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粮食问题,丝毫不能放松!(中)

(2009-01-05 23:30:03)
标签:

经济

粮食生产

粮食问题

孔祥智

中国

财经

分类: 采访

[ 2007年08月05]来源:新农村新闻周刊   作者: 李朝民

 

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粮食生产跃上新台阶。建国以来共修建水库8万多座,现在约有1/3被淤塞;渠道工程质量差,每年渗漏损失1700亿立方米,占农业用水量的50%。农业机械化耕地、播种和收获水平分别仅为46.8%26.7%19%。我国的化肥施用量约占全世界的30%,单位面积施用量已经达到世界平均量的3倍以上,不仅利用率低(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利用效率也在绝对下降。

 

粮食生产的自然风险大,抗风险能力弱。我国属于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1980-2005年的26年间,受灾面积超过75万亩的9年,60-75万亩的10年,45-60万亩的7年;成灾面积超过45万亩的5年,30-45万亩的14年,15-30万亩的7年。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大国要充分估计连年大灾、粮食进口突变的警情。为什么大国要这样做?孔祥智说,因为大国之大,若出现了问题谁也没有能力挽救它。从现在我国农业水利保障及历史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粮食怕的不是自然灾害来得大,而怕的是连灾。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连灾是明末崇祯年间的大旱,这次大旱是8年的连续大旱,人食人,其惨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最不忍的一次,最终导致明王朝的灭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警示召唤后人在粮食问题上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意识。

 

孔祥智建议:国家应鼓励建立包括个人在内的局部粮食应急储备。我国的粮食储运体系不够完美且极不平衡,有的地区山大沟深,而且是“自古华山一条道”的“悬城”,在粮食的储藏地,运输上出现一点疏忽后果就不堪设想,即使你运输供应上没有问题,若群众有恐慌心理,一并抢购粮食时后果也不堪设想。这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丰衣足食,乃安民之基。大家都有饭吃,国家和社会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现在人们都在谈“金融风暴”之类的东西,但是“粮食风暴”出现“挤兑”时要比金融风暴厉害得多,因而建立城镇居民、包括个人的风险粮储备机制意义是很重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