的自然就出现了。我过去也是不能理解舞蹈的动作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会那样,现在好像是理通一些了。这对于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做法,但是让我一下子找到路似的,因为我在音乐上也是这样,极致与否,我心里非常清楚,然而对于舞台表演,先前有很多观念会影响、左右自己,比如说我好不好看奇不奇怪。我在音乐中并不研究这个音乐好不好听,观众喜欢么?其实我就是一个一直生活在音乐世界里去研究我想研究的音乐而已。其实好不好看奇不奇怪是自己说了算,包括是不是让我自己舒服、是不是我自己的表达...这杆心中的标尺,史老师已经给我了。
昵称:皓南 男士 18岁 学生
第二部分:对掌握【身体叙事】最有成效的部分
昵称:皓南 男士 18岁
学生
对点、线、面的细化讲解
昵称:晨媚 女士 28岁 舞蹈硕士
第三部分:起初对【身体叙事】的想象以及学习后的基本认知
昵称:草原 女士 26岁 大学教师
首先“身体”就已经让我很着迷,“身体叙事”更着迷了。我知道不是仅讲故事那种叙事,应该是有别于舞蹈那样的,是每一个动作是编舞者一笔一画的有具体表达的东西的那种叙事。学习后知道了身体叙事的具体的要求。要有内容,比如在干什么,什么情绪,身体是什么质感,都要准确地传达给观众。运用身体二十五个点创造出造型,再用过程链接这些造型,链接过程可以是下一个造型的情绪铺垫。编舞的过程中需要观察和运用空间里的事物以及注意调度。编舞的最后再把编舞丢掉,全身心投入到舞蹈里再过一遍,效果会特别好。另外还有一些小技能比如把观察到的人吃掉,用身体的波浪做过程链接等等...
昵称:皓南 男士 18岁 学生
不只是说单单去讲一个故事或者去表达什么就是身体的叙事,它有很多层面的理解,值得去探索。
昵称:晨媚 女士 28岁 舞蹈硕士
身体叙事更接近于舞蹈编创课程,需要主动参与的意识,积极的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
第四部分:学习体验与感受发现
昵称:草原 女士 26岁 大学教师
音乐和舞蹈演员在思维上还是不一样,或许将来会越来越像。舞蹈演员比音乐演员的想象更加到位、有表现力,适合舞台传达。音乐一般是表演者自己内心的表现(尤其是民乐作品)。并没有舞蹈演员的形象那么具体、固定、有角色性、那么夸张、具戏剧性。不过可能因为我演过演奏剧场,已经被这种戏剧性的思维所影响。所以音乐处理上已经不是在表现我了。遇到好作品时,我的音乐世界非常丰富,处理中就有很多音乐所衍生出来的角色,可能一个表情就是一个特别的角色,或者是这个作品的各种形状...我特别本能地想去把这些角色表现或者表演出来。只不过形象没那么具体,它们转换快,自由,有不确定性(每次都变,随着我对音乐感觉理解的变化而变化),不需要有逻辑,不可言喻。有一个练习是迅速地转换10个不同造型,我做的时候心里就觉得特有意思。当然,这个练习是为舞蹈服务的,我的想象扯得远了。多多练习才在正轨。
还要感叹一下,看专业舞者每个动作,好干净,好有质感,好舒服,看完经脉通畅。
昵称:皓南 男士 18岁 学生
身体表达的方式有很多。每个人的身体运行系统都不一样,很神奇,值得去探索、学习。
第五部分:课程教学与建议展望
昵称:草原 女士 26岁 大学教师
史老师在做的事情伟大,对专业和业余群体都非常有帮助,让很多人受益。原以为艺术难以用理论来形容,但是史老师课前课后帮梳理的编舞理论,自上至下,全面、周到,尽可能地描述,并留存敬畏。这是没有定义成大师班的大师级授课,而是在实验室里让更多的可能性发生,对舞蹈钻研、对舞蹈思考。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这个课程教学是必要的。
昵称:皓南 男士 18岁 学生
没有限制,没有规定,可以发现和认识到很多新的东西,并且非常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整理和创造身体。
第六部分:想对史晶歆老师说的话
昵称:草原 女士 26岁
大学教师
新年快乐!感谢史老师
感恩相遇
昵称:皓南 男士 18岁 学生
感谢老师的坚持,感恩与老师的相遇
昵称:晨媚 女士 28岁 舞蹈硕士
非常感谢史老师的分享,很喜欢您的授课方式,在北京期待您的新作!
4
课程概况
2017年1月
1月24日(二) 13:30-16:30
1月25日(三) 09:30-12:30
1月26日(四) 09:30-12:30
地点:青蓝剧场排练厅
北京1月招募|歆舞界【身体叙事】专业表演深化系列课程&第一期
深度关注官方微博:@歆舞界
官方微信:XIN-ART-LAB
官方网站:www.xinartlab.com
官方邮箱:xinartlab@126.com
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nceshijingxin
优酷视频(歆舞界艺术实验室):
http://i.youku.com/u/profile/id_UNDA0NTE2MTMy.html
课程观察员:靳伟强
摄影师:靳伟强
编辑制作:张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