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宁大附属学校听课感悟之第六节课
(2022-10-29 13:56:39)| 分类: 培训感悟 |
江北区宁大附属学校听课感悟之第六节课
2022年10月28日,应江北区体育教研员和宁大附属学校魏校长的邀请,来校倾听了七位年轻体育教师的上课,收货颇多、感悟颇深,现总结如下:
第六节课
上课内容:直跑屈腿跳高
一、准备部分:
1.体委整队,六节课中第一节出现体委整队。课前交流很认真,学生听得也很投入。【课前交流结束后,上课时间还没有到,教师和学生都站在哪里,这时是很好的和学生一起交流拉进彼此关系的最佳时机,需要利用好。】
2.原地转法练习【每次练习后有简单的点评这是很需要的,也是很必要的,教师做得很到位。】
3.教师带领着跑动【这样做的好处让学生熟悉跑动路线。一圈结束后教师可以退出来,观察全体学生的跑动情况。并及时给学生提示和鼓励,增加练习氛围。】
4.四列变一路跑完后每人找到一个小栏架,结合音乐做徒手练习开合跳 、后踢腿【教师在这个练习环节最好有自己的口令配合音乐活跃气氛。】 单脚交换跳+蹲撑。结束后有简单的总结,但教师的声音有点小,听不清楚。
二、基本部分
1.单一身体练习: 单跳双落
教师示范【课上教师要求前两排学生原地蹲下】练习20次是数量标准,缺少动作规格标准的要求。练习后点评,再练习5次。【练习的目的及要求是什么?设计练习5次的练习主要目标?练习的场地可以再开阔一些,尤其是前后两组的间距。】
2.组合练习:两组合并一组练习单跳后头顶同伴举起的手。【练习的好好的,突然改变了练习的栏架,可以继续练习、反复练习。】
3.明确直跑屈腿跳高是发展什么的?【是发展跳远的前期准备动作,单跳双落是这节课的重点,一旦都掌握额再提高障碍物的高度,就会出现跳起后收腿动作。】
4.换成高一点的小栏架:学生的展示基本上都收腿完成,有了一定的助跑距离有高度和原度就需要引出缓冲。关于小栏架的利用【能利用就利用,否则就将高一点的栏架和低栏架错位摆放。】
5.将两个小垫子摆在高栏架后,让提示学生双脚落地。【有意义和价值,但出现的有点晚,可以在过低栏架时就出现,这是教材对策重点,单跳双落。】
6.组合:跳过小栏架再跳过高栏架这样的组合是好的,【但要提醒学生是跳过不是跨过,当然跨也是可以的,但要关注主教材的动作,要为学习主教材服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设计组合练习还有要求要与单一身体练习为核心的原因。】
7.游戏或比赛:组合练习后用相同的动作进行比赛。【练习标准是什么?从时间、次数、动作规格上加以设计。比赛时有学生把别人踢到的栏架扶起来摆好,教师从这名学生身边走过好像没有看见一样,这是课堂上的闪光点,是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要牢牢抓住并进行表扬,及时并马上表扬在课结束后也要提出表扬。这是课程生成的资源。】
四、整体感受:
1.这是一节直跑屈腿跳高的典型案例,为我们研究这一教材奠定实践基础,也让我们教师理解教材既要时不要被字面意思所影响,看到内容表述中有跳高二字,就将课设计成跳高的辅助练习。
2.分析技术动作的内涵,单跳双落,这是蹲踞式跳远(宽泛一点说是跳远)项目的基本动作。因此这节课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的典型课例,课中有单跳双落的要求,还有跳起摸高的练习,不认真听课或者判断的听某一个部分,有时还真的很难分清是跳高的辅助练习课还是跳远的辅助练习课。这节课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案例,请老师们继续研究这个教材。
3.关于省纲要中的课中有队列:今天的7节课课中都有队列呈现,有的是在准备阶段直截了当进行的转法练习、有的是在跑步前的队列调动时呈现的、有的是在游戏与比赛时呈现的、有的是在教师示范时呈现的,这都很好。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关注队列队形的变化,今天的7节课都是简单的转法为主,可以有较多的队列变化,如四列横队讲解时,变成一路或者两路纵队开始慢跑时都可以进行练习,既把队列练习了也完成了队伍调动直接慢跑。
4.关于教材三个一:今天呈现的7节课对教材三个一的呈现都有,但都不明显,尤其是每位老师交上来的简案。据区教研员裘老师说明,我们是提前2天时间就拿到单元教学内容了,当拿到教材的时候,需要在两天时间内完成18课时的单元内容安排,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这节课的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就是一单一身体练习为核心的组合,设计组合练习时最忌讳为了组合而组合。】、游戏或比赛【以单一身体练习内容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老师们在课中都有所呈现,也都很关注教材三个一,这一点非常好,坚持做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当上课前一个小时拿到课时教学内容时,一定在你的18课时内,内容已经准备好了、三个一也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场地器材布置、教法学法安排与选用,设定教学目标。有的老师可能18课时的教学目标都已经准备好了。【当拿到单元教学内容时需要利用身边的资源,请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因为这样的展示机会不是很多。】
5.关于学练标准的设定:学练标准设定的是否有效】可行直接影响到本节课各个环节的衔接、目标达成如何。设定学练标准关注三点:第一点:动作规格【就是主要技术动作要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第二点:练习次数、时间,明确练习几次或者练习多长时间【这一点十分重要,本次展示中这一点老师们做的都比较好,几乎都有练习多少次的数量要求。】;第三点:关键点【这一点很重要,每一个环节中的学练标准中的关键点汇集到一起就是这节课的关键点了。】如投掷练习中用沙包砸垫子后的反弹,这个练习的关键点是反弹的高度】因为由反弹高度可以看出挥臂的力量和速度,这就是学练标准的关键点。
6.关于组合练习:不要为了组合而组合,我们目前运用最多的组合形式是:A同一个技术间的组合【如连续做两次跪跳起】B不同技术间的组合【如前滚翻+跪跳起】C技术+体能组合【如原地小碎步+侧向投掷轻物】。这三种运用比较普遍,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多多运用就会有更多的感悟。
7.对不同教材的特征的理解:如:篮球和足球的项目特征之一是:回合和进球,那么教学就要仅仅抓住这两点进行设计。回合就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应用些方法传、接、过人)最后形成进球得分获得胜利。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不具有权威性,请酌情参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