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的炒鸡腿&沈阳清代一条街

标签:
鸡腿做法炒鸡腿怎么做鸡腿沈阳故宫美食 |
分类: 中餐中点 |
好几天没来了。
今天介绍俺娘做的鸡腿肉,俺娘做鱼做鸡都非常的好吃。鸡腿做法简单,又好吃。顺便发几张沈阳清代古街的照片,这个还是冬天时候拍的呢。
在沈阳故宫门前是一条清代街,东西两头各有一个“门”,称为“怀远门”和“抚近门”。
怀远门位于方城内沈阳路西端,俗称大西门,始建于1631年,为沈阳老城垣之重要标志。1634年4月,皇太极改沈阳为“天眷盛京”,并亲自诏令命名八门,西之南者曰怀远门。1930年拆除怀远门,1994年,沈河区政府拓其原址,增其旧制,重修了怀远门。
【炒鸡腿】
【炒鸡腿】材料:
鸡腿2只;花椒粉和大料粉适量;盐、味精、糖、酱油适量;油、水、葱花适量 。
【炒鸡腿】做法:
1.图1,准备好鸡腿两只。
2.图2,剁好鸡腿后,烧开水焯一下。
3.图3,油热后,倒入控干水份的鸡腿翻炒。
4.图4,加葱花、酱油、花椒粉、大料粉,添少量的水继续翻炒,加盐和糖翻炒至熟烂,出锅前加适量味精。
补充资料:(来源网络)
沈阳人都很熟悉的怀远门!关于清代盛京都城的建筑布局,老沈阳有个有趣的说法:当年盛京城是按周易八卦的学说规划的,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应九宫。”这“八卦”指的是盛京的八座城门。东向,左为内治门(小东门),右为抚近门(大东门);南向,左为德盛门(大南门),右为天佑门(小南门);西向,左为怀远门(大西门),右为外攘门(小西门);北向,左为地载门(小氨门),右为福胜门(大北门).说到这八门的来历,在民间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据说,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城之后,将都城由辽阳迁到沈阳,可惜第二年他就死了。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做了后金皇帝后,立即决定重修沈阳城。他与众王公大臣,王子贝勒商议,最后大家一致推举邓公池为建城总管。邓公池,汉族人,此人”才高八斗,书富五车“,深有声望。邓公池接受了修建沈阳城的艰巨任务后,心里很高兴,认为这是造福子孙后代和报效朝廷的好机会,决心不迟辞劳苦,尽力将城建好。他翻阅了大批有关建城资料,起早贪黑的苦思冥想,又多次亲自沿着明朝旧城进行考察。一天,他翻开《易经》阅读,书中所述的阴阳八卦之说使他受到极大启示。他按照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太极八卦之理,设计出一份既显示满汗民族风貌,又凝聚着汉室城阙富丽堂皇气势的沈阳城廓蓝图,呈报皇太极。
此设计图处处显示出邓公池的超人才智,严密的构思和精确的计算。”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应九宫。“由此产生了中心庙(太极),钟鼓二楼(东西两仪),东西南北四塔(四象),八门八关(八卦).其廓为天,城方为池;八门上明楼八座,加上方城四个角楼,共十二,表示十二个月份;八大城门都是由正门和左右瓮城三位一体组成,表示二十四节气。起可谓绝妙之极。皇太极不看则已,看后欣喜非常。于是,他当即下令,征集民工,摊派银饷,调运砖木,开始动工建城。
几年后,沈阳城竣工,八门八关,演变成八八六十四卦;东西南北,四通八达,改明朝的十字街为井字街;增设三层明楼,加高了六百五十一个垛口。皇太极看后,乐在脸守丧,喜在心里,眼看这城高池阔,巧夺天公,飞檐斗拱,淌碧流金的景观,心想邓公池是大清奇才!从此,皇太极屡次赏赐银两,加官进爵,使邓公池刹时间名贯朝野。
加封商爵,使朝野中几个奸臣十分眼红。他们挖空心思,想出一计陷害邓公池。一天,这几个奸臣悄悄对皇太极说:”邓公池修城是假,要断送大清基业是真。要不然,卫生吗这么大的都城没留水门呢?一旦大雨连绵,岂不是要全城淹没吗?“皇太极叫人将城图拿来一看,果然图上没有水门,他立即大怒,不容分说下令将邓公池斩首示众。奇怪的是邓公池头落尘埃,身子不倒。刑部监斩大臣报告皇太极,皇太极有些奇怪,心想,莫非错杀了邓公池?于是,他找来与邓公池一起修城的监工和工匠,一问才知道,原来邓公池早已将城内潜水通道修好,直通城外护城河,在城内挖了七十二条潜水管,用大块楼石砌好底部,上层用碎石填满,最后金沙盖面。这样,既可以防止敌人挖开水门偷袭,又可保沈阳城美玉无暇浑然一体。这时,邓夫人赶来替丈夫喊冤,并送上邓公池被处死前的一个奏本。皇太极一看,上面写到”上对下,雨对风,大陆对苍穹;南对北,西对东,天罡对地煞,八卦造盛京,大清成一筒(统)“下面还标出八门名称,即,天佑对地载,德胜对福胜,内治对外攘,抚近对怀远。原来,邓公池将沈阳八门名称都设计好了,只是尚未奏上而已。至此,皇太极十分后悔错杀人才,于是,便对邓夫人好言相劝,赐银千两以示慰问。
从第二天开始,沈阳城大雨连下了三天三夜。第四天,雨过天晴,沈阳城果然没有一点积水。
邓公池含冤被杀,使皇太极十分难过,便在怀远门外修一座”邓大人庙“,用那几个奸臣的头颅来祭祀邓公池的亡灵,又规定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吊丧日。
盛京八日堪城都城的门户。其作用不仅是官员人等出入都城之所,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清代史书记载颇多,而民间的传说也不绝于缕。尤其是八门中的大西门,民间一直流传一段旧话。说的是当年大西门外附近曾是处斩囚犯的法场,而后又移至大西门外路南,所以凡处决死囚必出此门,因而人们称大西门为”鬼门“,称大西门为”鬼门关“.当时村妇有句很解恨的话----”出大西门的“.可巧,大西门城门上有六个小眼,为其实七门没有,遂有”鬼门六眼“之说。朋友间闹笑话或说话抬杠,也常常会说:”不要你鬼眉溜眼“比喻”鬼门六眼“,意识是说:无论你怎样乖狡,作奸犯科,终不免出门而名登鬼录。旧时,人们最怕进鬼门关。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都要到大西门外焚香叩拜。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如今盛京八门除怀远门,抚近门外大多荡然无存,残存的仅仅是地名而已。
中国传统筑城以为君,但并不是所有的城都是国君之所在。古往相沿,都城、诸侯城、王城、郡城、县城、戍城等等级不同,规制及规模也不相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耕经济逐渐取代牧猎经济,城的设置也越来越多了。同时,以君王、诸侯的不同等级,城的规模也有很大差别。但无论君城、王城、侯城及军事卫戍之城,都要设置城门以行内外之通道,这是必需的。明代的沈阳卫城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清改沈阳为盛京,设东、西、南、北八座城门,原来城门的数量和名称便不复使用了。好在辽阳东京城的城门也是八座,而且各门的门名也极具都城门名的含义,于是将其移用于盛京也就成为可能了。
辽阳文管所的同志们曾在东京城内发现过三块门额,其中汉文两块,老满文的一块。汉文的两块,一块书写着德盛门,一块书写着天祐门。老满文的一块门额汉语释意为抚近门,其译成新满文音译为hancikibe hairandara duka。这三块门额或为不同的年代所用,或为同一时代而不同的门额所书不同的文字,但是其文化内涵却是非常清楚而精当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抚近应对怀远,天祐应对地载,德盛应对福胜。其间抚怀、天地都是帝王之威、天地照应、德福于民的意思。而近接远、祐接载、胜接盛都是布施和承接的意思,这也是古之帝王威仪与仁德的表现。以实见的三块门额推断出另外三门的门名似当不差。那么东京城另外的两座门名又当如何呢?以抚近对怀远推之,必有内治对外攘。这样,抚怀内外、天地德福的皇都城的含义才完整周延,才符合传统的文化规范。这一推断已为历史文献的记载所证实。
东京城城门八座,与盛京城城辟八门数量相合,东京城位列新都不过四年,直至再迁都沈阳也未最后完成京都备制。因此,再迁都沈阳可谓是后金都城建设的继续,在迁都后要改沈阳的四门为八门,要废弃沈阳卫城的旧门名而启用盛京新城的八门名也是完善京都备制的需要。那么,移用东京城门名为盛京城门名也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了。如果说拆辽阳建沈阳确有其事,那么城门名称的移用确是历史的实际。
现今,沈阳故宫仍保存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按天聪五年(1631年)抚近门门址原样外书满文、内书汉文的重题砖刻盛京城门额三块。其中两块镌刻为汉文”怀远门“和”抚近门“门额,一块镌刻为老满文”怀远门“门额,其语音译成新满文则为goro kibe gosire duka。这块老满文”怀远门“门额由三块青方砖拼成,共长一点四术,高零点五二米,厚零点一米。其字体端正,四角有凸雕番莲纹,在字的间隙中布有纹饰,从右至左有笔筒及毛毛、扇子、轴画、珊瑚插、灵芝等雕饰。砖雕古朴、精致,绸带、花觚飘逸灵动,其刀法结实有力。砖雕落”乾隆二十七年重修“字样。门额是按原状重题的,这个原状很可能是盛京城怀远门门额的原状,也可能是辽阳东京城怀远门门额的老满文原样。以这种方式遵循祖制,敬天法祖是历代皇帝用来标榜自己的一种手段,在盛京城门额的使用上沿用此道情理相当。
沈阳故宫现存的三块门额也是两座城门使用过的。其中抚近门一块,怀远门两块。怀远门外侧是汉文门额,内侧的是满文门额,其他各门亦当如此。所有门额镌刻的满文简洁有力,笔画已有些美术化,但汉文门额的刀法简洁明快,古朴苍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