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剝去圓明園獸首拍賣的“愛國”外衣
(2009-06-10 06:41:03)
标签:
保利文物寒舍英法联军刘阳圆明园文化 |
分类: 文化评论 |
2009年高考作文題有一個省出了一個評論圓明園獸首拍賣的題,讓這個老話題又有了重新提起的契機。
我一直認為圓明園獸首拍賣是典型的商業行為,與愛國無關。
先說說賣主:傳說:一個游商在一個美國人的私家花園里發現了一個獸首形的水龍頭,應該是牛頭吧,1500美元拿下,賣主說浴室裡還有一個搭毛巾的馬頭你要嗎?好啊,再花1500美元,游商把這兩件銅製獸首拿到了拍賣市場,碰上了正在收集生肖藝術品的台灣寒舍公司,一九八七年,當時寒舍公司的老闆蔡辰洋透過電話競標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花13萬美元買到猴首,其後在倫敦拍賣場上,蔡辰洋又一口氣買下牛、虎、馬首銅像,在當時的臺灣文物界引起相當的矚目,這四件文物曾在臺灣舉行特展。寒舍公司現任董事長王定乾親口告訴我,他們當年拍下了這4件獸首,當時就因為他在收集生肖藝術品,後來他與豬首失之交臂,原因也是因為“豬頭”的口彩不好。寒舍公司收集到了總共4件圓明園獸首,分別以100萬台幣賣給4個富豪,與他們的生肖相對應,並且講好如果今後不願意收藏,寒舍公司願意原價贖回。據王定乾說,2000年將三件獸首拿到香港拍賣的是當年4個收藏家的後人,他本人不知道是怎樣操作的,甚至他自己趕到拍賣現場也是想把這三件獸首拍回來。我個人對他後面的說法表示質疑,因為2000年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是太精心設計的商業策划了,絕非某些個人能夠操作。但不管怎麼樣,事情到這裡為止,還是一件有些傳奇色彩的收藏故事和商業行為,和愛國無關。直到2000年那三件獸首以圓明園國寶的身份來到香港蘇富比拍賣行。
再看看買主:三件來自圓明園的獸首在香港拍賣,引起軒然大波,這次它們的賣點不再是生肖,而是圓明園。於是群情激奮,輿論讻讻,保利公司激情出手,以超出底價十幾倍的3000萬港元高價拍下獸首,昂然運回國內。在其後的保利大廈中的展覽以及到上海、廣州等十幾個城市的巡展中,保利公司出足風頭,據報導,巡展的觀展人次達到400多萬,在香港藝術館展出時更是吸引了3萬多市民排隊參觀。2007年6月,保利集團被授予“海外流散文物回歸故里貢獻獎”。看看保利博物館收集的十幾大本觀眾留言,愛國熱情充盈其間,從此,“愛國”的標籤被扎扎實實貼在圓明園獸首上。
但是對於企業而言,它實際上仍然是一個公關廣告行為。看看《中國新聞週刊》的報導: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甘學軍對本刊表示,雖然看起來保利花了很大價錢,但這幾個獸首對提升保利的形象,以及對公司文化、房地產開發等其他領域的業務“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保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副總曹利群也對記者肯定了獸首對公司品牌形象塑造和提升公司誠信度方面的積極作用。
“保利把文物收藏和企業的市場開拓結合起來運作,獸首已經成為保利為中國文物回流所做努力的一個見證。他們的重大專案開盤的時候,都要舉行‘國寶展覽’。”甘學軍說。
其實當時就有文物專家和歷史學家對這幾件文物的價值表示質疑,覺得買貴了。那是就文物論文物,有了“愛國”標籤,這東西就完全不一樣了。還記得王老吉在央視地震賑災晚會上那一億人民幣的捐款吧,對王老吉的品牌形象那是多大的正面效應,道理是一樣的。保利拍回來的是他們的企業文化形象,3000萬港元就是廣告費,和愛國八竿子打不著。
至於後來鬧得更大買主蔡銘超,你就更不能把他的行為和愛國聯繫起來了,在一個正常的商業社會,你哪能用欺詐的手段去實現所謂愛國的目的?這哪裡是愛國,分明是抹黑。過度的文化乃至於政治包裝讓所有人的行為和嘴臉都變了形。
最後看歷史層面:圓明園研究專家劉陽曾經給我看過一幀老照片,是民國初年的政要的合影,很多風雲人物側身其中,地點是中南海海晏堂,十二生肖獸首噴泉赫然在目,和圓明園海晏堂的一模一樣。難道有兩套十二生肖獸首嗎?很難說!劉陽告訴我:由於慈禧很喜歡圓明園海晏堂的十二生肖獸首,就在中南海里複製了一個同樣的噴泉,名字也叫海晏堂。這些獸首是重新鑄造的還是就是從圓明園遺址里拆卸過來的,就不得而知了。以慈禧時期的財力和工藝鑄造水平,這些獸首直接從圓明園遺址拆移過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也就是說,有些律師非常高調地追討被英法聯軍掠走的圓明園獸首,也許根本就不是英法聯軍搶走的,而是民國以後流失的。至少,有兩個海晏堂,兩個海晏堂有同樣的獸首,這件事是確鑿無疑的。那麼從這個事實層面上看,這些獸首的“愛國”標籤是不是要打點折扣?
其實,是不是英法聯軍掠走的也許不重要,他反正是中國的文物。
其實,文物就是文物,他們都有著滄桑的身世,所有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都讓人痛心。但是,比較那些在戰亂中被毀掉的,這些被保護和珍藏得很好的文物,多少還是令人欣慰,儘管它們流落他鄉。
其實,拍賣就是一個商業行為,無論是賣主還是買主,皆為利而來,和愛國無關。
愛國的情緒是正常的,但是和拍賣本身無關。想想看:花高價從盜賊強盜手裡把本屬於自己的財物買回來很牛*嗎?
流落海外的文物已經是歷史的產物,如果有財力並且你認定它有投資升值潛力,那麼就拍下來收藏吧。財力不足或者升值潛力不高,那就由他去吧,反正你知道它起碼保存在珍愛它的人手上,不必勉強出手上了人家炒作的當。更沒必要把自己的商業行為硬貼上“愛國”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