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学习和群众学习的区别与平台设计
(2022-10-16 23:43:13)
标签:
公立医院医改 |
医生学习和群众学习的区别与平台设计
——热烈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把医疗(仅指西医)知识教给有普通阅读能力的群众,就是把一个疾病的预防(含保健)、诊断、治疗(含康复)的具体措施,以及预后的可能性,教给群众,原则是围绕本病的医疗实用,不要说与实用目的无关的话,要求讲清讲够,不留疑问。
群众学习和医生学习的区别是,讲述用的很多的概念、名词群众不知道是什么,这些概念名词包括疾病名称、药物名称、植入材料名称、组织器官名称、病变名称、体征名称、化验项目名称、检查项目名称、检查结果名称,而这个问题不是不可逾越的。
还有个“为什么”的问题,任何一个疾病,都是某致病因素引发机理改变引发症状、体征、化验检查改变、治疗对策的一个因果系统。以实用为目的,讲述其浅层的因果联系,有利于把知识点连成系统,有利于掌握记忆,而讲述过于深奥繁多的推理,是学习记忆的障碍,而且任何事情的原因探究都是深不见底的。
说明“是什么”和解释“为什么”的法宝是“常识思维”。所谓常识思维,是指群众日常已有的知识的思维模样,可以新增一些浅层知识点,避免新增深层知识点,避免推理环节过多。因为诸多的知识点和推理环节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这样可以变深层推理为浅层推理,因为不知原因地死记结论也可以不影响实用,所以,这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用“常识思维”这个法宝,器官名称、病变名称、体征名称以及某些与解剖关系密切的疾病机理、诊疗机理用动画影音说明和解释;心电图、CT等的检查结果名称,也可以用动画说明甚至给出机理;某病讲述中涉及到其他疾病名称,用文字围绕该病的实用对此简单讲解,群众如想进一步学习,可以从总目录到这些病名的疾病章节;药物名称同样,并建立网上电子药物字典,用常识思维用文字对药品作实用讲解,群众如果有意愿可以在这里查询完整的用药需知;化验项目名称一般用文字一两句话注释即可。
医学生在学校学的《生理》、《生化》、《微生物与免疫》、《病理生理》……围绕临床实用,很多不需要讲,有的应该讲,要放在具体病中如上简讲。我们的医师定期考核,为什么专家只能走简易程序?而不走一般程序?因为一般程序中的业务考试他们根本就考不及格,而他们却是临床专家,一个现任的数学家怎么可能不会做本专业底层的中学数学题?这也就说明了现行的很多医学基础课程临床是不需要的或者不需要那么细的,只需要知道个“轮廓”、概括。
平台设计:
第一,结论性的、需要反复查阅复习的实用诊疗措施,用文字讲述。解释和说明性的东西,通过链接,如上用动画或文字讲述,这些打印时不显示。这样方便打印阅读,动画插入文字,也方便快速找到需要的动画的位置。
第二,网站首页,用只需十几分钟的动画简述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在该处点击可以选择器官查看针对该器官的保健防病知识。
第三,每个疾病,开篇用动画讲述该疾病及其诊疗的主干机理(主要指与解剖结构有关的病),然后用文字讲述该病预防、诊、疗、预后的措施的知识,再用小段动画或文字链接插入说明或(和)解释文中的概念及理由,对于没有基础医学知识的群众来讲,这种链接非常多。
第四,每一篇或段设置链接,付出了该病诊疗币的患者有权对该段的编写质量就各指标点击选择评价。
这样,患者方面如果有意愿,想要学好一个病需要很繁多步骤,但每一步都是轻松明白的,患者方可以明白医生,甚至有能力针对某些情况,与医生共同抉择。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比尔·夏思格曾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访谈时说“循证医学是指综合考虑可获得的最好的科学研究来指导医疗决策。简而言之,这意味着医疗干预不是仅由医生或患者的主观偏好决定,它们需要在客观考量利弊的基础上作出。今天,好的资讯已然唾手可得,病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医生共同解读它们,并以此共同分担医疗决策的责任。使用证据坚实的循证疗法,医患之间的信任也可以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