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问题,丝毫不能放松!(下)
(2009-01-07 23:12:41)
标签:
经济粮食问题粮食生产孔祥智中国财经 |
分类: 采访 |
[ 2007年08月05日]来源:新农村新闻周刊
粮食生产的市场风险很大。从发达国家看,粮食是政府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保护的主要产业,我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保护手段还很不完善,更重要的是,还没有积累足够的对粮食产业进行保护的经验,从2005、2006两个年度看,对主要粮食品种采取保护价收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对粮食市场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保护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孔祥智说:“很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未来的粮食生产进行了预测,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一点很难预测,即什么时候发生新的农业革命。如果发生了新的农业革命,粮食单产会出现翻几番的结果。我同意我国的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判断,但如果到2030年出现接近1/3的缺口,就不是小问题了,除非出现大的社会动荡,这样的结果我想是不会出现的。毕竟农业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我们正在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我们对粮食供求的调控经验也在逐步积累,这些都在逐渐化解影响粮食生产的约束条件。”
加入WTO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受到的冲击最大。如大豆,我国2006年进口2827万吨大豆,进口量已经远超过国内生产量1600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1/3,对豆农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下一步可能会波及到玉米等产品。实际上,总体上看,我国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尽管我们以国内消费为主,但为避免“大豆现象”向其他作物转移,必须未雨绸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公共投入,不断提高粮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之所以如此强调粮食生产的重要,是因为粮食乃安民之基。可能有些人说,我们在农业上损失一些会在其他地方得到补充,在经济上是划算的。这种纯经济的算法是错误的。农业就像一个人的身体,而其他的经济就像是赚的钱,是身外之物。人的身体上的任何器官能用钱来衡量吗?健康值多少钱?要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行。农业,尤其是粮食,它是一种极特殊的商品,是须臾不能离开的生命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