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北区宁大附属学校听课感悟之第五节课

(2022-10-29 11:50:38)
分类: 培训感悟

江北区宁大附属学校听课感悟之第五节课

20221028日,应江北区体育教研员和宁大附属学校魏校长的邀请,来校倾听了七位年轻体育教师的上课,收货颇多、感悟颇深,现总结如下:

第五节课

上课内容:跪跳起的练习方法

一、准备部分:

1.直接站到垫子后面【建议有完整的整队阶段,简单的课堂常规讲解与要求,还有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练习、组织的简单要求都需要在常规中讲解,这是课堂的构成部分,不可以省略,最主要的还可以展示出教师分发器材的方法与技巧,也是教法的体现。】

2.站好后再进行绕垫子慢跑。跑动中有甩臂动作,后踢腿动作是好的。【加入的动作和主教材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在跑动中因为你加入的辅助动作影响到跑得顺畅还存在相互碰撞的现象。】

3.学生在垫上跪着按照教师的节奏做,且节奏比较慢【这样的练习形式除了整齐意外没有其他太大的作用和意义,设计这个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在课堂中所设计的每一个练习方法、练习形式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为主教材的学习奠定基础,如果课中的某一个设计被问到设计的目的时,上课教师回答不出来,就证明你的这个设计可有可无。】

3.优化:课前进行常规要求,在要求中讲出接下来的慢跑路线和跑动时的要求,如果出现有听不清楚的在练习中教师带领完成即可。【可以将垫子的距离适当在拉开一些。尤其是前后距离,合理利用宽阔的场地】

二、基本部分

1.单一身体练习: 跪跳起的练习方法

跪着在垫子上练习摆臂动作20次【这个要求很好,符合学练标准中的数量要求,但这仅仅是数量上要求,动作规格上的要求也需要呈现,关键点是什么?也要呈现。针对连续的摆臂20次的关键点是摆臂制动,强调制动、制动、制动,这是练习的关键点也是整个技术动作的关键点之一】

2.双脚脚背背打垫子【这个练习的设计十分有效,满场的的打垫子声音很美妙,学生的练习已经很投入了,就在这时教师增加了11班我最棒,意义不大,这样的形式要运用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效果才能呈现,突然间的一句这样的语言会打断学生的练习和集中起来的注意力。】

3.在垫子上练习跪跳一次,转体再练习----完整跪跳起练习【这是已经有很多学生能独立完成,这时需要继续巩固这个单一技术动作,让学生做得更加熟练,而接下来的连续5次跪跳起练习,让刚刚建立起来的动作概念有所丢失,因为教师要求5次谁先完成,这时需要告诉学生要关注动作质量,也就是学练标准中的动作规格要求,这是学练标准的质量规格。不能缺少的,有些练习环节可以没有动作规格的要求,但此时你的这个练习一定要有动作规格的要求】。

4.由低往高跳:由于前面的连续完成5次的练习,效果不是很好,没有提升学生的动作熟练度,导致增加难度后学生的练习质量明显降低【在独立完成时有些学生还没有很好完成,这时可以分层教学,一能力强的动作好的增加难度,一般的继续巩固单一动作。】

5.一层完成的还不够好,又增加一层变成2层,效果更加不好。前面的基础打的不够牢。在这个环节中你发现问题后让觉得难的学生继续完成一层跳起。体现出差异分层教学了。【你此时的行为和举动是很精彩的,看到不足及时改进,这一点是成为优秀教师都要具有的,你已经具有了这个优点,继续加油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体育教师。】

6.优化:辅助练习结束后,进行平地练习,成功的表扬,不成功的给学生创造条件从高处跳下,再过渡到平地,成功次数达到后再增加难度跳上一层垫子,反复练习强化,围绕单一技术动作进行反复练习。

7.组合练习:救生员:四人一组,一人拿救生圈到第一块垫上把救生圈放到垫子上,另一人跪跳起到救生圈内被救生员救回,再救第二人、第三人,练习两次。【整个练习过程呈现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感觉很别扭。改变练习方法,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增加难度和动作。】

8.游戏或比赛:比赛环节学生是很喜欢的,但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单一身体练习---跪跳起,要明确告诉学生。

三、结束部分

垫子上放松,效果一般,针对性放松、内容化体现不明显。坐位体前屈的练习比较好,但可以时间长一些。

四、整体感悟:

整节课教师的表现很棒,掩盖了学生的存在,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手段,可能是因为突然来的东西太多,改着改着就不改了。

1.课中教师反复运用11班我最棒”这句话用的过多。教师的声音很响亮,很投入,但学生的练习效果并不是很好,教师在走自己设计的流程。一些环节有蜻蜓点水的感觉。需要将每一个环节夯实,体现练、练、练。【也就是教师用力过猛,掩盖了学生的存在。】

2.教师针对学生已经学过跪跳起动作,做一次后发现很多学生可以完成,就改变的自己的最初设计,这一点很好,但增加难度后发现问题再及时改进就好了。

3.关于省纲要中的课中有队列:今天的7节课课中都有队列呈现,有的是在准备阶段直截了当进行的转法练习、有的是在跑步前的队列调动时呈现的、有的是在游戏与比赛时呈现的、有的是在教师示范时呈现的,这都很好。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关注队列队形的变化,今天的7节课都是简单的转法为主,可以有较多的队列变化,如四列横队讲解时,变成一路或者两路纵队开始慢跑时都可以进行练习,既把队列练习了也完成了队伍调动直接慢跑。

4.关于教材三个一:今天呈现的7节课对教材三个一的呈现都有,但都不明显,尤其是每位老师交上来的简案。据区教研员裘老师说明,我们是提前2天时间就拿到单元教学内容了,当拿到教材的时候,需要在两天时间内完成18课时的单元内容安排,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这节课的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就是一单一身体练习为核心的组合,设计组合练习时最忌讳为了组合而组合。】、游戏或比赛【以单一身体练习内容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老师们在课中都有所呈现,也都很关注教材三个一,这一点非常好,坚持做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当上课前一个小时拿到课时教学内容时,一定在你的18课时内,内容已经准备好了、三个一也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场地器材布置、教法学法安排与选用,设定教学目标。有的老师可能18课时的教学目标都已经准备好了。【当拿到单元教学内容时需要利用身边的资源,请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因为这样的展示机会不是很多。】

5.关于学练标准的设定:学练标准设定的是否有效】可行直接影响到本节课各个环节的衔接、目标达成如何。设定学练标准关注三点:第一点:动作规格【就是主要技术动作要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第二点:练习次数、时间,明确练习几次或者练习多长时间【这一点十分重要,本次展示中这一点老师们做的都比较好,几乎都有练习多少次的数量要求。】;第三点:关键点【这一点很重要,每一个环节中的学练标准中的关键点汇集到一起就是这节课的关键点了。】如投掷练习中用沙包砸垫子后的反弹,这个练习的关键点是反弹的高度】因为由反弹高度可以看出挥臂的力量和速度,这就是学练标准的关键点。

6.关于组合练习:不要为了组合而组合,我们目前运用最多的组合形式是:A同一个技术间的组合【如连续做两次跪跳起】B不同技术间的组合【如前滚翻+跪跳起】C技术+体能组合【如原地小碎步+侧向投掷轻物】。这三种运用比较普遍,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多多运用就会有更多的感悟。

7.对不同教材的特征的理解:如:篮球和足球的项目特征之一是:回合和进球,那么教学就要仅仅抓住这两点进行设计。回合就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应用些方法传、接、过人)最后形成进球得分获得胜利。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不具有权威性,请酌情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