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育儿专家-王玉玮
育儿专家-王玉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47
  • 关注人气:3,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早期教育浅谈——“早期银行论”

(2008-09-05 22:09:08)
标签:

育儿

早期教育

幼儿

杂谈

分类: 早期教育

 

提到早期教育,首先给人们印象就是“英才教育”。但是,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须包括对孩子至关重要的“人品”教育。把人品和人性的培养与能力和智能的培养放在同一水平上考虑。同时,还要考虑体育及身体素质的因素。这是专家们一再强调的。 
 
  生活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仿佛别人的孩子会说儿歌、会讲故事、会弹钢琴,自己的孩子不会就是落后了。不少父母真的沉不住气了,立刻也要“照方抓药”、给宝宝制订出周密的教育计划。 
 
  其实,在早期教育问题上,最最应该摆平心态的是父母自己:孩子的智力可以不超常(实际上,超常儿童在所有儿童中占的比例很小),日后也可以不出人头地、成龙成凤,但孩子必须身心健康。因为积极的人格因素和良好的品质,是孩子从容应付未来一生荣辱、坎坷与坦途的保证。这一点早已得到了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认可。幼儿孤僻、胆怯或霸道、不与人合作等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往往与在早期教育,包括养育中忽略对孩子素质的培养有关。

 

    积极的人格因素和良好的品质包括四个方面:这些性格、品质都是情感智力的重要内容。

    一是快乐、活泼;

    二是安静、专注;

    三是勇敢、自信;

    四是爱劳动、关心他人。

    
 
  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的好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就。早教主要是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和知识。在西方流行一种“早期银行论”,指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好像是往他们的神经银行里储蓄,积蓄越多,将来受益越大。在幼儿的知识教育和性格教育方面,更应该注重性格教育,性格教育开展得越早越好。如果幼儿二三岁的时候就把脾气学坏了,到四五岁就得进行再教育,那无疑是资源的浪费。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关键是让他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童年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