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话题现在太普遍了,好多朋友们说起话来都说,你们受危机影响吗?让我觉得有点意思。像极了原来说北京人关心全国人民的段子,有人在北京问路,北京的老大爷会热情地告诉你怎么坐车怎么倒车,注意什么,标志物是什么,有多远,恨不得能带你到那个地方。完了还得问,(如果问路的是陕西的,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的),陕西人民还好吧!不过现在好像也不这样了。一切都在变化。
全球一体化,经济国际化,这话不假,可是真的与你有关吗?怎样的与你有关呢?我发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想主要两个方面有关,一个是你怎样参与的这个趋势。一个做国际贸易的朋友,经常出国,参加各种展览论坛会议,一张嘴就是欧洲市场,美国市场,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人吧。经济危机一来,他的订单减少了60%,这对他影响也许是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朋友去广州回来,说经济危机的影响还要更大,很多的出口型工厂都停工了,农民工都回家了。也许那个农民工回家也要和乡亲们说经济危机太厉害了。我在天津的一个做装修装饰的朋友,受影响很大,因为房地产受影响。不过现在转向做市政工程。这也许就是有影响的吧。直接的见解的被波及到,从某种角度上说,被金融危机波及到的是比较成功的人,但对他们的生活是影响不大的,雷曼兄弟的那些高层,美国的汽车商,做着私人飞机去向国会求援。对大多数百姓来讲,可能是失业,这个问题随时都要面对,只要我们的生存方式和工作紧密相连,就一定如此。所以这是审视自己的好时候。
我们参与全球分工的形式是怎样的?已经提了好久的产业升级,不再牺牲资源和环境,粗放向集约型转变,为什么不呢?关键是谁在粗放经营,谁在牺牲资源和环境?经济危机某种程度上不过是贫富差距分配不均的反应而已。
其次,经济学家也好企业家也好政治家也好,他们对经济危机的判断都是有出发点的,所以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那些道理也许都对,但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你的利益在那里,你要的是什么。这样你才能把握机会。这些话也有些原因,就是周末京西的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开业,确是人满为患,(配图,有点模糊,恰恰是我们看东西的感觉)我挤上电梯的时候自言自语,“不是经济危机了吗怎么这么多人?”引得旁边几个朋友会心的哈哈大笑。我想这就是中国市场的需求。也许我们挣的钱还少,和美国欧洲发达国家购买力还有差距,但这个巨大的容量确是充满机会,关键看你提供的是不是大家需要的,是不是满足了大家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提供了商品或者服务的同时,是不是创造了品牌,创造了人们对的生活符号!苹果的东西怎么那么贵?而且产地还注明,中国!不要说人们不消费,你看看肯德基麦当劳的店里面,都说可以看书,现在看书哪有地方:)。当然这是一个出发点,而怎样给这么多人提供服务确实是绞尽脑汁的问题,如果有了结果,估计离成功不远了。这是发现机会的时候。
所以,自家日子该咋过还要咋过,这个世界上忽悠人的,不只有赵本山,我喜欢赵本山。企业不要抱怨,你要增加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实力,不要像蜗牛似的背着壳开拓市场,而是带着你的品牌开发市场。个人呢,没办法,也不要抱怨,让下次经济危机影响到你的生意吧,你可以说让你损失了欧洲市场,这是

怎样的感觉?经济危机和经济无关,只不过是人们生存方式和利益争夺的结果,文明世界的争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