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北区宁大附属学校听课感悟之第七节课

(2022-10-29 14:09:54)
分类: 培训感悟

江北区宁大附属学校听课感悟之第七节课

20221028日,应江北区体育教研员和宁大附属学校魏校长的邀请,来校倾听了七位年轻体育教师的上课,收货颇多、感悟颇深,现总结如下:

第七节课

上课内容:简单的助跑跳跃练习方法

一、准备部分:

1.准备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效果:四列横队。课前交流师生问好。

【学生站队高矮很不规范,需要引导指出并改正过来。教师带领成一路纵队进行。这样的形式非常好,教师先带领学生熟悉路线,然后让学生领队教师观察全体学生练习。】

2.期间教师手拿软的塑料棒让学生跳起摸【这个设计比较好玩有效练习高跳,接下来放低让学生跳过,这样的安排比较新颖还玩。】【但仅仅高低各出现一次,这就让这样的好的设计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建议至少练习3次及以上。否则让自己辛辛苦苦准备的两种颜色的道具的作用大打折扣。】

3.教师引导成四列很队分别站在标志盘后面。进行徒手操练习。【有音乐教师还结合自己的节奏喊出节奏很好的形式。我很喜欢这样的练习,有效提醒学生节拍的变化会更好。】

二、基本部分

1.单一身体练习:单跳双落

单脚跳两次后双脚落地,练习30秒,喊出123,这就是节奏,也是动作规格的要求之一。符合学练标准的确定。【有次数、有动作规格,要是再提出双脚落地缓冲就更棒了。具体见后面的关于学练标准制定的说明。】

2.练习时喊123没有错,但节奏有点慢,把动作分解了。可以加快数数节奏。【场地设计有点紧,可以再拉开一些。合理利用现有的场地】

注意:教师讲解时后两排的男生没有听还在吵闹、玩耍【这时教师要停下讲解开始教育要求他们认真听,做到师讲声安静听很重要。】【教师讲学生安静听是常规任何课堂都要这样,这就需要在日常体育课中坚持这样做,老师讲时只要有学生讲话教师就要引导教育其不要讲话要认真听讲,这是规矩这就是素养的体现与落实。核心素养的落实没有那么难,只要关注细节很多核心素养就都落实了。

3.组合练习:助跑连续跳过篮球

练习中用两个有一点点高度的标注盘,对助跑起跳都有一定影响,建议用平的标注垫。【尤其是踏跳得那个标志物一定要用平的。】【七节课第一次出现教师讲解前两排学生蹲下。赞】

4.课上到跳过篮球时知道你用这样的标志物的意图,而用一排即可,如果有的学生踩到会有安全隐患。一名学生手持篮球举起,另一名同学助跑跳起后将球拿下并落地缓冲【这个练习形式很有意义和价值,可以提高学生单脚起跳跳得高的意识。】通过练习的效果反馈这个设计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的学生们不会跑动中单脚起跳并做动作。

5.连续跳过篮球环节学生很喜欢、练习积极认真、练习氛围好。但标志盘的影响出现了。虽然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但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就要消除这样的安全隐患。

6.游戏或比赛:跳过一个篮球到前面拿起第二个篮球,运球到标注物后运球到标志物将球放到标志物上继续跑动接力完成。【好玩的设计形式,但对主教材的学习促进不大。】【这么设计可行,但要有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相关技术能力的保障。这个设计可以继续优化:如先做直跑屈腿跳高动作,然后向前跑拿起一个篮球运球并返回将球放到拿球的地方,继续完成直跑屈腿跳高,然后击掌接力。这样比赛的学练标准的设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在动作规格上提出明确要求,如单跳双落动作标准落地有缓冲,否则不能进行篮球运球环节,需要选拔小组长帮助,只要有一种练习形式,就要有一定的学练标准与之配套。因此方法没有好与不好,只有是否有效果。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比较常见,但却是有实用价值,要是能在这个环节有创新的设计会更吸引眼球。【这需要长期学习、实践后的积累,尤其是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

四、整体感悟:

1.整节课给我的感觉比较顺畅,设计也比较新颖,选用软塑料棒、篮球介入发展跳跃能力等手段都很好,只是在个别环节中的练习中缺少练习标准的明确,尤其是动作规格的标准缺失,让练习失去原有的设计意图,未达到目标预设。具体见上面各点说明。

2.教师需要关注日常课堂中学生的常规教育,如本节课你的讲解几乎是无效的,不是你讲的不好,而是学生在你讲时学生也再讲,有时都压过你讲解的声音了。因此你在课堂上还要再活跃一些,尤其是微笑需要在必要时露出来。声音要铿锵有力、平仄分明,这需要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加以练习实践,关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学生的听课状态。

3.关于省纲要中的课中有队列:今天的7节课课中都有队列呈现,有的是在准备阶段直截了当进行的转法练习、有的是在跑步前的队列调动时呈现的、有的是在游戏与比赛时呈现的、有的是在教师示范时呈现的,这都很好。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关注队列队形的变化,今天的7节课都是简单的转法为主,可以有较多的队列变化,如四列横队讲解时,变成一路或者两路纵队开始慢跑时都可以进行练习,既把队列练习了也完成了队伍调动直接慢跑。

4.关于教材三个一:今天呈现的7节课对教材三个一的呈现都有,但都不明显,尤其是每位老师交上来的简案。据区教研员裘老师说明,我们是提前2天时间就拿到单元教学内容了,当拿到教材的时候,需要在两天时间内完成18课时的单元内容安排,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这节课的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就是一单一身体练习为核心的组合,设计组合练习时最忌讳为了组合而组合。】、游戏或比赛【以单一身体练习内容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老师们在课中都有所呈现,也都很关注教材三个一,这一点非常好,坚持做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当上课前一个小时拿到课时教学内容时,一定在你的18课时内,内容已经准备好了、三个一也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场地器材布置、教法学法安排与选用,设定教学目标。有的老师可能18课时的教学目标都已经准备好了。【当拿到单元教学内容时需要利用身边的资源,请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因为这样的展示机会不是很多。】

5.关于学练标准的设定:学练标准设定的是否有效】可行直接影响到本节课各个环节的衔接、目标达成如何。设定学练标准关注三点:第一点:动作规格【就是主要技术动作要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第二点:练习次数、时间,明确练习几次或者练习多长时间【这一点十分重要,本次展示中这一点老师们做的都比较好,几乎都有练习多少次的数量要求。】;第三点:关键点【这一点很重要,每一个环节中的学练标准中的关键点汇集到一起就是这节课的关键点了。】如投掷练习中用沙包砸垫子后的反弹,这个练习的关键点是反弹的高度】因为由反弹高度可以看出挥臂的力量和速度,这就是学练标准的关键点。

6.关于组合练习:不要为了组合而组合,我们目前运用最多的组合形式是:A同一个技术间的组合【如连续做两次跪跳起】B不同技术间的组合【如前滚翻+跪跳起】C技术+体能组合【如原地小碎步+侧向投掷轻物】。这三种运用比较普遍,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多多运用就会有更多的感悟。

7.对不同教材的特征的理解:如:篮球和足球的项目特征之一是:回合和进球,那么教学就要仅仅抓住这两点进行设计。回合就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应用些方法传、接、过人)最后形成进球得分获得胜利。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不具有权威性,请酌情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