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节:为爱落泪

(2008-06-15 14:12:20)
标签:

父亲节

地震

落泪

分类: 生活随笔

  父亲节:为爱落泪

 

今天是父亲节,一个舶来的节日。本来我对这些本不属于我们的洋节没什么感觉,但因为汶川地震,因为一直在直播,这些天来,所有和亲情、和爱相关的一切,都会触发我的很多心绪。今天,我想念在外地的父亲,祝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健康如意!

我们时常赞美母亲,而只把父亲的背影放在记忆里。一个月前,那位叫程林祥的瘦弱男子出现在你我的视线里,因为不愿把儿子扔在废墟里,他背着儿子程磊的遗体走几十里山路回家,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在家里最后过一夜。这就是深沉而伟岸的父爱,没有言语。

因为程林祥,我想起我的老父亲,想起小时候老缠着爸爸的自己。1976年的那个夏天,也翻江倒海一样在记忆中被拾起。那一年我五岁,和妈妈住在知青点上的防震棚里。我记得父亲周末时才能从学校里放假回家,我便时常缠着父亲拿上凉席躺到庭院里乘凉兼避震。父亲指点着夏夜的星空,教我背会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008年的夏天也来了。东俊兄刚从成都回来不久,他向我们几个朋友讲述了他这次在成都防余震的一夜。那是一个月圆之夜,站在本该空旷的广场,他却倍感凄凉和无助。没有几颗星星,没有帐篷,因为没有人敢在房间里呆,所以只有仿佛无际的陌生人,撒满了东俊的周围。他说,他有的就是兜里那张沉甸甸的银行卡,可那有什么用呢?他在傻站了三个小时后,向旁边的老乡要了张报纸,铺下来在上面躺了一晚。
   
我躺在凉席上仰望的以及东俊躺在报纸上看到的夜空,应该和郭沫若先生眼中的并无两样,一样的天空,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我不知道,我几次在节目中介绍的九岁抗震小英雄林浩,他是否看到了他的乡贤郭老描摹的天边“那朵流星提着灯笼在走。”

许许多多的流星在这个夏天走了,也许也会在年幼的孩子脑海里刻下印记。

30多年前,我没哭泣,因为我懵懂无知。

30多年后,我落泪,因为我懂得了爱。              

每一次流泪,几乎都因为那些伟大的爱。第一次是在514号,那时,地震灾区通讯及交通仍然没有恢复,震中汶川的情况到底怎样仍然不知道,我们只知道汶川有十万多群众,各路记者从都江堰、绵竹等现场传回的伤亡数字及画面让我们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当晚,我受邀主持央视网的爱心捐赠活动,在最后环节,《共同关注》主持人阿丘向在场人士及我台主持人发出爱心呼吁后又临时把我叫上场说几句。我说了我的直播感受,我为一位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四川大学生擦干眼泪奔赴一线做志愿者而感动,从她那里我体会和领悟了含着痛的坚强。我接着讲从前线传回的故事:一些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妈妈用自己的臂弯护着自己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把生给了孩子,孩子们活下来了,但他们永远失去生他、爱他的妈妈。伟大的母爱让现场救援人员落泪,也让转述的我一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哽咽着说不出话,眼泪不听话地流了下来。我一直以为我可以坚强地说完感动我的故事,但我不能,我在那一刻感悟到了,在大灾难面前,祖国就是我们伟大的妈妈,她同样会用自己的臂弯护着自己的孩子,不管我们是四川人,还是北京人、上海人,我们都是流着炎黄血脉、十指连心的中国人。

我哽咽了多久现场就沉寂了多久,阿丘默默拍着我的肩膀,这一刻流着泪的我,理解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爱到深沉。只有爱得深沉,才能顶住垮塌下来的钢筋、水泥,是爱,让妈妈们释放出无比坚强的力量!

理性、感性,感性、理性……我再一次提醒自己,这是在网络虚拟的世界,并且不是在主持节目时哭泣,到了电视直播报道中你一定要坚强地挺住、不能泪流满面。

在我的手机上,很多朋友发来“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我已经读了删掉、删去再收再读不知道多少遍了,在准备517号下午直播时,我把这首诗交给时段编辑吴宁,希望他在直播中引用。我以为看了很多遍这首诗了,可以忍住悲伤,但当拿起吴宁写的摘有这首诗的“大爱无疆”的评论时,我仍然抑制不住地眼眶湿润、哽咽着去读、去说、去评,至痛面前,感同身受,我想到我的妈妈,想到我的儿子,想到我的妻子……当我读着另一段网友的诗“妈妈/我告诉你一句话/我走了/你就看花/看那大地上百花齐放/他们/就像活着的我一样”,耳边伴随的是导播小孟在耳机里喊“郎哥也不行了”。当最后一个字音落下,片头划过的声音响起,我才像画面回放一样,让自己的泪水纵情的奔涌。导播说:你把“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整首诗再朗诵一遍吧,我说我不能。保护好心底里最脆弱的那一面吧,我想,孩子们也一定想让我把他们最坚强的一面给父母展现,忍住泪水是对生者和逝者最大的告慰。

也曾因为欣慰而流出眼泪。13号直播间隙,我接到一位上海朋友焦急打来的求救电话:她同事的老公李西闽被困在彭州龙门山镇鑫海度假村,导游逃出来报信说,李西闽被卡在倾斜的房子里,等待救援。她看到我在直播,她觉得,要找到中央电视台,才能把求救信号及时、有效地发到前方指挥部。焦急的心情任何人都能理解,我马上联系统筹组印栋兄,他和四川台有联系;联系地方部毛鑫,他能联系上成都台、彭州台;联系军事部记者陈大元,他可以找到成都军区、已经赶往彭州的空军部队。我告诉大元,李西闽是你们的战友,他曾在广空创作室工作过。我也焦急的期盼从几个方面同时发出的求救信号使山边的小小度假村不会成为盲点。15号傍晚,李西闽获救!消息传来,我眼眶湿了。毛鑫说,网上一群人在帮着搜救呢,老李是个挺有名的恐怖作家;陈大元说,老李获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否则如果有任何意外,我们会抱憾终生。我们充满对生命的敬畏,我想救援官兵也同样敬畏生命。他们和我一样,并不认识李西闽,但我们都知道,那里有活的生命,我们不会抛弃!

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包括在一线的新闻战士们,谁不是这块土地和父母亲养育的,你让我怎能不含着泪水去赞美每一份爱,赞美人性的光辉,赞美生命,为深沉的爱敬礼!

为爱,落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有家的感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