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印象之一:
书展不是书店
王旭明
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书展10月8日开幕。虽为出版人几年,但第一次参加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图书展,心中充满期待。法兰克福书展自1949年开始举办以来,影响愈来愈大,以至被人称为出版界的奥运会。数字化时代老字号书展如何应对?版权贸易呈何趋势?中国图书在书展上市场如何?
法兰克福书展自创办以来,每年10月举行,为期6天,允许世界上任何出版公司展出任何图书。书展的主要功能是推进版权贸易,有人统计全球70%的版权交易是会展期间完成的。许多出版机构前来洽谈、购买国外版或翻译版权,书展没有我们熟悉的开幕式、领导讲话和主办方致辞,简单务实。
从1988年开始,书展每年邀请一国家作为主宾国。主宾国书展亮点之一,特引人注目。首届主宾国是意大利,今年是芬兰。聪明的芬兰人在场馆中央设计了一个像滑冰场似的空间,周围放上长椅供人们读书和交流(如图)。另外,还设计了儿童游乐亭、电视播放和自由论坛,方便、实用、吸引人。
随着时代变化,书展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单纯展览书的地方了,而是寓电影、电视、网络和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以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为主要特征的一个空间了。2005年有40个国际出版公司出席书展,书展还请邀请了60位电影制片人。闻名全球的谷歌在展会上活跃极了,却一本书也没有。
书展不是书店,不能简单以数量取胜。从本届法兰克福书展看,亚洲国家和地区普遍书满,一本压一本一直码到书架的顶端,许多图书还堆积在平地上,显示量之大;欧美国家和地区则普遍书少,有的就十几本、几十本,指向性强、目标明确,显示质之精。堆积图书还给人一种感觉:很粗糙,很沉重。
我遇到的两位来自希腊的出版商是两口子,先生当社长跑市场,夫人当总编抓产品,目前已退休由牛津毕业的女儿接替其职。他们主要面向阿拉伯国家经销英语教材“目前全球销售2000万册,固定员工250人。出让版权要依据是一般教材还是国标教材定价,当然和一般图书价格也不同”他们热情介绍说
汉语出版物版权贸易如何在以英语为主的展会上进行?台湾的作法值得借鉴。首先是精选图书,台湾展区书架上图书不堆积拥挤,大方有致。其次是所展图书英文介绍,重点图书翻译样章,重点作者配图英文介绍和精美小礼物。第三是介绍细致,娓娓道来。绞尽脑汁先勾上是卖版权的第一步。

本届书展有些有趣的现象,值得咀嚼:1、圣智、约翰威利这些全球闻名的岀版集团,展台不大,展书很少,以谈为主。2、英格拉姆经营转型成功后,亮相书展仍然是一本书都无。3、加拿大一出版社只做少儿英语拼读,专!4、另外一加拿大出版商合林专门为家庭主妇出版浪漫小说,更专,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