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感觉大脑装了很多东西,给了自己几个题目都没有能概括的敲出来,觉得再拖下去都成心病了,今天简单总结些文字给自己一个交待。
公司新项目春节过后就要进入操作阶段,调研准备紧锣密鼓,如何把传播的关键问题和实际客户的需求联系起来,是我关心的,也是困扰我的问题。从定位战略和传播通路整合思路出发创造亮点,能结合新思路和模式联系起来,看看创新的余地有多大。
昨天和前天参加了北大文化创意产业新年国际论坛,想起上个月文博会结束自己写的小随笔,这次写起来却不轻松。
粗略的在几点上给自己加深印象,一个是文化创意产业和传播,论坛上升到了传播革命的程度,讨论了泛在时代的传播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业内来讲就是传播通路整合问题。只不过更系统些,因为涉及互联网,广播网,电信网的技术结合,也充满了科技趋势前沿革命味道。电子时代,互联网时代,泛在网络时代,真的有这么大的区别吗?但我们的传播问题确实是遇到了挑战。
广告行业的总产值3000亿左右,中国移动一年的流水,这是一个怎样的对比?爱情呼叫转移是一个为移动定制的商业电影,对我们的传播有没有启发?也许我们可以理解实力倡导的沟通,倡导的媒体策划在前。
一个是文化创意产业和品牌,我们对品牌的理解真的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不仅仅是因为皮牌建设对竞争的巨大作用,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我们不能创意的去建设品牌资产,也许我们就丢掉了饭碗,因为随着这个解放人们心智的产业越来越普及,创意创想不在是某些人的专利,它成了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尊重个性尊重想象力,正在成为未来生活的主要特点。怎样进入人们的生活方式,请品牌化的思考,请创意产业的思考。
关于体育的定制,迪斯尼的歌舞青春又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迪斯尼和央视合作的啦啦舞大赛得到了双方满意,我们是否可以给客户如此定制?NFL一年电视转播收入44亿美金,奥运会16个多亿,如此差距为什么?
关于注意力和影响力问题,影响力是一个更高境界。凤凰卫视收视率不高,覆盖也不大,但它的价值比央视还贵。可是我们很多注意力的问题还没有思考,注意力和影响力的结合是正确的品牌思考。
对于品牌来说,一个是找到传播资源,一个是如何让自己的理念和传播资源结合,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影响远远超过产品及服务本身。别在因循老旧的战略策略,请加入到新经济当中来。
关于这些认识和判断如何和自己结合,如何让这些因素贯穿到方案中,创造价值。以及如何更广泛而深入的参与到这个新的变化中,而让自己的生活改变和精彩,是个长期的话题!人们对精神产品的追求和消费,以及充满精神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未来生活的选择!
话题如此凌乱,以至于让我认为这才是和大家分享的必要,因为大家会有更多看法 
希望听到大家更多见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