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追光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课稿之二:吴老师

(2023-04-18 21:25:43)
分类: 培训感悟

2023追光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课稿之二:吴老师

上课内容:水平二(三年级)前滚翻的动作方法1:前滚翻

【上课内容的标准表述如上所表示的形式和格式!因为上课时未见到你的教学设计,不清楚你对上课内容表述是否清楚!】按照我的理解一起梳理一下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可继续优化的环节,【】号内的文字是我对某个环节的理解和思考,也是完善的建议!

工作刚刚4年多的吴老师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条理性、规范性和效能性。让我看到了吴老师日常课中的趣味性、有效性;也让我看到了吴教师课堂有章法,润物细无声;吴老师获得区级优质课一等奖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

1.  准备活动阶段:准备活动的过程结合音乐调节练习氛围,学生高度配合,让准备获得生机盎然,有趣高效。专项准备活动中将前滚翻动作中比较关键的动作分解到准备活动中。让准备活动不仅兼体能还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个环节可以适当在拉长一点练习时间,这样引动强度也会相对提高,因为这是一节技巧课,运动量还是需要有保证的。】

2.  准备活动的编排有章法:先利用垫子在垫上做动作,再到垫子下面围绕垫子做动作,然后用亮相动作结束准备活动,一气呵成,非常巧妙。【这个环节比较完美。】

3.  奖励措施的高效和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课中有一个点是吴老师奖励一名学生,将一个笑脸奖励给一名学生,这名学生用十分标准的立正姿势接受老师的奖励,然后开心地跳了起来。【可见这样的奖励是可视的,有效的,与课堂四化转型中的评价精准化,可视化相吻合。这样的奖励就需要延续到课的结束。但又不能让学生为了得到奖励而练习,这需要教师掌握好奖励的度。适可而止就是这个道理。】

4.  关于练习过程:教材三个一十分清晰明确,小组化学习也十分明显。【设计的这么好了,按理说教学过程应该是十分顺畅、高效,但由于学生的不够配合,导致练习的过程有点乱。这个乱有学生的原因---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常规,也有老师的原因---可严格要求明确学练标准。当分组练习时,教师应明确练习多少组、多少次或者练习多长时间等。】

5.  教学场地的布置过于开阔,导致学生之间的评价效果不佳。【可以将两组间的前后距离适当拉近一些,便于学生之间相互观察、评价。】

6.  小组练习需要明确学练标准:教师在辅导第一组(距离我最近的一组男生)时,学生立正姿势安静地听和看,这是因为吴老师在讲解示范前明确要求学生要立正站好、认真观看和倾听。这就是要求,各个小组的练习过程中都应明确要求和练习标准。【如:教师讲解示范完成后,在学生没有开始分组练习前需要明确告知各个小组:1.小组长带领,每人连续完成3次为一组,每组间休息30秒,完成3组后举手示意。等待教师的命令。】

总体感受:这是一节设计比较合理有效的课,教师调控学练氛围的方式方法、手段高效,有创新意识,要是学生能再稍微配合一些,教学效果会更佳。再学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让规范在课堂中呈现出来。教师调节课堂能力比较强,课感比较好。日常工作中有一定积累。

建议:1.逐渐养成动笔习惯,将自己的日常积累和感受记录下来。

2.继续研读省纲要和新课标,将理念落实在日常体育课中,用公开课展示自己的研究实践成果。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看课后的第一感受,不一定正确,请酌情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