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北区宁大附属学校听课感悟之第四节课

(2022-10-29 11:24:59)
分类: 培训感悟

江北区宁大附属学校听课感悟之第四节课

20221028日,应江北区体育教研员和宁大附属学校魏校长的邀请,来校倾听了七位年轻体育教师的上课,收货颇多、感悟颇深,现总结如下:

第四节课

上课内容:跪跳起

一、准备部分:

1.慢跑每人找到一块垫子做热身操【比较传统的练习方式,简单好玩有效。可以绕着垫子多跑一跑,将徒手操环节删除也是可以的,或者讲解完要求后直接站到垫子处做徒手操都可以。】

2.优化:建议在场地内进行整队讲解要求,然后再进行慢跑找垫子。做操时教师可以有语言提示,甚至可以让学生也发出声音。如:操中有竖起大拇指教师可以说你最棒,学生也这样说,课堂氛围就活跃很多。另外既然是每人一块垫子准备活动中可以将垫子用上,也就是教师在编排动作时将垫子的运用编进来。

二、基本部分

1.单一身体练习:跪跳起

脚背压垫---跪着向前再向后走---向前跳反复练习【可以让学生也像教师一样发出声音,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练习氛围,记住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人人都要参与到所有的活动中】。

2.教师示范完整动作,标准美观,但没有告诉学生看示范中的什么【这就是学法指导上没有关注,在教师示范前可以明确告诉学生看老师的摆臂、双脚压垫或者是完整的动作轨迹等,这叫学法指导。在日常体育课教学中药关注与运用,才会逐渐养成习惯。】

3.教师再次示范123各做什么动作,这是做动作的节奏【这一点十分必要,因为任何一项技术动作都有自身的节奏感,当节奏感被学生掌握了,学习技术动作也会容易很多。】

4.优化:辅助练习可以把节奏放得稍慢一点,再多练习2分钟,会更有利于学习动作。【任何一项活动的设计都要有一定的练习时间、;练习次数作为保障,否则设计将大打折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练习少讲解。】

5.优生示范:提示动作并给掌声。【掌声对这个孩子是肯定、鼓励、认可,课堂上需要这样的评价,希望以后的课堂中都能有效运用。因为这是评价的一种形式。更是树立身边的榜样。】

6.平地(一块垫子铺平)已经可以跪跳起了,接下来可以反复练习后进入组合练习了,但你却练习跳跳上两层垫子,有点反了,可以在辅助练习前也就是你的跪跳起前要多做这个动作。

7.梳理一下你的逻辑:跪行、跪跳后做完整的跪跳起(平垫子),练习后进行跳上两层垫子,练习几次后再用跪跳起动作跳上两层垫子完成标准的跪跳起动作。再继续看你的课堂进程,将跳上两层垫子又变成了跳上一层垫子。这样练习可以,但从学生的练习效果感觉到这样的逻辑顺序就不合理了,虽然有部分学生可以完成,但课堂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感受。层层推进需要由易到难。

8.建议辅助练习时将跪跳行、跪跳上一层、两层,再从两层上跳下、一层上跳下、原地跪跳起,接下来就反复的练习原地跪跳起,组合练习跪跳起,这样会很有效地学习技术动作。

9.组合练习:前滚翻+跪跳起

和的第三节课存在同样的问题!

10优化:先完成跪跳起再做前滚翻,或者连续两个、三个前滚翻都是组合练习。

两个人一小组,就要发挥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作用。

11.这节课教师的示范次数过多10次示范。【教师将一块垫子扔到一边的动作很不好,需要改进,有学生开始啊了,关注自己的行为是给学生示范榜样的作用。】

12.体能练习:每人一块垫子当马骑,这种形式很好,有趣有效,配合骑马舞的音乐。【骑垫子可以有要求如:开始1分钟手可以把着垫子跳,一分钟后手不能把着垫子,练习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三、结束部分

放松的内容及效果:坐在垫子上方式,结合轻缓的音乐拉伸

四、整体感悟:

1.这是一节比较典型的跪跳起练习方法的课例,可证呈现出较多的练习方法和练习形式,上课教师的课感很好,练习的顺序也十分顺畅。

2.在一些细节上和练习方法的逻辑上稍加改变就是一节很棒的示范课,希望你根据以上意见加以完善,再进行一轮教学,会让你对跪跳起教材的教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不一样的感受。

3.关于省纲要中的课中有队列:今天的7节课课中都有队列呈现,有的是在准备阶段直截了当进行的转法练习、有的是在跑步前的队列调动时呈现的、有的是在游戏与比赛时呈现的、有的是在教师示范时呈现的,这都很好。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关注队列队形的变化,今天的7节课都是简单的转法为主,可以有较多的队列变化,如四列横队讲解时,变成一路或者两路纵队开始慢跑时都可以进行练习,既把队列练习了也完成了队伍调动直接慢跑。

4.关于教材三个一:今天呈现的7节课对教材三个一的呈现都有,但都不明显,尤其是每位老师交上来的简案。据区教研员裘老师说明,我们是提前2天时间就拿到单元教学内容了,当拿到教材的时候,需要在两天时间内完成18课时的单元内容安排,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这节课的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就是一单一身体练习为核心的组合,设计组合练习时最忌讳为了组合而组合。】、游戏或比赛【以单一身体练习内容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老师们在课中都有所呈现,也都很关注教材三个一,这一点非常好,坚持做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当上课前一个小时拿到课时教学内容时,一定在你的18课时内,内容已经准备好了、三个一也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场地器材布置、教法学法安排与选用,设定教学目标。有的老师可能18课时的教学目标都已经准备好了。【当拿到单元教学内容时需要利用身边的资源,请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因为这样的展示机会不是很多。】

5.关于学练标准的设定:学练标准设定的是否有效】可行直接影响到本节课各个环节的衔接、目标达成如何。设定学练标准关注三点:第一点:动作规格【就是主要技术动作要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第二点:练习次数、时间,明确练习几次或者练习多长时间【这一点十分重要,本次展示中这一点老师们做的都比较好,几乎都有练习多少次的数量要求。】;第三点:关键点【这一点很重要,每一个环节中的学练标准中的关键点汇集到一起就是这节课的关键点了。】如投掷练习中用沙包砸垫子后的反弹,这个练习的关键点是反弹的高度】因为由反弹高度可以看出挥臂的力量和速度,这就是学练标准的关键点。

6.关于组合练习:不要为了组合而组合,我们目前运用最多的组合形式是:A同一个技术间的组合【如连续做两次跪跳起】B不同技术间的组合【如前滚翻+跪跳起】C技术+体能组合【如原地小碎步+侧向投掷轻物】。这三种运用比较普遍,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多多运用就会有更多的感悟。

7.对不同教材的特征的理解:如:篮球和足球的项目特征之一是:回合和进球,那么教学就要仅仅抓住这两点进行设计。回合就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应用些方法传、接、过人)最后形成进球得分获得胜利。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不具有权威性,请酌情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