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示例1:记叙文阅读《母亲这个词所能给予的》
(2012-10-27 21:47:09)
标签:
杂谈 |
②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长篇小说连续广播。[想拥有《青年近卫军》的缘由。]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拮据的家庭,把所有能吃的和能变成吃的,都吃到肚子里去了。注意这里吃“收音机”的,是我和弟弟妹妹们,没有提到妈妈。]
③我到母亲的工厂向母亲要钱。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后。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那些女人热得只穿背心。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女人们在母亲们之间纷纷扬扬地飘荡。这使她们不得不一个个戴着口罩。口罩上都有三个实心的褐色的圆,那是因为她们的鼻孔和嘴的呼吸将口罩濡湿了,毡絮附着在上面。她们的头发、臂膀和背心也差不多都变成了褐色的,毛茸茸的褐色。我觉得自己恍如置身在山顶洞人时期的女人们、母亲们之间。[恶劣的工作环境。原始的高污染的工作方式,繁重的劳动。]
④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你找谁?”一个用竹篾子拍打毡絮的老头对我大声嚷,却没停止拍打。那毛茸茸的褐色的老头像一只老雄猿。[紧张的繁重的工作,]
5“找我妈!”
6“你妈是谁?”
7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8“那儿!”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的电热烤着的脸。[“极”“瘦弱”,养活好几个孩子的母亲,艰辛的母亲]
9“妈——”
10“妈——”
11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倒装句,强调的母亲长时间弯腰曲背的艰辛繁重的劳作]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熟悉的一双疲惫[劳累]的眼睛吃惊地[意外。]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这段里反复写“我的母亲”,这是一种强调,表现儿子第一次发现母亲恶劣的工作环境,艰辛繁重的劳做之后的不忍和深深地怜惜。]
12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13“我……”
14“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15“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看到母亲挣钱如此不易,“我”本不想说要钱,但太渴慕《青年近卫军》了]
16“要钱干什么?”
17“买书……”
18“多少钱?”
19“一元五角就行……”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辛劳的母亲]
20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母亲所做的已经太多了]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拼了命的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意味着在母亲老牛一样弯曲的脊背上再加上沉重的负担。]”
21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艰辛挣来的钱,毫不犹豫地掏给“我”,只为了“我”喜欢看书],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对孩子爱看书的欣慰和自豪]b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表现母亲紧张繁忙的工作。艰辛挣来的钱,毫不犹豫地递给儿子,这是怎样的母爱啊!不计任何回报的母爱啊]
22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这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最大的孩子15岁,这个母亲应该不算老,但在这样生活的重压下,在这样紧张繁重的劳动下,她过快的衰老。母亲卑微而艰辛的生活中,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孩子能够体会到,内心的情感是复杂的,有怜悯,有感动,也有内疚]那时刻我努力想回忆起一个年轻的母亲的形象,然而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
23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我为自己15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24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没买梦寐以求的书,想要以水果罐头来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得给你钱的吗?!……”[在母亲看来,给自己买水果罐头是一种败家行为吧?最起码是一种浪费,是不应该的。]
25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了我,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拿出一块五来本已经不易,又为儿子重新凑够一块五来。只要儿子能有书看,妈妈自己怎么艰难都没有关系。这就是母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从此我拥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领会了母爱,懂得了母爱。这本《青年近卫军》来之不易,它带着深厚的母爱。]
14.第③段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车间的环境?(2分)
注意:想想环境描写的作用,写了一个……的环境,为下文……情节作铺垫,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15.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文中a、b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个字,5分)
注意:不仅要注意到这些句子写得是母亲,同时也要注意到,这是儿子眼里的母亲。那么在表现母亲……的同时,也表现了儿子的……
16. 第25段为什么说“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请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注意:因为这钱是母亲通过艰辛繁重的劳动挣来的,包含着母亲的殷切希望和深沉的爱。
表明工作环境非常恶劣,挣钱十分艰辛;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反衬母亲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的血汗钱让儿子买书的慈祥与伟大。
15.答案示例(共5分,写出了什么2分,怎么写的2分,表达1分。意思对即可):
a句:表现了儿子对艰辛工作的母亲的深深疼爱之情。“背直起来了” 表明母亲长时间的弯曲着脊背,“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一双疲惫的眼睛”突出了瘦弱的母亲承受着异常繁重的工作,作为儿子第一次知道母亲的这种工作状态又是多么的震惊和不忍,一句一个“我的母亲”表现了儿子对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艰辛地劳作的无限怜惜之情。
b句:强调了母亲工作紧张忙碌的程度。 几个“立刻又”的反复使用,后面的几个动作分开来写,突出表现了母亲劳动的艰辛和强度,也表现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挚爱,他站在那里呆呆地望着母亲“坐了下去”“弯曲了背”“头俯在缝纫机板上”“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心里充满了酸楚,充满了怜惜。
16.答案示例(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因为那钱饱含着母亲的辛劳与血汗,那钱是母亲给我买书的钱,那里面饱含着母亲的欣慰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