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戒尺教育”打在所有父母的心上

(2008-10-31 11:31:05)
标签:

教育

戒尺

问题孩子

卢勤

四个学会

警醒

刘墉

杂谈

分类: 品牌传播与管理

    昨天看四川电视,看到一个母亲非常生气的控诉一个教育机构,权且叫他教育机构吧。原因在于这个母亲把不听话的孩子送到了这个据说能把问题孩子教育好的非传统教育机构,结果孩子在这个教育机构遭到了孼待,简直是变态的孼待(孩子母亲的话),镜头里看到的孩子身上确实满是伤痕。然后双方各执一词,甚至起诉到了法庭,母亲对这个机构的起诉获得了胜诉,双方的32400元的合同无效,然后机构又把母亲起诉到了法院还没有结果。

 

    看上去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吗?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在镜头面前义正言辞,问题孩子的问题最严重的在于问题父母,溺爱宠爱是养猪教育;而他们的事野猪教育。戒尺教育不是体罚,是很有讲究的,是惩戒,有尺度的惩戒;甚至把自己和问题学生比作国家的监狱和罪犯;职责那些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是犯罪。这让麻不烦忍不住要写几句出来!

 

    我想从几个问题开始,第一,我们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这个问题直接,我们讲究望子成龙成凤,并且现在竞争激烈,我们希望孩子能适应社会,必须向我们一样去面对压力。我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想法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个有错吗?我们在社会上接受的教训,希望孩子能接受,然后不再走那些弯路。我们希望孩子成为精英,成为富贵王侯,谁不想呢?

    第二个问题,谁来教育孩子?我们的父母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年轻的老师们准备好了吗?或者说我们上年岁的老师们你们还跟的上形势吗?这个问题和前面联系起来,如果没有分析自己的“教育资格”的问题,你就不可能把握到底应该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

    第三个问题,怎么教育孩子?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入境教,因材施教,孟母择邻而居,岳母刺字演忠义,古人讲易子而教。“小孩要管,小树要砍”,“子不教父之过”,“棍棒出孝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拿自己成功的经历还是失败的教训来教育孩子?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第四个问题,最重要,有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教育是平等的沟通吗?你要和孩子做朋友还是家长制? 尊重和威严那个更重要?

    最后一个问题,教育的效果。教育的效果是听话?还是孩子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独立精神,批判精神?

 

    根据这些问题,我们来进一步,今天的是非观念,人生价值已经出现了极大的多元化,可能我们成年人都还在迷茫中。记得曾经有个教师写的一篇文章给我印象深刻,在监考的时候他发现了作弊的孩子,孩子脸色通红,在那一刹那,这个教师问自己,如果孩子知道我们大人的世界这些龌龊作弊的事情,他们还会脸红吗?所以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可能已经不是原本,而是色彩浓厚的功利,这就是为什么曾国藩家书不愿意让孩子在从政;而大富豪很多都讲不会让孩子在经商,甚至不会直接把财富传给孩子,西方尤其如此;因为他们经历了那个世界的丑陋。或者说他们明白给孩子什么?秦始皇也想世世代代,可惜二世就亡了。所以不要把自己的一知半解强加给孩子,不妨和孩子一起来继续学习这个世界。我们想想自己的成长,为什么不多用些方法呢?比如多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和孩子一起读书,糟糕的是现在的垃圾越来越多了,可是垃圾谁造的呢?还不是我们!古书读不懂,傅雷家书可以找来看看吧,哈佛大学仅存的孤本教育经典卡尔雷特的教育可以找来看看吧,卢勤可以读一读吧。却偏偏相信什么“非传统教育”。传统教育不好怎么教育的你呢?野猪教育?为什么要把孩子教育成野猪?还真成了要把孩子当成土匪教育了?岂有此理。当然这里面也有辩证,有些明确的问题,你要给孩子果断地指出来的,不能模糊。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教育是孩子的学,学的重要性在于学以致用。什么有用?心灵的成长和修养与现实功利的结合与冲突。联合国80年代就提出了四个学会的目标,Learning to know(学会求知);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学会合作);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与发展)。 我们很多人把学会生存与发展译成学会做人,这就太主观了,做什么样的人?如果能学会合作,就知道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生存和发展有点像刘墉的“我不是叫你诈”的味道,应该更接近本原。正因为我们把学会生存与发展曲解成了做人,我们就把很多的道德范畴,尤其自己理解的道德强加给了孩子。而我们对老祖宗的儒家道德并没有作好充分的扬弃。是的,遇到冲突的时候,想想你不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批判,思考的人吗?倾听一下孩子的声音,在和他探讨一下对错。

 

    还有很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家的态度,今天的社会环境嘈杂不堪,政府难辞其咎,尤其在教育的问题上。在规避各种行为的时候,是否有考虑的我们的孩子!比如网吧,为成年人上网,难道政府真管不了吗?烟酒卖给孩子,难道真管不了吗?再教育引导孩子的问题上,政府必须考虑到对孩子的关照。有人说,西方人也闯红绿灯,但他们在有孩子的时候,大家的共识,不会去闯。为成年人保护,保护身体更要保护他们的心灵。学校附近的卡拉ok,网吧,甚至父母们开着好车去接孩子,政府都可以设置规定啊。在学校门口安排交警,由父母开车接孩子,好,罚款,因为我们教育孩子不要攀比。你有钱社会给了你应有的位置,不要拿这个位置在学校前影响孩子的心灵,也包括你自己孩子的心灵。针对孩子犯罪的,严格处理。当我们形成这样一个社会风气的时候,问题就简单了。

 

    写到这里的时候,麻不烦发现问题很大,应该适可而止了。所以在回到开头,这个家长应该自己把问题考虑清楚,做家长需要补课;这个机构从一个侧面给我们一个警醒,我想这样他的价值就足够了。最后就是,希望我们都来真正的关爱孩子,关爱他们的身心。问题孩子的问题也许不再孩子,真的在于我们这个社会。所以没有问题孩子,有的是我们看待孩子的眼睛。我们没有办法给孩子需要的所有的鱼,我们应该给他一个能实现他钓到所有鱼的鱼竿,你说,我们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