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要吃到七分饱。”这句话相信你并不陌生。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什么样的感觉叫七分饱?怎么才能吃到七分饱?
在研究饱腹感一段时间之后,我认为七分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习惯性地还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最要紧的是,第二餐之前不会提前饿。
很多人说:你怎么能感觉出来这么细致的差异呢?我根本不知道吃到了几分饱啊?这是因为多数人吃饭的时候从来没有细致感受过自己的饱感。如果专心致志地吃,细嚼慢咽,从第一口开始,感受自己对食物的急迫感,对食物的热情,吃的时候速度的快慢,每吃下去一口之后的满足感,饥饿感的逐渐消退,胃里面逐渐充实的感觉,这样慢慢就能体会到七分饱的感觉。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放慢速度,专心进餐,才能习惯于七分饱。如果边吃边说笑,边吃边谈生意,边吃边上网看电视,就很难感受到饱感的变化,不知不觉地饮食过量。除控制七分饱之外,还要注意以下细节:
专心吃饭。对饱的感受,是人的本能,天生具备。不过,对不同级别饱的感受,一定要在专心进食的情况下才能感觉到。如果边吃边聊天或看电视,就很难感受到饱感的变化,从而不知不觉地饮食过量。
细嚼慢咽。只有细嚼慢咽,才会感受到自己对食物热情的变化,饥饿感的消退,吃饭速度的减慢,里逐渐充实的感觉……·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不同饱感程度的区别。然后,找到七分饱的点,把它作为日常食量。
少精多粗。吃水分多的食物可以让胃提前感受到饱,有利于控制食量,比如喝八宝粥、吃汤面,都容易让七分饱的感觉提前到来。另外,吃需要多嚼几下才能下咽的食物,比如粗粮能让人放慢进食速度,有利于感受饱感,从而帮助人们控制食量。相反,精白细软、油多纤维少的食物会让进食速度加快,容易使人不知不觉中吃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