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群众能明白医疗的方法的原理和医疗各费用改革
(2023-07-02 23:40:59)
标签:
医改公立医院医患杂谈 |
一.使群众能明白医疗的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影响
选择好、用好文字和动画表达手段,不怕多、用好链接解释概念。针对群众的常识思维,以应用为目的,把诊、疗、防具体措施和预后讲明讲细讲全不讲多!疾病及诊疗的机理、某些外围知识,能轻松讲“明”就讲,不能就不讲。
“明”:应用科学的机理就是把各应用元素(医疗上就是症状、体征、检验结果、诊断、治疗、预后等等)用科学知识联系起来的体系,任何一个联系中间都有无穷无尽的知识。给群众讲“明”是说略过(包括跳过和概括)众多的距离常识较远的,只讲其中的常识的或接近常识的知识,使该联系尽可能地与群众的常识思维体系联系起来(作者系河南济源二院郭海云)。比如,战争的三相弹威力巨大,群众听了有些迷惑,你要讲科学知识讲怎样的化学反应讲为什么威力大,可以讲到无穷无尽,但你只需讲三相弹是一种核武器,群众就“明”白了,因为核武器威力巨大是常识。
——依据这个原理,建立平台,用笔者之前文章述的方法把各科所有的疾病的诊、疗、防具体措施和预后的知识讲给群众(其实医生也需要),而不是像以前,卫生部在百度发布的疾病知识,讲的不全不够,还有许多看不懂的,老百姓没人理睬。这样,暂时继续现行的机制,患者方面学习繁却不难,愿意学习的患者对医生的诊疗措施是否得当会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有了一定的用脚投票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监督促进医生做好诊疗。超出规范的诊疗,需要征得患者同意,医生要拿出证据,一般来讲,把论文的结论讲解给患者方,有普通阅读能力的人结合对医生的信任,能够作出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破患者的专家迷信、高职称迷信,会缓解专家病人太多的压力。
群众能学诊疗知识了,患者和医生中的“刘翔峰成分”的矛盾会加剧,医疗纠纷会增加,对违背原则的诊疗的诉讼会增加。
现在的医生学习完备的临床诊疗的具体措施的理论知识很困难,费劲学会了还不如人云亦云稳当,在低级别医院医生还面对太宽的疾病谱,又需抢不属于本科的病号,对疾病诊疗措施需要的知识,医生中会有很多没学或没学会的。即使是学会了的知识,到用时记不清、记不确,很正常,用时一看就能明白,但医生却可能因此被误认为是水平不高、现学现用,所以,当着患者的面,医生不敢看一眼书,而去装高深,武断不解释。平台建立之后,对诊疗措施需要的具体理论知识医生学习会容易得多,诊疗方式也会有所改变,紧急情况下的诊疗措施1、2、3步,医生必须熟记于心,非紧急情况下,如果时间允许,医生甚至可以和病人一起查阅平台知识,共同制定诊疗方案,群众会得到更好的诊疗,群众不会再“无根据”地怀疑医生,医患关系会改善。这样,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医生犯理论性错误的可能性会很小,除非极不用心或智商太低。所以,平台建立后,很快,诉讼量会下降。
这时候,不论原来的“按项目收费”,还是现在的“DRG付费法”,公立医生的赚钱手段与患者的看病的目的还是有矛盾,患者增加了的用脚投票的能力有助于缓解之。如果说信息不对称已经改善,可以实行医疗市场化,那么,因为医疗费大头是国家医保支出,医患合谋假造诊疗骗保将会是查不尽的大问题。所以,下一步是药费、检查费、诊疗费、护理费的改革。
二.药费、检查费、诊疗费、诊疗币、护理费、生活费
以下如笔者之前文章。一,国家制定每个入保药品的报销价(可调查入保药企成本,对每个入保药品制定薄利全报销价),销售价企业自定市场竞争,各品牌质量规范、价格公开,医生开药后,患者或委托医生选择药品品牌,在患者能够明白、评价诊疗基础上,就形成了真正的药企-患者市场,药品回扣就不必管了。这也不排除对独家药品,国家以提高报销价谈判销售价。需要杜绝患者多购药后返卖给药企,可以靠药品信息追踪、监管入保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数量、奖励医生举报等办法。二,在目前全国公立医院设备的基础上,实行国家统一管理,按人口密度及发病率调配、设置医疗设备,并建立标本快递系统,检验医师随设备配置,随之也就布设了门诊和住院部床位,也就设立了医生和护士的专业岗位,医生、护士按自己专业选择岗位。所有的医疗检验标准化、规范化,除了地广人稀的地方,使所有的医生都有规范诊疗所需的设备应用,目的是使患者每次就诊都能得到规范的诊疗。有低端能代替的高端检查,可以按低端价报销,也可以设定条件、制定报销额调控(药品费及治疗用设备的使用费同此),除此之外,检查费(实质也可认为是设备使用费)接近全免,因为机器就放在那里,不用白不用,因为勤检查、早治疗有利于疗效和降低费用。
建立全国范围的临床诊疗网,制定每个疾病或诊疗单元患者应付的诊疗币和医生应得的诊疗分值,比如脑梗死的静脉溶栓、介入溶栓、介入取栓算不同的诊疗单元,比如一次对合理运动的咨询也可以算一个小单元,实行医疗积分考评,医生以个人或团体积分均可。诊疗后医生确定本次完成的诊疗单元,系统默认合格,患者如有意愿,诊疗后网上适当学习(居委会可以帮助),结合信任和疗效,限定时间内对本次诊疗评级,有的治疗的远期疗效有大的差别,可以设定允许若干年后追评。因为诊疗的不好对患者的损害很大,所以最差评级可为负值,该评级与诊疗币付出无关。按岗位工作量设置或撤销医生岗位,目前的各级执业医师同样上岗、考评,医生有在岗基本工资,降低在岗工作时长,鼓励医生上门挣得积分,方便老年患者。手术实行学成后一定时期内“徒积分、师有份、徒出错、师有责“办法。
现在网上有不满声音说,医院有护士,为什么病人住院了还要请护工?其实“护士”这个名字有待商榷,其工作内容并不是喂饭、洗脚、二便照顾等生活护理,护士的工作是执行普通医嘱,协助医生作诊疗工作,其实称“医助”更合适。对护士的管理应实行规范分类(如:内、外、儿、透析、监护室、手术室)、规范技能。
这里需要避免很多问题。要避免医患合谋骗取诊疗费,所以诊疗币≥最好评级医生所得;要避免患者欺负医生,要求承担护工工作,这很少发生,医生可以拒绝,对于严重低评级,可以设计患者加付诊疗币、医生可申诉、可手机录音投诉等办法,医生还可对患者道德评分;要避免患者以评分权要挟使医生降低或过度减少诊疗单元,这会影响患者病历病史记录,一般不会发生,除了上一款的办法,病历中的诊疗检查记录都可以抵制这么做;要避免医生过多要护士,高护理级别患者要加付一点护理费;要避免患者欺压护士使其作护工工作,患者对护士的评价对护士收益有影响,但很小,护士可对患者道德评分;要避免医生欺负护士,护士欺负医生,医护可以网上互评,不涉及收益,只涉及名誉。
护士不能努力增加工作量,护理工作是根据医嘱做的,护士报酬设计可有以下多种可能。与医生捆绑,随医生积分,类似现行的;类似检验师按事业编制相对固定记报酬;在当地注册的护士都有固定报酬,医疗需要增加护士时-医生网上呼叫-护士抢单-无护士接单时按无工作时长强制轮单-减少护士时-(有争执)后来的护士离开-规定时长内上岗时长不够的护士报酬降级。
医疗过程中的生活费用,一律按最低档给予部分报销,有钱人可以任意选择高档的。
三.结束语
前期准备完成后,医疗的诸项费用改革同期进行,完成后医生的赚钱手段和患者的看病目的就基本一致了,而且运行起来对管理需要较少。这样,根据国家财力,药费、检查费和治疗用设备使用费、普通护理费、医疗过程中的生活费,可以接近全免费,患者必须付诊疗币和高级别的护理费,这很少,这是管理需要,这就接近大家向往的优质、高效、积极的“全民免费医疗”了。
几乎是唯一的不好结果是,这会减少很多住院输液,会节省出很多内科医生和部分外科医生,需要作出妥善安置;临床医疗方向的医学生,能节省很多的学习时间,也需要妥善处置。
其他的话,像肿瘤化疗必须有病理结果一样,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必须向患者提供全程血管造影及治疗的录像;除涉及隐私的处所,诊室要有监控,方便医疗纠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